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初入江湖,陌路相逢

作者:枯坐忘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开篇


    “人死如灯灭,灯灭冒白烟…过了这段路,前面就是断头桥,喝过孟婆汤,来生不再见阎王!” 一个有着牛头的人,面容狰狞,一个有着马脸的人,长像可怖,他们一人手拿铁链,一人手持钢叉,站在两边,缓缓的走着。


    前方黑压压的一片,却有个身穿大红色嫁衣,头盖红色盖头的新娘,哭哭啼啼的喊着“冤枉!冤枉!”, “娘亲!娘亲!我害怕!”旁边还站在一位四、五岁的孩童不停的哭闹着….


    就这样,他们被押着赶往所谓的“断头桥”上去!


    “俩位大哥!这是什么地方?前面的新娘说是被“冤枉”的!”一位女子拍了拍那,人身牛头之人!


    “姑娘!你也是刚从上面下来的?来这里的都这么说!快跟上队伍,这里是阎王殿,来了就别想着回去了!” 牛头鬼面无表情,冷淡的说。


    “阎王殿!什么阎王殿!我今年才满十八岁,还未去闯荡江湖,还没有锄强扶弱….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完成!怎么可以下地狱!”


    慕晚秋一声大喊,用脚踹向那牛头马面的俩鬼!“去死吧”!


    撒腿转身就跑.......


    "砰!"一声巨响突然炸裂!那扇原本紧闭的木质窗户被风撞开,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将正在做梦的慕晚秋惊醒!


    “还好!还好!原来是梦……” 她一身冷汗冒出 。


    手里还握着那一本厚厚的《江湖异闻录》。


    时值三月,流莺穿柳,蝶戏芳丛。一阵裹挟着桃花清香的大风,吹开了雕花木窗,慕晚秋被刚刚的一场梦惊醒。


    窗外天地广阔,她穿着一身素衣,披着黝黑的长发,慢慢的走向窗前。


    慕晚秋模样生得极好,杏眼清澈明亮,眼神锐利中带着警惕,唇色偏粉,脸型圆润柔和,兼具灵秀与坚定感,肌肤胜雪,身姿灵动,如柳絮随风,本是姿容绝艳的美人胚子,却老是喜欢打扮男装出门。


    一个压抑已久的念头,如同春草般破土而出,再也无法按捺。她要离家去闯荡那个只在书里见过的江湖!


    离开之际,慕晚秋留书一封


    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秋儿自小在家中长大,未见天地之广。今已长大,心向江湖远阔,欲效鸿鹄高飞,一睹外界风华。女儿深知武艺需待精进,然轻功尚可,足堪自保,遇险则逃,断不逞强惹祸。阿姐,小妹离家之后,父母需要你多加照顾,望阿姐每天开心,万望勿忧,善自珍重。”


    晚秋留。


    墨迹未干,慕晚秋最后回望了一眼在月色中静谧的山庄,那里有她最爱的亲人,也是她即将离开的家。


    她深吸一口气,把早已准备好的粗布衣衫换好,这身行头,是她从山庄杂役那里偷换来的,同时将银子和心爱的《江湖异闻录》小心塞进包袱最里层,胸口藏了平时最为珍重的玉佩,那玉佩质地温润,好似一朵“扶桑花”,俗称木槿。


    这玉佩自她记事起便从未离身,是比性命还要紧的物件。除了玉佩,腰间还盘着一根不起眼的乌黑鞭绳,鞭子由特制的牛筋与金丝混编而成,坚韧异常,而鞭尾末端,巧妙藏着一截异常锋利的尖刀。


    这是她第一次一个人离开家里,就这样怀揣着激动和向往的心踏入江湖。


    “驾!驾!驾.....”


    慕容山庄,枕水江南,烟波画桥。位于江州河水中下游南岸,江右。


    家主慕容复与夫人沈沉雁侠名远播,如今慕家半隐江湖。慕芙玲年方二十,端庄娴雅,心思缜密。父母渐隐,山庄大小事务便落在了她的肩上。


    她像一株精心培育的玉兰,每一步都合乎礼仪尺度。她有时会望向妹妹的院落,那里总是传来清脆的笑声。在她心中觉得妹妹像风一样自由的生活着,活成了最恣意的模样。


    官道上,晨光熹微。一位面容清秀、身着粗布的“小公子”正不停的鞭策马缰,口中不住地喊着“驾!驾!驾!”。


    马不停蹄的顺着江南向东而行。


    这一路上,并未碰上奇人异事。倒是经过几次驿站,停歇的时候看到些难民会给他们买点吃的,要么留下些碎银子。盘缠就这样去了小半。


    这日,她行至青石县,忽见前方人群围拢,喧哗不止。


    “臭小子!敢偷我们县衙门的东西,活腻了!”几名彪形的男子正围殴一个布衣少年,看上去年纪在十五岁左右。那少年抱着头,身形看似笨拙,却在拳脚缝隙间每每恰好避开要害,只受些皮肉之苦。


    慕晚秋热血上涌,侠气顿生:“住手!你们这么多人欺负一个小孩,可恶!”


