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5章 市委的“肯定”,苏晨的“政绩”初显!

作者:温馨夙愿1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秘书长。


    这四个字,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苏晨的心湖里激起千层涟漪。


    市委大管家,新任市委书记身边最核心的人物。


    在苏晨的系统视野里,这位王秘书长的气运,是一片深邃的、近乎于墨色的紫,沉稳厚重,深不见底。这样的人物,怎么会注意到自己这个刚从泥潭里爬出来的副科级小干部?


    “是谁……提的我?”苏晨的声音很稳,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指节已经不自觉地收紧。


    电话那头,赵林沉默了足足五秒。


    这五秒钟,漫长得像一个世纪。苏晨能听到话筒里传来赵林清晰的、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然后,赵林才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说出了那个让苏晨意想不到的名字。


    “市委,王秘书长。”


    苏晨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他本以为会是某个派系为了将他推到火坑里而设下的圈套,却没想到,点将的竟是这位权力的中枢人物。


    “王秘书长在书记主持的专题会上,原话是这么说的,”赵林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复述一段需要被刻进石碑的经文,“‘史志办的苏晨同志,虽然年轻,但有新思路,有巧办法。他能让一潭死水重新流动起来,或许,也能让一堆生了锈的齿轮重新咬合。可以让他试试。’”


    赵林顿了顿,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小苏,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王秘书长的‘试试’,就是书记的‘试试’。这是天大的信任,也是天大的考验。”


    苏晨没有说话。


    他当然明白。


    这已经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了,这是直接给了他一把火炬,让他去点燃那堆已经被各方势力浇了无数盆冷水的、价值几十亿的柴火堆。


    点燃了,火光冲天,他就是功臣。


    点不燃,或者炸了,他就是那个引爆火药桶的倒霉蛋,第一个被炸得粉身碎骨。


    “我明白了,谢谢赵科长。”苏晨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你别有太大压力。”赵林似乎也感觉到了电话这头的沉重,放缓了语气,“这件事还没最后定下来,只是一个提议。市委组织部和办公厅会综合考量,但……王秘书长的意见,分量很重。你心里有个数,做好准备。”


    挂断电话,苏晨静静地站在原地,办公室里那股复苏的、充满活力的气运,似乎都无法驱散他心头那片由“新材料产业园”带来的阴云。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从他坐上这个位置,从他的名字出现在市委书记的专题会上那一刻起,他就被推到了浪潮之巅。


    要么乘风破浪,要么被拍得尸骨无存。


    ……


    接下来的几天,史志办的氛围愈发融洽。


    那份关于“水利设施变迁”的稿子,在老李和他父亲的几个老工友彻夜长谈后,被彻底推翻重写。老李不再满足于抄录旧报纸,他开始带着小张,顶着太阳,亲自跑到当年的水库和泵站去实地走访,找那些退休的老工人做口述历史。他那根习惯了端茶杯的手指,现在敲起键盘来,竟然也有了几分行云流水的味道。


    老王则彻底成了“老字号历史”的活字典。他发动自己所有的人脉,联系上了好几家老字号的传承人,每天办公室里电话不断,唾沫横飞地跟人争论着某个招牌是挂于光绪二十年还是二十一年。


    办公室里,那股混日子的暮气,被一种近乎于“考古”的热情所取代。


    每个人都像是从故纸堆里,重新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而这一切变化的源头,苏-晨,却显得有些“无所事事”。他每天只是批阅文件,听取汇报,偶尔走到各个工位旁,听老同志们吹嘘一段当年的辉煌,然后笑着点点头,说上一句“了不起”。


    他就像一个高明的园丁,播下了种子,浇了水,然后便退到一旁,静静地看着满园的植物自由而热烈地生长。


    吴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的滋味,比他那杯泡了七八道的陈年普洱还要复杂。


    他彻底看不懂苏晨了。


    这个年轻人,仿佛拥有一种魔力。他不发火,不骂人,甚至不大声说话,却能让这群比茅坑里的石头还顽固的老油条,心甘情愿地为他卖命。


    吴宇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过去那些拉帮结派、请客送礼、琢磨人际关系的手段,在苏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王道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可笑和拙劣。


