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9章 黄三太爷的庇护

作者:大袖遮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咱们这东北老林子里头,奇闻异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清。今天讲的这个故事,是我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关于咱们屯子里黄三太爷的真事。


    话说早年间,咱们这地界叫靠山屯,屯子东头住着个叫赵老四的光棍汉。这人老实巴交,就是有点倔脾气,平日里靠着在山脚下开垦的几亩薄田过活。


    这年秋天,赵老四在自家玉米地里发现了个怪事——每天清晨他去地里,总看见玉米被啃倒一片。起初他以为是野猪作的孽,便下了几个套子,谁知连根野猪毛都没逮着。


    一天半夜,赵老四提着灯笼悄悄摸到地里,远远看见个黄澄澄的影子在玉米丛中晃动。他蹑手蹑脚凑近一瞧,竟是个穿着黄马褂的小老头,正蹲在地上啃生玉米,啃得那叫一个香。


    赵老四这暴脾气上来了,大喝一声:“哪来的老贼,偷到我头上了!”


    那小老头吓得一哆嗦,转身就要跑。赵老四一个箭步冲上前,伸手就要抓他衣领。谁知这老头身子滑溜得像泥鳅,一闪身躲了过去,回头对赵老四作了个揖:“老哥莫怪,实在是饿得慌,借你几穗玉米充饥。”


    赵老四定睛一看,这老头尖嘴缩腮,一双小眼睛滴溜溜转,虽是人形,却透着股说不出的怪异。


    “你到底是人是鬼?”赵老四心里发毛,语气也软了下来。


    黄衣老头嘿嘿一笑:“不瞒老哥,我是这山上修行的黄仙,人称黄三太爷。近日洞府被一群野狐占了,无处安身,这才流落至此。”


    赵老四虽是庄稼汉,却也听过黄大仙的传说,知道这些仙家得罪不得,便客气道:“既是仙家,为何不寻个正经住处,反倒偷吃我的玉米?”


    黄三太爷叹气道:“实不相瞒,我修行八百年,本已有了些道行。谁知上月渡劫失败,损了修为,这才被那群野狐欺辱。若老哥能收留我些时日,待我恢复元气,必当厚报。”


    赵老四心肠软,见这小老头说得诚恳,便道:“我家虽穷,倒还有间空房。仙家若不嫌弃,可暂住几日。”


    黄三太爷大喜,连连作揖:“老哥大恩,没齿难忘。只是我有一事相求——万不可对外人透露我的来历,就说我是你远房表叔便可。”


    赵老四应下了,当晚便将黄三太爷领回家中。


    说来也怪,自打黄三太爷住下后,赵老四家发生了不少稀奇事。先是家里那只老母鸡,原本三天才下一个蛋,如今一天下一个,个顶个的大;再是赵老四上山砍柴,总能在草丛里捡到野山参、灵芝之类的稀罕物;最奇的是,每逢阴雨天,赵老四那老寒腿本该疼得下不了炕,如今却一点事没有。


    屯子里的人见赵老四日子越过越红火,都好奇打听。赵老四记着黄三太爷的嘱咐,只说是远房表叔来投奔,带来些好运。


    这黄三太爷平日里深居简出,偶尔在屯子里走动,见人便笑眯眯的,屯里人都叫他“黄老叔”。他虽不爱交际,却有一样本事——治病救人。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疑难杂症,只要黄老叔出手,几副草药下去,保管药到病除。


    一来二去,黄老叔的名声传开了,连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他看病。黄老叔来者不拒,分文不取,只要求病愈后的人家在山脚下烧三炷香即可。


    转眼过了半年。这天,屯子里来了个姓胡的商人,说是收购山货的,在屯西头租了个院子住下。这胡商人穿着体面,见人先笑后说话,很快就和屯子里的人混熟了。


    然而赵老四却发现,自打胡商人来了后,黄三太爷变得忧心忡忡,平日里很少出门了。


    一日深夜,赵老四起夜,听见黄三太爷屋里有人说话。他悄悄凑近窗户缝一看,险些叫出声来——屋里除了黄三太爷,竟还有那个胡商人!只是此时的胡商人全然不似平日模样,身后拖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眼睛在黑暗中泛着绿光。


    “黄三哥,别来无恙啊。”胡商人阴森森地笑道,“躲在这穷乡僻壤,可真让我们好找。”


    黄三太爷面色凝重:“胡三麻子,你我修行各凭本事,何苦苦苦相逼?”


