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日,天还蒙蒙亮。
村子里便已经有农户起早喂鸡鸭,生柴烧饭。
由于今日是期限第一天,姜之雀需在短时间内让土地得到救治,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
她一早便被鸡鸭晨鸣声叫醒,已经盥洗好在院中吃着早饭。
王梅担心她一个姑娘家又是外乡人身份,在村里受欺负,便让俩儿子跟她一起下地。
“我已经把村民都叫来了,啥时候下地?”昨日给他下期限的老村长,站在竹栏院外。
紧随他身后的众村民也逐渐躁动起来。
人群里有人忽然问了句:“那个外来的,啥时候下地?难道要让我们这些村民站在这儿等你?”
“快点啊,磨磨蹭蹭的,该不会是骗子拖延时间的吧。”
“我们时间宝贵着呢,再不走俺可要回去腌菜了。”
……
早已拿好工具候在院外的村民,叽叽喳喳催促声一片。可见对姜之雀这个外乡人不满程度有多深。
姜之雀跟王德发去杂货屋拿起木桶跟锄头,推着车出了院子。不怎么情愿帮她办事的王德仁则是两手空空跟在众人身后。心里盘算着如何把姜之雀赶走。
田地里堆积着生粪肥,尚未沤透腐熟的粪味道极大,姜之雀跟那些众村民却好似没事儿人一样,没有一点反胃不适。
她前世只身研究农业,对这些各类粪肥早已见怪不怪,反而有种回到研究农业时的亲切感。
因村里村民对她心生嫌隙,都不愿让她去自家地里,生怕她惹些幺蛾子害得土地彻底荒废。
最后还是王德发把她带到自家地里,让她随意搬弄。
“这里就是咱家菜地。”王德发指着眼前那块被一分为四的土地,“咱家穷,地没那么大。”
土地面积不算大,却正正方方的种了四种蔬菜,被粪肥堆积地看不出具体有多少,个头也不大。
姜之雀眼睛微眯扫了眼那块地,那些个爬上竹架的黄瓜番茄,个头小又生,旱在地里的萝卜白菜,叶子被虫啃食的不像样。
真是惨不忍睹。
“下地!”
姜之雀高喊一声,拿起锄头跟木桶就领着乡亲们下去了。王德发拎着铁铲跟钉耙紧随其后。
姜之雀来到地里,伸手指着粪肥:“二哥,你把这些未沤熟的生粪用铁铲铲到桶里拉回去,我用锄头把这地给翻翻土,让它们透透气。乡亲们可以去自家地里把生粪跟土铲一铲,翻一翻,好让土地吸收空气里的养分。”
“你确定这样管用?”其中一个村民发出质疑,“这铲粪翻土,我们平时也做,也没见得土地有好转,你该不会诓骗我们吧?”
姜之雀停下翻土动作,一只手撑着锄头杆:“我这铲粪翻土可不会像你们一样转头就把菜种撒进去。人累了还得歇呢。”
村民们闷头戳着地,没人再说话,却仍能看出脸上的不服气。
他们这些心思贪婪的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错的多么离谱。
老村长开口圆场:“如今土地失肥严重,咱们暂且信这姑娘一回。若能治好咱也就不能在刁难人家姑娘,若治不好就当是老天给的报应,看不惯咱这村子吃相难看。”
下属听从领导差遣,是刻在骨子里的。好比天塌了有个高的扛。
众人散去后,姜之雀有了发挥空间。
她一挥双臂,锄头便实实地扎进了土里。结块土地被掀翻,碎成渣,扬起一阵黄土灰。
这地干巴的还挺严重。
“二哥,这些粪肥拉回去后,把它们堆在一起,沤它个十天半月。我跟大哥把这土翻翻。”姜之雀一边吭哧吭哧抡胳膊翻土,一边喘气说着。
王德发笑道:“都听小妹安排。”
王德仁却没什么好脸色:“别以为娘让我过来帮你,你就能使唤我,我爱咋干咋干,你管不着。”
王德仁表面上说着不中听的话,但行动上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拿着钉耙在铲过粪的土地上刨,干巴土块被翻成一条条的。
姜之雀跟王德发两人相视一笑,便也投入到改良土地的进程上。
正晌午,烈阳高照,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里勤恳干活,豆大汗珠顺脸颊脖颈一路下滑掉落在土里蒸发。
王德发不知来来回回拉了多少躺粪肥,这会儿刚倒完粪肥回来。
“大哥,小妹!到地边儿喝口水歇歇吧!”
王德发手拿两个水囊,高举过头顶,在地埂边儿高声喊。
姜之雀跟王德仁放下农具,走到地埂儿处,倚在推车边,仰面喝了几口水。
清凉润喉,浑身燥意瞬间被驱散。
姜之雀喝的急,凉水沿嘴角往下流,挂在她小巧尖细的下巴上,泛着晶莹光泽。
“舒服!”
