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来明月一直保持着原有的瘦骨嶙峋的身材,随便干点活就被骨头硌得生疼。尤其卖鸡蛋时要用扁担挑,每次卖完东西回家一看,皮肤底下渗血,一片血红。
“这么着也不是个事呀!这身体要是没有修复功能,早晚会磋磨成一堆烂肉。”明月哀叹。
明月想着长肉的事,脑袋里忍不住冒出书玉半遮半掩的肌肉。
真好看啊!力量感十足,手感还特别……嗯~还有那小翘臀,圆滚滚的,一巴掌拍上去duang、duang,□□弹弹。
想着想着就带上了颜色,明月赶紧打住。
“咳咳,那个书玉啊,你过来,我有事问你。”
书玉拿着布袋开心的过来,话语里的开心掩都掩不住:你说。”
“你帮我分析分析,我第一次吸到人的最后一口气后就感觉身上特别有力气,这次金家这三个贡献的三口气我咋感觉没什么变化呢?”
明月自己也想不明白。当日自己被太阳晒得手软脚软,吸了那一口气以后就感觉精神百倍,怎么这次吸了三口,反而没有什么感觉。
书玉想了想说:“或许是有的,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要不然这两天你仔细观察自己再看看。”
再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明月啧的一声,让书玉回去继续干活。
“搞这种废话文学,没意思。哎,求人不如求己,还是让我来挖掘挖掘吧。”
要想发现外观上的改变,照镜子是最直接的办法。明月拿着镜子照来照去,感觉好像没什么变化。
“有变化吗?好像没有。”明月回忆自己上一次照镜子,好像是穿过来的那一天。过了这么久,她早就忘记那时候是什么样子了。
靠看的不行,她换了个方法,改成上称称。
不过,等明月找来称杆又犯了难。
这个地方的秤是老式称,带钩子的那一种。这玩意儿又不像电子秤,站上去就能显示出数值。没事,她又把书玉叫过来。
“书玉,你拿这个称称一下我有多重。”明月将手里的秤递给书玉。
书玉拿着秤看看明月,又看看秤一头雾水:“怎么称?”
“额……是不太好弄。”
往日称什么东西都有个绳子或是小洞能挂到钩子上,不能为了称个体重,把自己的衣裳勾破吧?
明月想了想,蹲在地上,把手举起来:“这样,你找个东西垫高点,我用手勾住钩子,应该就可以了。”
书玉站好了,把秤钩放到明月手里:“我开始称了。”
秤杆慢慢升高,明月离开地面,眼睛盯着书玉手里的秤砣。
“秤杆翘高了,还要再往后挪一点。”明月指引书玉正确使用称称重,“对,就是这样慢慢往后挪,等秤杆和地面一样平就是了。”
书玉将手里的秤砣往后挪了挪,称秆坠了下去,他又赶紧往前挪挪。折腾了半天,称秆还是飘着的,没平。
明月感觉自己现在坠着钩子的手臂都能弹棉花了,这抖的,让她都无语了。她有这么弱吗?就坠个钩子而已。
还有,书玉是怎么回事?不就称一下重量吗?这么半天还没弄好。
眼瞅着自己支撑不住要松开手了,才听书玉说:“称好了。”
明月松开手坐到地上,两只手掌火辣辣的,都红了。
“多少斤?”
书玉没用过称,认不得。他捏紧称秆递到明月眼前让她辨认。
“六十八斤!”明月都惊了,她还以为最起码还有八十斤呢,这斤两,难怪皮包骨!
“书玉啊,你知不知道我现在这样子,怎么长点肉呀?”
书玉想了想说:“我的本体是白玉雕像,因为你吸收天地灵气而变成现在的样子,要不然你试试多吸收天地灵气?”
“吸收天地灵气?”明月皱眉,“我这几个月不是每天都在吸收吗?”
书玉笑了一下:“阿月,其实这么几个月,你吸收天地灵气的次数挺少的。而且你可能没有发现,每一次你吸收天地灵气之后,空间就会逐渐变大。你看现在,空间比你第一次见到的大了很多是吧?那都是因为你吸收的灵气,全被你用在扩大空间上面了。”
“这样吗?”好像是这样,“那好吧,我出去溜达溜达。”说着,明月就闪了出去。
见明月离开,书玉赶紧追了上去:“我陪你吧。”
话说吸收天气灵气这事,明月自己也不清楚是个怎么吸收法。
她回忆了一下往日的场景,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书玉,这吸收天地灵气怎么吸收来着?”好学宝宝不耻下问。
“你跟着我做。”书玉盘腿坐下,闭上了眼睛,“你沉下心来,慢慢感受就能发现存于天地间,一丝丝的灵气。当你发现这些灵气后,试着想象你的身体里有一个漩涡,在不断将它们吸引进去……”
明月按照书玉所说去感受这方天地,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身边有许多绿色的,丝线一样的东西。
这时书玉提醒她:“在吸收天地灵气时,不要去想有关空间的事,多想想你自己。”
明月沉下心来,慢慢的,耳边静了下来,他好像来到另一个空间一样。静谧、专注、心无杂念。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光亮透过窗户走进房间里,爬上了明月的身体。
明月感觉身体前所未有的轻松,不仅感到轻松,还感觉特别的——饿。
“阿月,你回来了吗?”王婶见明月家的院门没再挂锁,过来敲门。
明月睁开眼睛,下床去开门:“干娘,我在家呢。”
王婶指了指右边的屋子:“我瞧那边有人在走动,阿月,家里来客人了?”