    他开始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向苏晨汇报档案整理的进度,甚至还自己熬夜,用新学的制图软件,画出了一份清晰的“档案库房布局优化图”。


    当他把那份打印得工工整整的图纸,略带忐忑地放到苏晨桌上时,苏晨只是看了一眼,便点了点头。


    “不错,考虑得很周全。”苏晨的夸奖很平淡,却让吴宇的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被认可的暖流。


    这一天下午,市府的内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不起眼的通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通报很短,标题是《关于对市史志办公室近期工作予以表扬的通报》。


    内容更是简单,主要就是肯定了史志办在新任负责人苏晨同志的带领下,转变工作作风,积极盘活历史档案资源,展现了新气象、新作为,并号召全市各单位学习这种“沉下心、做实事”的工作精神。


    通报的末尾,没有落款具体的部门,只有一个模糊的——“市委办公厅”。


    这则通报,就像一枚深水炸弹。


    当小张在办公室里,用微微颤抖的声音,将这则通报念出来的时候,整个办公室,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苏晨身上。


    市委办公厅的表扬通报!


    这在史志办成立以来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以前别说表扬,能不被批评,孙德胜就该烧高香了。


    老王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他张着嘴,看着屏幕上那几行黑字,仿佛不认识一样。


    老李激动地一拍大腿,手里的稿纸都散了一地,他却浑然不觉,嘴里喃喃道:“上……上内网了……全市通报表扬……”


    吴宇更是呆若木鸡。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通报的分量。这不仅仅是表扬,这是一种政治上的肯定,是市委最高层对苏晨、对整个史志办工作的认可!


    他看着那个坐在办公桌后,神色依旧平静的年轻人,心中最后一点不甘和怨怼,彻底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仰望的敬畏。


    苏晨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喜悦。


    他知道,这份通报,是赵林和王秘书长为他即将接手“产业园”那块烫手山芋,而提前给的“名分”和“势”。


    这是在告诉所有人,苏晨,是我看好的人。


    他站起身,环视了一圈办公室里那些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同事,平静地开口。


    “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


    “它属于李老师走访时磨破的鞋底,属于王老师争论时熬红的眼睛,属于吴哥和库房里那几个年轻人满身的灰尘,属于在座的每一个人。”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是你们,让‘史志办’这三个字,重新变得有了分量。”


    【叮!检测到群体性正面言灵:“感恩咒缚”!】


    【叮!单位向心力达到顶峰,您的“权威”气运已与单位整体气运深度融合,形成“政通人和”的良性循环!】


    苏晨能清晰地看到,一股股纯粹的、代表着“归属感”和“荣誉感”的金色气运,从每个同事的身上升腾而起,如百川归海,尽数汇入他头顶那道金紫华盖之中。


    他的气运柱,在这股磅礴力量的加持下,光芒大盛,那氤氲的紫气,几乎凝为实质。


    政绩,初显。


    但苏晨的心,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冷静。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道开胃菜。


    真正的主菜,即将端上桌面。


    就在办公室里还沉浸在一片喜悦和激动之中时,苏晨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来自赵林。


    短信的内容,只有一句话。


    “明天上午九点,市委一号会议室,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协调会。准备一下。”


    苏晨默默地收起手机,目光投向窗外。


    夕阳正浓,将天边的云霞染成一片壮丽的火烧云。


    那云层之下,南郊的方向,一片巨大的工地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在他的系统视野里,那片工地的上空,盘踞着一团巨大无比的、由无数道灰黑色的“推诿咒缚”、“扯皮咒缚”、“利益咒缚”交织而成的气运风暴。


    风暴的中心,电闪雷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混乱而狂暴的气息。


    明天,他就要孤身一人,走进那片风暴的中心。


    喜欢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请大家收藏:()官场言灵:我靠说话咒翻对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