姜之雀杏眼微弯,抬手用胳膊擦去嘴角水渍,一脸满足。
王德发见她这模样,憨笑两声:“这天儿也太毒了,等下晌凉快些再干也不迟。”
王德仁靠在车边,手里捏着水囊没再吭声,目光却悄悄扫过姜之雀汗湿的额发。
方才翻土时,她抡锄头的劲儿比村里不少汉子都足,额前碎发粘在脸上,倒也没显得那么生分。
姜之雀歇够了,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土:“咱家地少,争取今儿个就把这地都给它翻个面。”
“好啊。”王德发也来个干劲儿,“争取今儿个干完。”
太阳渐渐西斜,王家菜地已经翻得整整齐齐。
姜之雀看着翻好的土地,又抬头看眼橘金色落日,想起前世给土地保水技巧,蹲下身扒拉着翻好的土:“二哥,你能不能去村里寻些干草了来,这暑季日头大,若就这样敞着地,土里湿气被蒸发,还是起不到救治效果。”
王德发一拍大腿:“还是小妹心细,我们年年种地都想不到这法。咱村口草垛子多,我现在就去抱些来!”
“顺便告知其他村民一声。”姜之雀看着他推车远去的背影,拔高音量在后方喊。
王德发同样高声回应一声“好”。
王德发走后,又只剩下她跟王德仁两人。
早在翻土时,她就在地上捡了不少摔在地上的番茄,眼见这地里番茄都已成熟,数量又如此之多,光靠他们一家子吃定是吃不完。
这翻土后下一步便是换菜种,这么多番茄放地里也是烂掉,不如全摘回去,想法子给它卖出去,也能换些钱改善一下生活。
“大哥。”姜之雀道,“趁二哥没回来,咱俩把这地里番茄都收了,别让它们烂在地里。”
“这么多番茄年年都有烂的,全收回去也没地放,烂在地里就当施肥了。”王德仁虽是这么说,却默默把钉耙换成了剪刀。
蹲在番茄架前挨个剪下,放进背篓里。
待王德发拖着一车干草回来时,番茄已经被姜之雀他们两人收的差不多了,背篓满的险些掉出来。
姜之雀跟王德仁一人抱一边儿篓子,小心翼翼把那篓番茄搬到地埂儿上。
“小妹,你们把这些番茄都摘了是要作甚?”王德发见着那篓番茄,挠挠头不解问。
“我听大哥说往年番茄不景气,烂在地里当农肥。”姜之雀指着那篓番茄,“我觉得可惜,就跟大哥一起把番茄收回去,看看能不能卖些钱补贴家用。”
王德发哀叹一声:“小妹啊,这些番茄一到八月就成熟泛滥,价钱低的挣不到什么钱,你费这般大力气把它们收回去,也是占地方。”
姜之雀却不这么认为。
番茄虽常见,但在古代无非就是做成菜跟汤,若把它们加工一下,做出罕见的新品,定能卖出个好价钱。
姜之雀笑着说:“那是这些番茄没遇到,如今它们栽在我手里,唯一的价值就是换成钱,你们就等着收钱到手软吧。”
一家人帮忙把干草铺满菜地后,就推着车往家赶。路上遇到同样三三两两往家赶的农民,偶尔也能说上几句话来。
一个伛偻驼背的大娘背着背篓往家赶,见他们推车驶来,抬手打招呼:“德发,德仁。你们也是回去的?”
“对啊,李大娘。”王德发笑道,“我们家地小,搞得快。”
李大娘浅笑,又带着点悲伤:“年轻就是好啊,搞什么都快。不像我就一个孤寡老人,赶什么都费劲。明日还得赶早来呢。”
李大娘是村里寡妇,年轻时有个丈夫,可惜命不好,不仅身有重病,还是不育之人。李大娘之所以会嫁去,是因为家里有几个钱,便花了大钱加一头猪把李大娘买了回来,想着后半生有所依靠,不孤单。
两人成亲后,也确实过着恩爱日子,感情极好。
打他死后,村里也有人叫她改嫁,她却是一根筋的说‘我此生只嫁一回,他老汉儿活是他婆姨,死了依旧是他婆姨,终生不再嫁’。
王德仁跟王德发打小生于此村,自然知晓这里边隐情。
王德发叹息一声:“我们家地也都弄好了,明早我们去你地里帮忙翻土。”
李大娘闻言一笑:“那就麻烦你了。”
说完,目光扫到姜之雀,又道:“姑娘,你这法子真能救活俺们土地?”
“我这方法自然有效,只是短时间内不能彻底恢复,还是要慢慢来。”姜之雀认真解释。
大娘心里也是将信将疑。
她是听闻有人能帮他们养好土地,才来凑这个热闹的。这土地失肥已久,早已不对此抱有希望,想着后半生也不长,无非就是早几年下去陪老汉儿。
她笑着点头,无意瞥见那篓番茄,不解问:“你们拖这一篓子番茄是要作甚?拉去卖也不至于一下摘这么多。”
“翻完土后要换种轮作,先从番茄下手。”
救土轮作等方法皆是搜索小红书科普[菜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下地救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