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环境,比楼少微想象中更为沉闷和按部就班。房间宽敞,但采光一般,几张深色的旧办公桌拼在一起,同事们大多埋首于文件堆中,只有翻动纸张和钢笔书写的沙沙声。空气里弥漫着墨水、旧纸张和淡淡的茶垢气味。
带她的李大姐是个面善心热的人,给她安排了靠窗的一个位置,耐心讲解了工作流程:文件收发、登记、归档,以及偶尔需要帮忙着写、校对稿件。对于英文资料的初步筛选和摘要,李大姐提得比较谨慎,显然对这“临时工”的能力仍持观望态度。
楼少微深知这是自己立足的关键。她收敛了在现代养成的些许随意,坐姿端正,态度认真。她学得极快,李大姐示范一遍的归档规则,她立刻就能举一反三;手动打字机虽然生疏,但练了不到一小时,速度就赶上了办公室里的老手。她字迹娟秀清晰,抄写的文件干净整洁,让李大姐连连点头。
“小楼同志,适应得很快嘛。”李大姐中午休息时,递给她一个自家带的洗干净的番茄,语气带着赞许。
楼少微接过,甜甜一笑:“是李大姐您教得好。”她不忘给李大姐倒了杯热水,这些小细节让她迅速赢得了这位前辈的好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她释放善意。坐在她对面的年轻女干事,名叫孙梅,梳着两条油亮的麻花辫,从楼少微进门起,眼神就带着若有若无的审视和挑剔。楼少微白皙细腻、一看就没怎么经历过风吹日晒的皮肤,都成了孙梅暗中比较的对象。
“李大姐,这新来的同志,能力到底行不行啊?别是光有个样子。”下午,孙梅趁着楼少微去资料室取文件的空档,低声对李大姐说,“听说来历还不明不白的……”
李大姐皱了皱眉:“孙梅,别瞎说。向主任安排的人,能力肯定过得去。小楼同志手脚麻利,眼里有活,挺好的。”
孙梅撇撇嘴,没再说什么,但眼神里的不服气更浓了。
机会很快来了。向主任的秘书拿着一份文件匆匆进来,面露难色:“李干事,这份是刚收到的外事部门转来的技术交流摘要,全是英文,那边急着要个中文大意,咱们这儿谁英语好点,给看看?”
李大姐正要接话,孙梅却抢先开口:“王秘书,我这水平也就认得几个单词,怕是耽误事。要不……让新来的楼同志试试?她不是说自己英语不错嘛?”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想把烫手山芋丢出去,顺便看看楼少微出丑。
办公室里其他几个同事也抬起头,好奇地看向这边。处理英文资料,这可是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楼少微刚抱着一摞文件回来,就迎上了众人聚焦的目光和王秘书手中的文件。
“小楼同志,你看……”李大姐有些犹豫地看向楼少微。
楼少微放下文件,从容地接过那份密密麻麻印着英文的纸张。快速浏览一遍,内容是关于某项国外工业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简介,专业词汇不少,但还在她能应付的范围内。
“我可以试试。”她声音清晰,没有怯场。
孙梅嘴角勾起一抹看好戏的弧度。
楼少微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先向王秘书询问了这份摘要的具体用途和需要侧重哪些信息。了解清楚后,她回到座位,铺开稿纸,凝神静气,钢笔在纸上流畅地书写起来。她没有逐字翻译,而是准确把握核心信息,用符合这年代公文习惯的简洁语言进行概括提炼,遇到不确定的专业术语,还主动向办公室里一位年纪稍长、搞技术的同事请教确认。
不过二十多分钟,一份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流畅的中文摘要便完成了。她检查一遍,起身交给了等待的王秘书。
王秘书快速看了一遍,脸上露出惊喜:“好!翻得很好!意思准确,写得也明白!楼同志,你这英语水平,了不得啊!”他拿着文件,满意地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
李大姐率先笑起来,拍了拍楼少微的肩膀:“好样的,小楼!真是真人不露相!”
其他同事也纷纷投来惊讶和赞许的目光。那位被请教的技术同事也点头道:“小楼同志很严谨,不懂就问,翻译得也专业。”
孙梅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低下头,假装整理文件,没再吭声。她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娇滴滴、来历不明的“楼小薇”,竟然真有这般本事。
这时,徐韧舟恰好从门外经过,似乎是来找向主任汇报工作。办公室里的动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脚步顿了顿,目光扫了进来,恰好听到王秘书的称赞和李大姐的笑语,也看到了站在办公桌前,微微抿着嘴,眼神明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与松快的楼少微。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此时的她,与之前在车上那个惊慌失措、语无伦次的女孩,以及最初在办公室里那个小心翼翼、努力适应的新人,似乎又有些不同。一种专注于工作、并凭借能力获得认可时自然散发的光彩,让她整个人都生动起来。
楼少微察觉到门口的视线,抬头望去,正对上徐韧舟深邃的目光。他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那双总是带着审视和冷意的眼睛里,似乎极快地掠过一丝什么,是惊讶?还是……一丝微不可察的认可?
不等她细辨,徐韧舟已经移开目光,迈步走向了向主任的办公室。
但就是这一瞥,让楼少微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她忽然觉得,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许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也……挺不错的。尤其,是让那个总是冷着脸的男人看到。
她收回心思,继续埋头工作,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这八十年代的第一场“职场小考”,她算是漂亮地过关了。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孙梅那样的目光并未消失,徐韧舟的疑虑也远未打消,但她已经找到了在这个时代挥舞的第一件武器——她的能力。
下班时,李大姐亲热地挽着她的胳膊一起走,低声说:“别理会孙梅,她那人就那样,心眼不坏,就是有点争强好胜。你今天可是给咱们办公室长脸了!”
楼少微笑着点头,心里却明镜似的。看来,这八十年代的职场,同样有波澜呢。不过,她楼少微,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