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零度交集后大正名

作者:第七页相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零度交集后的正名


    段奕教授的跨学科项目宣讲会,挤爆了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慕安瑜到得早,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指尖在平板上滑动着项目简介——“新能源材料的量子化学应用”,标题下标注的核心要求,恰好卡在物理系与化学系的交叉点上。


    身后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桌椅挪动的轻响。慕安瑜没回头,直到一道带着痞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同学,借过。”


    他侧了侧身,看着林由安带着两个跟班挤到旁边空位坐下。对方依旧是敞开的白大褂,里面黑色T恤领口松垮,指尖夹着支笔转得飞快,目光扫过投影幕布,眼底带着点漫不经心的审视。


    宣讲会过半,段奕突然点了名:“物理系的慕安瑜,化学系的林由安,你们俩上来,聊聊对这个项目的初步构想。”


    全场瞬间安静,所有目光齐刷刷投向最后一排。慕安瑜合上平板,起身时动作利落,白衬衫的衣角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林由安挑了挑眉,慢悠悠站起身,随手把笔揣进裤兜,跟在他身后走上讲台。


    “我先来说。”慕安瑜接过话筒,声音清冷,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基于量子隧穿效应,可优化材料的电子迁移率,初步测算,核心参数能提升37%,相关模型我已经做了初步推导。”他指尖在触控屏上滑动,调出一组复杂的公式,逻辑清晰,句句切中要害。


    台下响起低低的惊叹,有人悄悄议论:“不愧是顶尖学府转来的,这思路也太绝了。”


    林由安靠在讲台边,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渐渐沉了下来,等慕安瑜说完,他接过话筒,语气带着点随性,却藏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模型没问题,但忽略了化学稳定性。”他随手在白板上写下一组反应方程式,“高温环境下,材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刚才算的参数,撑不过三个实验周期。”


    慕安瑜抬眼,看向白板上的方程式,沉默两秒:“可以加入复合钝化层,抑制反应速率。”


    “治标不治本。”林由安挑眉,“不如换核心催化剂,我这里有三组备选方案,催化效率比传统试剂高2.8倍,还能提升稳定性。”


    两人在台上你来我往,没有争执,却带着针尖对麦芒的张力,原本看似无关的物理与化学,被他们串联得严丝合缝。段奕站在一旁,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宣讲会结束后,段奕把两人叫到办公室:“你们俩的思路互补,这个项目,核心位置非你们莫属。”他递过两份任命书,“正式加入项目组,先熟悉彼此的研究方向,下周开始进实验室。”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很安静。林由安率先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慕安瑜,伸出手,脸上没了刚才的针锋相对,多了点真诚:“林由安,化学系,刚才的催化剂方案,回头发你。”


    慕安瑜看着他伸出的手,指尖还沾着点未擦净的墨痕,犹豫了一瞬,轻轻握了上去,微凉的指尖相触,又飞快分开:“慕安瑜,物理系。公式推导过程,我会同步给你。”


    “啧,终于不叫你转校生了。”林由安勾了勾唇,语气轻松了些,“合作愉快,慕天才。”


    “合作愉快,林校霸。”慕安瑜的嘴角似乎微微动了一下,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两人刚走出办公楼,就遇上了迎面走来的许川。他穿着修身衬衫,手里拿着文件夹,看到两人,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扫过他们:“许川,金融系,负责项目经费统筹。”他递过一张名片,“后续采购、报销,联系我。”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轻快的脚步声,陆郁抱着吉他跑过来,笑容灿烂:“我就说刚才台上的声音耳熟!”他看向慕安瑜和林由安,伸出手:“陆郁,音乐系,负责项目相关的声频调控辅助,以后请多指教呀!”


    不远处,萧意穿着白大褂,刚从附属医院回来,看到这边的动静,走了过来。他眉眼清冷,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萧意,医学系,项目安全评估。”语气算不上温和,带着点傲娇,“你们的实验方案,需要先过安全审核,明天把详细资料发给我。”


    沈之砚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看到这边聚在一起的几人,合上书走了过来。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沈之砚,哲学系,负责项目伦理评估。”目光扫过众人,“后续有涉及伦理争议的实验环节,我们再沟通。”


    严南絮抱着习题册匆匆走来,看到林由安,停下脚步,递过一张纸条:“严南絮,数学系。你们刚才在台上提到的参数拟合,我初步算了下,有两处可以优化,这是修正公式。”说完,又看向慕安瑜,“你的量子模型,我有个疑问,回头想请教你。”


    林薇薇和孟欢刚好路过,看到这边的阵仗,笑着走过来。林薇薇穿着漂亮的连衣裙,语气柔得像水:“我们是舞蹈系的林薇薇、孟欢,段教授说让我们协助整理实验记录。”她看向慕安瑜,眼底带着刻意的温柔,“慕同学,刚才在台上太厉害了,以后有不懂的,能不能请教你呀?”


    孟欢则看向林由安,笑容甜美:“林学长,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以后合作,还请多多关照呀。”


    这时,萧妍踩着高跟鞋走来,手里拿着一份合同:“萧妍,法学系,负责项目知识产权合规。”她扫了眼自家弟弟萧意,又看向众人,“正式认识一下,后续所有合作文件,都需要经过我的审核,希望合作顺利。”


    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来自不同专业的年轻人,因同一个项目聚在一起,正式的自我介绍没有过多寒暄,却带着各自的专业与真诚。慕安瑜和林由安的手握在一起的瞬间,不仅是两人的正式相识,更是这场跨学科合作的真正开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