    胡商人冷哼一声:“八年前你伤我胞弟性命,这仇岂能不报?识相的乖乖交出内丹,我或可饶你不死。”


    黄三太爷昂首道:“你那弟弟作恶多端,吸食孩童精气,死有余辜。我既除了他,就不怕你报复。”


    胡商人勃然大怒,屋内顿时阴风阵阵。赵老四在窗外看得真切,那胡商人突然化作一只硕大的红毛狐狸,龇牙咧嘴向黄三太爷扑去。黄三太爷也不甘示弱,摇身一变,成了只黄皮子,与那狐狸缠斗在一起。


    两只精怪在屋里打得不可开交,撞得桌椅砰砰响。赵老四心急如焚,忽然想起老人说过,精怪最怕污秽之物。他急忙跑到茅房,舀了一勺粪水,冲进屋里朝那红毛狐狸泼去。


    “嗷——”红毛狐狸被泼个正着,惨叫一声,身上冒起青烟。它恶狠狠地瞪了赵老四一眼,化作一道黑烟从窗口遁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黄三太爷变回人形,气喘吁吁地对赵老四说:“老哥,你惹祸了。这胡三麻子睚眦必报,定会回来寻仇。”


    赵老四一拍胸脯:“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黄三太爷摇头道:“你不知他的厉害。他手下有一帮狐子狐孙,不好对付。为今之计,只有请靠山屯的乡亲们相助了。”


    第二天,黄三太爷把屯子里德高望重的几位老人请到赵老四家,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不瞒各位,我本是长白山修行的黄仙,因与胡仙结怨,逃难至此。”黄三太爷坦诚相告,“那胡三麻子不日必来报复,届时恐怕会殃及屯子。”


    老人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屯长发了话:“黄老叔来咱们屯子这半年,治病救人,积德行善,是咱们屯子的恩人。如今有难,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黄三太爷感激道:“多谢各位深明大义。那胡三麻子虽厉害,却有几个弱点。一是怕污秽之物,二是怕铜锣声,三是月圆之夜法力会减弱三分。”


    屯长当即召集全屯人商议。大家听说黄老叔是黄仙化身,先是一惊,继而想起他平日里的好处,纷纷表示愿意相助。


    于是屯子里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妇女们收集月经布、尿渍等污物;男人们准备铜锣、鞭炮;孩子们被嘱咐月圆之夜不得出门。


    三天后的黄昏,屯子里的狗突然集体狂吠起来。只见屯子西头黑压压来了一群野狐狸,少说也有上百只,领头的正是那只红毛狐狸胡三麻子。


    胡三麻子站在屯口,口吐人言:“黄老三,滚出来受死!否则我血洗靠山屯!”


    黄三太爷不慌不忙地走到屯口,身后跟着全屯男女老少。


    “胡三麻子,你我也算修行之人,何必牵连无辜?”黄三太爷朗声道。


    胡三麻子狞笑:“少废话!今日就是你的死期!”说罢,它仰天长啸,身后的狐狸群如潮水般向屯子涌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屯长大喝一声:“敲锣!”


    顿时,铜锣声、鞭炮声响成一片。狐狸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阵脚大乱。紧接着,妇女们将准备好的污秽之物朝狐狸群泼去。那些狐狸沾上污物,顿时法力大减,哀嚎着四处逃窜。


    胡三麻子见势不妙,腾空而起,直扑黄三太爷。两只精怪在半空中缠斗在一起,只见黄光红光交错,看得人眼花缭乱。


    眼看黄三太爷渐渐落了下风,赵老四急中生智,抓起一把沾染黑狗血的沙子,朝胡三麻子撒去。胡三麻子被黑狗血迷了眼睛,惨叫一声跌落在地。


    黄三太爷趁机现出原形——竟是一只体型硕大的黄鼠狼,一口咬住胡三麻子的咽喉。


    “黄三哥饶命!”胡三麻子哀嚎道,“念在你我同修五百年的份上,饶我这一次吧!”


    黄三太爷松开口,叹气道:“修行不易,你且去吧。只是要立下誓言,永世不得再踏入靠山屯半步。”


    胡三麻子连连磕头,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走了。


    此后,黄三太爷在靠山屯又住了三年,保佑屯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年后的一个清晨,赵老四发现黄三太爷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了一封信和一颗鸽蛋大小的黄色珠子。


    信上写道:“老哥恩情,永世难忘。此乃我内丹一分所化,置于屯中水井,可保屯子百年平安。若屯中有难,对东山连呼三声‘黄三太爷’,我必来相助。”


    赵老四依言将珠子投入屯中水井。说也奇怪,自那以后,靠山屯的井水变得甘甜清冽,喝了能治百病。更奇的是,屯子里再也没闹过瘟疫旱灾,年年丰收。


    如今一百年过去了,那颗珠子早已失去效力。但靠山屯的老人们都说,黄三太爷还在东山修行哩。偶尔有夜归的樵夫,会在月光下看见一只硕大的黄鼠狼,对着月亮拜拜,见人也不躲闪,转眼就消失在山林中。


    所以啊,咱们这的人上山打猎,从不伤害黄皮子。保不齐哪只就是黄三太爷的徒子徒孙,还在暗中保佑着这一方水土呢。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