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君看着书院路上两边投来怪异目光的院生们,见他们没什么动作,便不再放心上。
二人很快来到敬文亭,李为君跟在于棠胭身后,走入屋内,看到身穿襕衫的于希文正坐在椅子上,低头俯案执笔写着什么。
于棠胭叫道:“爹,李为君来了!”
于希文转头望了过来。
李为君拱手道:“于山长。”
于希文露出笑容,放下笔,起身道:“欢迎欢迎。”
“听说你们密巡司,稳住了京城粮价,可喜可贺。”
李为君笑道:“都是凤阳郡主的功劳。”
“若不是郡主,只靠我们,镇不住那些望族。”
于希文摆手道:“是你们密巡司太温柔了。”
“要是换几个酷吏,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于希文笑道:“不过,幸好你们不是酷吏,不然你来我这,我都不好意思见你。”
“请坐。”
于希文指着旁边空置的椅子道。
李为君再次拱手,旋即走过去坐下,跟着便看到于希文递来一个托盘,托盘上面,放着一件崭新的东嵩书院院服。
于希文笑吟吟道:“这套衣服,给你准备的。”
于棠胭捂嘴偷笑道:“我爹都准备好些时日了。”
于希文没好气道:“棠胭,怎么老揭为父的短。”
于棠胭嬉笑道:“这不是显得你看重他吗。”
于希文哼哼了两声,看着忍俊不禁的李为君,坐在他旁边,缓缓说道:“说实话,我确实对你另眼相看,胤京报社报纸上的那些诗词,我每天都会看一遍,写的真好。”
“你正是我东嵩书院需要的人才。”
于希文问道:“你住的地方如何?东嵩书院给离家远的院生,准备了住的地方。”
还有宿舍......李为君心里惊讶想着。
于希文笑着道:“你要是在你住的地方住不习惯,可以搬来这里住。”
李为君摇头道:“我住在通化坊,距离这里不远,也住的习惯。”
于希文微微颔首,不再多说,转而说道:
“东嵩书院管饭,一天三顿,味道甚好,到时候你尝尝,喜欢吃的话,每天吃了饭再回去。”
感受到他的善意,李为君抱拳感谢,随即问道:“于山长,东嵩书院的学费是多少?”
于希文摇了摇手,“你的话,不收学费。”
“毕竟你是特别招进来的院生。”
“东嵩书院对人才,都有优待,不仅是衣食住行,对其家里,也有补助,为的就是免去人才的后顾之忧。”
于希文比划了一个手势,笑着道:“一个月是一百五十文钱,你需要吗,需要的话,我给你批了。”
李为君感谢道:“多谢。”
于棠胭在旁边打趣道:“我还以为你看不上这些钱。”
李为君肃然道:“白拿的钱,不要的话,会遭报应的。”
于棠胭歪头看着他,“你是不是该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咳咳!”于希文轻咳了一声打断她,对着李为君道:“月底了,我让棠胭领了给你送去。”
“另外,我跟你说一下东嵩书院的情况。”
于希文肃穆道:“东嵩书院聘请了很多大儒来此授课,还有文科夫子,和武科夫子百十名。”
“东嵩书院,有四等九堂。”
“四等,是丁丙乙甲。”
于希文竖起四根手指,随即道:“丁等院生,第一年都是童生。”
“在东嵩书院就读到第二年,成为秀才,会升为丙等院生。”
“就读到第三年,成为举人,会升为乙等院生。”
“就读到第四年,成为贡生,会升为甲等院生。”
“成为甲等院生后,来年便会参加朝廷举办的殿试,通过殿试,会步入三甲,头三名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了。”
李为君好奇问道:“如果没成为秀才,举人,贡生,会怎样?”
于希文毫不犹豫道:“那就再读,一直读到考中为止。”
“只要品德无碍,就可以再读,不过再读时,学费会翻一倍。”
“如果再读之后,还未考中,学费会再翻一倍,如果有人十年没有考中,这样的人,就会被勒令退学。”
于希文沉声道:“十年都不中,再读也只是浪费钱财。”
李为君微微颔首,表示明白。
于希文接着道:
“东嵩书院每等有九堂,都分为上三堂,中三堂,下三堂。”
“上三堂的院生,家里族里,有出过县男及以上爵位者。”
“中三堂的院生,家里族里,都有当官的。”
“下三堂的院生,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家里背景最大的,顶天也就家里出过小吏。”
“像上三堂,中三堂的院生,每年科举,都不会让人失望。”
于希文很是耐心道:“主要是下三堂的院生,下三堂院生之中,有很多人再读多年,但再读的效果不佳。”
“如今的东嵩书院,鼓励下三堂院生,在读书之余,也多学学巧技。”
“你看到我东嵩书院的‘飞联’吧?”于希文说完,看到李为君点头,笑着道:“那就是下三堂院生做出来的。”
“下三堂的院生,有人观察星斗,有人学习水利,有人学数算,有人学做饭,在东嵩书院,我这个山长最看好的,就是下三堂。”
“......”
李为君扯了扯嘴角,我嘞个技工学校啊......
于希文问道:“你打算去上三堂还是中三堂?”
李为君想了想,“我是密巡司的,跟当官的儿子不对付,指不定哪天,他们的老子,就被我给抓了。”
“我还是去下三堂吧。”
于希文笑道:“这倒也是,下三堂除了院生没什么背景以外,没什么不好。”
“你要去的地方,是丁等下三堂,正巧,棠胭也在那里。”
李为君闻言,转头惊讶的看向她。
于棠胭起身道:“我在丁等下三堂的广学堂,爹,我先带他过去。”
于希文笑道:“去吧。”
李为君也当即起身,跟着于棠胭离开敬文亭。
半路上,于棠胭背着双手,身形高挑笔直,望着比她高一头的李为君,笑盈盈道:“以后你就是广学堂的人啦,咱们广学堂,共有三十人。”
“我呢,是广学堂堂主。”
班长是吧......李为君心里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