    大汉回头,见是个文弱小子,嗤笑:“哪来的多管闲事穷小子,学人出头?连他一起打!”


    慕晚秋心头一慌,刚踏入江湖,怎能一下子就得罪这么多人。眼看对方扑来,她下意识施展轻功,身如飞燕,拉起那少年便从人群头顶掠过,几步窜上房檐,三转两转消失在巷陌之间。


    确定无人追来,她才气喘吁吁地停下,对那少年道:“小孩!你没事吧?”


    少年抬起头,露出一张干净却没什么表情的脸,眼神深邃,透着远超年龄的机灵与成熟,然后无奈冷笑的哼唧一声:“什么小孩?你才是小孩!你全家都是小孩!我已经是大人了,你管哪门子的闲事啊!”


    慕晚秋听到这话,心中一顿火大,这是什么人啊,好心救他,反被骂,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谁家的孩子?这么不懂礼貌!江湖险恶,被坏人欺负了可不好。”


    还没等小孩回复,后面突然走出一名男子,右手攥拳置于背后,左手拿着白玉笛:“阿竹,让你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慕晚秋转身一看,身着白衣,宽袖长袍(内搭红色中衣),衣料轻薄微透,衣摆随身形自然垂坠,腰间系深绿玉带,玉带里似乎藏着一把软剑,黑色长发束起,发尾自然垂落,额前留少量碎发,发间系青色丝带,面部轮廓清癯俊秀,线条流畅,双眉如墨画,一双凤眸,眼尾微挑,这双眸子里蒙着一层淡淡的清冷,鼻梁高挺如孤峰,下颌线清晰利落,唇色偏淡,整体散发“清绝孤远”的疏离感。


    慕晚秋好奇问道:“你们两个认识?”


    男子上前一步摆了拱手动作:“在下李离风,是阿竹的哥哥。”


    这自称李离风的少年,用的是化名,他刻意隐藏真实姓名,混迹江湖,不料被这突如其来的“侠士”打乱计划。


    阿竹越过慕晚秋走到李离风身旁:“风哥哥,你让我打听的事情都弄清楚了,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我拉走了,导致后面的事情没办好,都怪他。”


    慕晚秋被这小孩整无语了,走向阿竹:“哎,你这小孩,不领情就算了,本公子刚刚可是救了你,否则你被那几个壮汉打的不死也残。”


    阿竹又要上前争辩,被李离风拦住:“刚才多谢公子,阿竹不喜欢被人当小孩,他并无恶意,请问公子如何称呼?”


    慕晚秋听后,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回答道:“在下姓慕.....名...秋,对慕秋。”心想,既然行走江湖,又扮作男子,名字不能轻易告知。


    李离风接着问:“慕公子,看你的样子不像是本地人,是从哪里来的?”


    他仔细打量眼前的人,虽然衣着粗布,额头还有一抹灰尘,但掩不住清秀的脸庞,双眸如女子般明亮,身材瘦小,倒是个非常俊美的男子。


    慕晚秋告诉李离风,自己是从江南过来的,路上遇到一些流离失所的难民,接济了不少人,导致现在身上的盘缠所剩一半。


    她刚刚听说李离风让阿竹去办什么事情,便连忙问道:“不知是何事?若我能帮上忙,定当尽力。毕竟因为我自己一时冲动,把阿竹拉走了,导致他事情没办完。”心想如今自己也不知去了何处,出入江湖更是不便。


    慕晚秋顿了顿,眼中带着一丝恳切与歉意,慢慢走近对方:“李兄,你们二人是我在这江湖中第一个认识的朋友,能结伴同行吗?李兄不介意我这个拖累吧。”慕晚秋苦笑着,语气中满是无奈与期待。


    李离风略一沉吟,见这“慕秋”眼神清澈,虽行事莽撞,却是一片赤诚,便点了点头:“慕兄既有此心,李某便却之不恭。我们正要回客栈商议此事,请随我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