明月小声说:“干娘,我前几天不小心把人家打伤了,人一直在苏大夫家养着。这不,苏大夫他儿子儿媳回来了,没地方住,我才把人接回来住家里。”
本着小心为上的原则,王婶低声问到:“男的女的?”
“放心吧,是个女的。这要是是个男的我也不敢往家里领。”
“那就好。”是女的就好,免得谁看见了一点半点就胡说八道,坏了阿月的名声。
“对了,”王婶想去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忙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明月,“这是干娘的一点心意,你拿去烤着吃。”
明月解开袋子,里面是大颗大颗的板栗。
“干娘,哪来的?这也太大颗了吧!”
“小石头他外婆家种了几棵,这回我们去,给拿了半袋子,我从里面分出来的。这板栗子甜得很,生吃都甜滋滋的。不过啊,我觉得还是烤着吃更香些。”
明月看着一兜子板栗,脑袋里面什么糖炒栗子、板栗糕,板栗鸡和板栗排骨,真香啊!想吃。
“干娘,我今天要去镇上赶大集,回头咱们一道吃完饭。”自己吃不了,闻闻味还是可以的。
“别。”王婶拦着她,劝到,“现在天气冷了下来,挖药材的活没那么好干了,你挣了钱自己攒着,冬天好买粮食吃。要是存得多了,买两亩地不比现在看天过日子强?”
明月怪感动的。王婶不知道她手握空间,现在又有傀儡人替她干活,她早就吃喝不瞅了,这么关心她,连她自己亲生的父母都没这么着呢!
“干我,我不只挖药材一个挣钱法子,我有钱,再者我自己心里有数,你就放心吧,我不会再饿着自己了。”
明月去赶集不只是为了卖东西,更重要的是替刘娘子传递消息。
刘娘子的父母这段时间在隔壁县忙生意上的事,她的哥哥和嫂嫂出远门省亲去了,家里还不知道她的情况。
劝服了王婶,明月拿一袋晾晒好的药材做幌子,挥别王婶。
走远了,确定没人看见,她赶紧把东西丢回空间:“书玉,你把那个鸡蛋什么的准备好,我去集上卖。”
这段时间新粮上市,粮食不好卖,明月便打算卖鱼和鸡蛋就算了。
这稻田养鱼还是能行,种了几茬水稻,那稻田鱼养得能有一掌宽了,肥美得很。
位置还是原来的位置,相熟的老太太帮忙占了位。
明月把花一贯钱买的大木桶摆上,转头凑到老太太耳边,告诉她要走的时候拿条鱼回去,就当是感谢她帮忙占位置。
老太太眉开眼笑地应了,明月再说帮忙看会摊子,她也笑呵呵应下。
跑了两趟往大木桶里面加了水,桶里挤成一团的鱼散开,活力满满地游着。
好些老顾客见明月添了新鲜物,都凑过来看热闹。
“这鱼咋卖的?”
明月笑着招待:“十文钱一斤,买得多了送鸡蛋。”
一个穿着富贵的青壮顺手捞了条鱼在手里,说:“你这鱼比别的鱼贩还便宜两文,我看这鱼好像不太一样啊,是正经鱼吗?”
明月被这大哥的话逗笑了:“这咋不是正经鱼了?”
大哥指着鱼尾说:“这鱼尾这么是红色的?”
明月笑着说:“这鱼的养法不一样,这鱼就有那么一点轻微的差别。你看我这鱼活蹦乱跳的,有啥好担心的?”
她这话说服了一众人,当下就有人说到:“给我抓两条大的,今晚我就做了鱼脍尝尝味道,要是味道好,回头我还来买。”
说话的人一身书生打扮,有他开了头,木桶里的鱼很快都有了主。
有个家里要操办婚事的,还找明月定几十条一斤左右的鱼。明月记下地址和日期,收钱。
大娘在一边看得眼热:“小娘子,你这家里怎么这么多物什?我每次在你这边上看着,只恨你不是我家的孩子!”
明月把留着的那条鱼递给大娘:“这么些东西,咋可能是我家里就能养出来的?不过是多费点心去乡里收来再拿到集上来卖,挣那一文两文的差价。您别看我这兜里不少钱,刨去成本,也就那么点。”
等鸡蛋也卖完了,明月找到镇上的驿站,把信寄了出去。
日行一善,老天爷该开开眼让自己涨二两肉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 25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