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6章 唤醒沉睡国士

作者:仲商八月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江南。


    姑苏府,长洲县外的一处小村。


    连绵的春雨,将天地织成了一幅水墨画。


    青瓦滴答,石巷湿滑,空气里满是泥土与新芽的清新气息。


    村头一间旧祠堂里,传出阵阵稚嫩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声音不算齐整,带着孩童特有的软糯,却给这烟雨朦胧的江南春日,添上了一抹最生动的亮色。


    宋濂站在堂前,目光温和地看着堂下那二十几个脑袋晃动的小家伙。


    他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儒衫,袖口处用针线细细密密地补过,虽然清贫,却整洁干净。


    五年了。


    自从那场名落孙山的会试之后,他便回到了这里。


    心灰意冷,自觉不是那块在官场上长袖善舞的料。


    “不通人情世故”那七个字的批语,像一根刺,扎进了他心里,也磨平了他所有的棱角。


    他娶了邻村一个温柔贤惠的农家女子,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他开了这间蒙学馆,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每日听着琅琅书声,看着妻子在院中浆洗衣物,抱着牙牙学语的儿子看蚂蚁搬家。


    那种安宁与满足,是京城任何繁华都无法给予的。


    他想,就这样过一辈子,也很好。


    胸中那些关于河道、漕运、民生、天下的经纬,就让它随着这江南的烟雨,一同烂在心底吧。


    “先生,先生,狗蛋又揪我头发!”一个胖小子气鼓鼓地告状。


    宋濂失笑,正要开口。


    祠堂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被人从外面轻轻推开。


    雨声,瞬间清晰了起来。


    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陌生汉子站在门口,雨水顺着他的斗笠边缘滴滴答答地落下。


    他没有进来,只是目光在堂内扫了一圈,最后定格在宋濂身上。


    “敢问,哪位是宋濂先生?”


    汉子的声音很沉,带着一股与这江南水乡格格不入的干练。


    宋濂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我就是。”


    那汉子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极为严实的小方块,双手递了过来。


    “京城来的信,加急,指名给您。”


    京城。


    这个词,让宋濂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这个词了。


    他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包裹,油布上还带着信使身上的体温和雨水的冰凉。


    信使任务完成,对着他一拱手,便转身消失在雨幕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孩童们的目光都充满了好奇,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宋濂压下心中的异样,让孩子们继续温书,自己则走到了书案后。


    他解开油布,里面是一个小小的铜匣,上了锁。


    匣子上,还附着一封普通的信。


    宋濂拆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写着一个简单的算式。


    他皱眉思索片刻,解开了那个基于九宫格变化的密码。


    “咔哒”一声,铜匣应声而开。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封信。


    没有署名,没有称谓。


    信纸的质地极好,是京城里上等的玉版宣。


    他展开信纸,只看了一眼呼吸便陡然一滞。


    信的内容,他太熟悉了!


    开篇探讨的,正是他五年前那份名落孙山的会试策论——《论江南水利疏淤与民生之策》!


    他本以为,那份心血之作,早已被当成废纸,埋葬在贡院某个落满灰尘的角落。


    却不想,五年之后,竟有人将它一字一句地重现在自己眼前。


    写信之人,仿佛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不仅完全理解了他文章里那些关于以工代赈、修渠代薪的超前构想,甚至比他自己想得更深,更远!


    “……先生之策,以疏淤河道为表,以盘活灾民为里,诚为良策。然,水利之功,非只在疏通,更在蓄与转。


    若能于上游建坝蓄水,下游开新渠分流,则不仅可解一地之水患,更可将水力转化为磨坊之动力,灌溉千里之良田……”


    信中的字迹平和沉静,却字字珠玑,仿佛在他原本的蓝图上,推开了一扇又一扇新的大门。


    从水利,延伸到农田灌溉。


    从以工代赈,延伸到官道修葺、城防巩固。


    一个宏大到令人心惊的,以基础建设带动民生经济的庞大构想,跃然纸上!


    宋濂看得如痴如醉,仿佛一个饥渴的旅人,遇见了一片浩瀚的甘泉。


    这是他的道!


    这个写信的人,不仅懂他的道,还在他的道上,走出了他从未想象过的距离!


    知己!


    平生未见的知己!


    他激动得浑身发抖,手指紧紧捏着信纸,几乎要将那上好的玉版宣捏碎。


    然而,就在这个宏大蓝图最关键的几个节点上,信的内容却戛然而止。


    如何平衡上下游的利益?


    如何核算工程的成本与工时?


    如何防止官员在其中贪墨侵吞?


    几个最致命,也最现实的难题,被清晰地罗列出来,却没有任何解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仿佛一个绝世高人,在他面前演练了一套惊天动地的剑法,却在最后的收官阶段,将剑递到了他面前。


    剩下的,你来。


    这已经不是探讨。


    这是邀请,是考验,是赤裸裸的引诱!


    “呼……”


    宋濂长长吐出一口气,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他那颗沉寂了五年的心,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跳着,仿佛要挣脱胸腔的束缚。


    那一天,他提前结束了蒙学。


    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妻子看他脸色不对,关切地询问,他却只是摇头。


    晚饭,他食不知味。


    夜里,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窗外,雨声淅淅沥沥,一如他此刻混乱的心绪。


    他披衣起身,走到儿子的床边。


    小家伙睡得正香,粉嫩的小脸上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似乎在做什么美梦。


    宋濂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儿子柔软的头发。


    他的目光,在儿子熟睡的脸庞和窗外无尽的黑夜之间来回移动。


    一边,是触手可及的安稳与幸福。


    另一边,是一个未知的、宏大的理想,和一个只存在于信纸上的神秘知己。


    回去吗?


    回到那个让他心灰意冷的名利场?


    放弃这片能让他灵魂安宁的烟雨江南?


    他眼中满是挣扎。


    良久,良久。


    他俯下身,在儿子温热的额头上,轻轻印下一个吻。


    雨声中,他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喃喃自语。


    那声音,带着无尽的温柔,也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虎儿,爹不是要抛下你和娘。”


    “爹……是要去为这天底下,千千万万个像你一样的孩子,去寻一条……能让他们安安稳稳做个美梦的活路。”


    他站直了身体,看向窗外遥远的北方。


    那片夜色,依旧漆黑如墨。


    但他的眼中,那团熄灭了五年的火焰,已然重新燃起。


    这一次,它烧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旺,更亮。


    喜欢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