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9章 一言惊天子

作者:仲商八月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深,宫禁无声。


    沉重的殿门被推开,未发出一丝声响。


    林昭正静立于那堆被他亲手分门别类的卷宗前,像是在凭吊一个被尘封的秘密。


    魏公公的身影出现在门口,门外宫灯将他佝偻的身形拉长。


    他没有说话。


    那双看过六十年宫廷风雨的眼眸,在望向林昭时,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林昭缓缓转身。


    三天三夜未眠,让他脸色苍白如纸,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燃着两簇不灭的火。


    他向魏公公微微颔首,平静得不像一个即将面见天威的十二岁少年。


    “有劳公公。”


    魏公公嘴唇动了动,那句“林解元请”,竟有些说不出口。


    他只是侧过身,深深弯下了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个动作,让身后两名小太监骇然变色,几乎要软倒在地。


    林昭没有半分受宠若惊。


    他整了整衣衫,迈步踏出了这间名为静心斋的华美囚笼。


    从静心斋到奉天殿的路,很长,也很静。


    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以及脚下金砖冰冷坚硬的回响。


    两侧巍峨的宫墙吞噬了月光,投下巨兽般的阴影。


    空气里,檀香与权柄混合的独特气味,无形无质,却沉重地压在每个人的肩头。


    林昭的步伐不疾不徐。


    他的鉴微之术前所未有地活跃,这座皇城在他感知中不再是砖石宫殿的集合。


    一股庞大、古老、沉重如山岳的意志笼罩着一切。


    无数细微的精神波动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最终拧成一股绳,指向前方那座灯火通明的宫殿。


    那意志没有情感,只有纯粹的威严与主宰,如同一片深不见底的海洋。


    奉天殿到了。


    魏公公停步,再次躬身。


    “陛下,就在里面。”


    林昭独自一人,走上汉白玉台阶,跨过那道寻常臣子一生都未必能踏入的门槛。


    殿内空旷,能听见自己呼吸的回音。


    九龙沉香木的香气氤氲,衬得这空间愈发威严、孤寂。


    御案之后,端坐着一道身影。


    他未着龙袍,仅一身明黄常服,鬓角已染风霜,眉宇间刻着无法挥去的疲惫。


    可当他抬头,那双眼眸里蕴藏的,却是足以令山河变色的绝对威严。


    昭武帝,赵衍。


    他的目光并未落在林昭身上,而是停留在那三页薄纸上。


    许久,他才将那份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作业放下,抬眼,视线如刀,落在殿下那个单薄的少年身上。


    “你,就是林昭?”


    声音不高,却带着整座宫殿的重量,压了下来。


    “草民林昭,叩见陛下。”


    林昭长揖及地,动作标准。


    昭武帝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那份卷宗。


    “这上面的东西,朕看懂了。”


    “朕不好奇,你是如何用三天,做到了御史台三十年都做不到的事。”


    “朕,只想问你一件事。”


    昭武帝的身子微微前倾,整个大殿的空气似乎都在此刻凝固。


    他死死盯着林昭,一字一顿,声音沉如万载玄冰。


    “此策一出,漕运沿线,从督抚到胥吏,数万官吏,百万家小,皆视你为生死之仇。”


    “江南士族,京中权贵,所有靠着这根烂疮吸血之人,都会想让你从世上消失。”


    “你将是天下贪墨者的公敌,人人得而诛之。”


    皇帝叫着他的名字,声音里带着质问。


    “林昭,你怕不怕?”


    怕不怕?


    三字如锤,砸在心头。


    这不是询问,是警告,是考验,更是决定生死的符咒。


    这是一个死局。


    林昭沉默了。


    他抬起头,迎着那道洞穿人心的帝王视线,眼中的火焰燃烧得愈发炽烈。


    奉天殿内,落针可闻。


    就在昭武帝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际,少年开口了。


    声音不大,却清越如钟鸣。


    “回陛下。”


    林昭抬起头,直视天颜,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激起回响。


    “学生曾于书中见言:为天地立心!”


    昭武帝持笔的手指微微一顿。


    “为生民立命!”


    殿内烛火猛地一跳,映得少年面庞忽明忽暗。


    “为往圣继绝学!”


    皇帝的呼吸,有了一丝难以察觉的错乱。


    “为万世,开太平!”


    最后一句,字字如金石落地,掷地有声!


    话音落下,林昭对着昭武帝,深深一揖到底。


    “此为读书人之本分。”


    “若因此而死,求仁得仁,死得其所。”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


    “学生,万死不辞!”


    昭武帝看着殿下那个身形未足、却仿佛能撑起天地的少年。


    看着他眼中那份纯粹到极致的理想,与虽死无悔的决绝。


    这神情,何其熟悉!


    那是二十年前,他初登大宝时的雄心!


    那是被朝堂消磨二十年,早已深埋心底,快要遗忘的初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死一般的寂静中,昭武帝的肩膀开始微微颤动。


    起初无声,而后,一声压抑不住的低笑从他喉咙深处溢出,像是冰封的河面裂开第一道缝隙。


    接着,笑声越来越大,雄浑而复杂,震得御案上的笔架嗡嗡作响。


    他指着林昭,眼中不再是疲惫,而是燃起了两团灼热的、名为希望的火焰。


    殿外的魏公公听到这久违的笑声,那张枯槁的脸上露出了真正的惊容。


    龙椅之上,昭武帝寻觅了二十年。


    他终于找到了那把,足以劈开这个腐朽王朝沉沉暮气,斩断所有盘根错节的……


    最锋利的刀!


    笑声骤歇。


    昭武帝缓缓坐直,那双疲惫的眼眸中,全是重燃的火光。


    昭武帝将那三页纸轻轻放下,指尖在桌面敲了敲,殿内的烛火似乎都随之矮了半分。


    “口气,倒是不小。”


    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北境三州大旱,赤地千里,流民百万。户部尚书跪在朕的脚下,一把鼻涕一把泪,说的却是陈词滥调。你告诉朕,这太平,如何开?”


    这难题,足以压垮整个朝堂。


    林昭却仿佛早有预料。


    他甚至没有去想那些繁琐的救灾方略。


    在那堆漕运卷宗里,他早已窥见了另一座冰山。


    “回陛下,学生以为,北境之困,不在天灾,而在人祸。”


    “户部并非无粮,而是运不抵、不敢运、不愿运。”


    林昭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异常清晰。


    “从江南至北境,漕船出京千里,十船便有三船倾覆,两船火耗,一船遭劫。真正抵达灾区的,不过十之三四。”


    “而这三四成的粮,又要被沿途官吏层层克扣。百万灾民等来的,从来都只是杯水车薪。”


    他抬起头,目光坦荡。


    “学生斗胆,请陛下一道旨意,从京营抽调三千精锐。”


    “不运粮,只运陛下的一道亲笔手谕。”


    “凡侵吞救灾粮款者,无论品级,不经三司会审,由运谕官持圣谕,就地格杀,家产充作赈灾银。”


    “一道圣谕,胜过百万石粮。”


    喜欢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请大家收藏:()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