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五天时间,李为君早上在胤京报社打卡,晚上则回到密巡司休息。
这天早上,李为君坐着庞硕的顺风车,来到胤京报社。
林永亭此时也刚刚从马车上下来。
李为君打招呼道:“林公公早啊。”
林永亭笑吟吟点头道:“早。”
这时,侯缜骑着马朝这边而来。
“侯大人早啊。”
看到李为君打招呼,侯缜笑着颔首呼应,旋即翻身下马,将马匹交给太监之后,和他们一起走入报社之中。
坐下之后,林永亭看着他们,说道:“昨天晚上,赵乾、孙力、周务派人回来,消息已经传出去了,各地粮商,闻风而动,带着粮车,朝京城而来。”
“三天之后,第一批粮就会到京城。”
“那太好了。”庞硕欣喜道:“咱们可算是熬到头了。”
林永亭感慨道:“是啊。”
所有事情都准备就绪,就等各地来京城,狠狠宰他们一刀。
李为君心中也很是满意,事态按照他想的那样发展着,忽然想到什么,问道:“万年县那边,还没乱起来?”
庞硕也感到奇怪,“是啊,这几天都没听说万年县出事,这都五天时间,郑夏手中还有粮啊?”
林永亭沉吟道:“杂家也奇怪,按理来说,这几天下来,他手里没粮了才对。”
“可是,郑夏手中的粮,像是还没卖完。”
李为君若有所思道:“他是不是搞到粮了?”
“杂家也是这样想。”林永亭肃然道:“有可能,郑家是望族,良田无数,产出的粮,不知凡几。”
“如果郑家在背后帮他的话,那咱们也没辙。”
“但杂家觉得,郑家不会帮他。”
李为君好奇道:“为啥?”
林永亭缓缓说道:“京城现在的粮价,居高不下,虽说两县每天都在出售五钱粮,但数量有限,完全满足不了京城百姓每日所需。”
“大多数百姓,都会去买高价粮。”
“据杂家所知,两市之中,有不少人打着郑家的旗号,售卖高价粮。”
“卖低价粮,对朝廷有好处,但有损郑家利益,郑家不可能放任郑夏做这事。”
李为君听出他的弦外之音,“林公公的意思是,郑夏是自己弄到的粮?”
“不错。”林永亭颔首道:“很有可能,是有人在帮他。”
说完,他又摇了摇头,“算了,这事不去讨论了,追根究底,对咱们有好处。”
二把手、三把手、李为君一起点了点头。
倒也是,不管谁在卖粮,只要卖的价格低,对他们来说,就是好事。
林永亭这时安排道:“吃完午饭以后,老庞,为君,你们准备一下,等第一批粮一到,你们立即接管。”
二人应声道:“是!”
三天之后,第一批粮,如约而至。
李为君和三领导身穿便服,站在京城城门之外。
看着官道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粮车车队,二人同时露出笑容。
可算来了!
李为君和庞硕一起,望着朝这边而来的三名粮商,等对方到了跟前,李为君问道:“你们都是外地来的粮商?”
三名粮商同时应声道:“是啊。”
李为君又问道:“你们有地方放粮吗?”
“京城现在缺粮,你们现在把粮运到京城,也算是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朝廷特批,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放粮的地方,每个月,十两银子,你们租不租?”
十两银子,也就是一万枚铜板。
三名粮商闻言,纷纷露出欣喜神色。
还有这种好事?
“我们租!”
在京城租个仓库,一个月也得五十两。
这个价格,太香了!
李为君和庞硕目光深深的看着兴奋不已的粮商们。
庞硕指着李为君道:“跟他去吧。”
“为君,你带他们去长安门仓。”
李为君点了点头,旋即转头对着三名粮商说道:“跟我来。”
带着三人,来到长安门仓,李为君看到身穿官服的梁璋,走过去道:“大伯,准备的怎么样?”
梁璋连连点头,“听你们的,都弄好了。”
李为君指了指身后的三名粮商,“你把他们安排一下。”
“成,交给我就行,你忙你的去吧!”
李为君拱了拱手,便转身而去。
三名粮商看着身穿红袍的梁璋,竟然对着一个身穿便服的少年态度如此好,得知梁璋名字和他的身份,其中一人好奇问道:“梁大人,刚才那个少年是谁?”
“他啊,是我侄子。”梁璋笑了笑,随即又补充道:“在密巡司任职。”
密巡司......三名粮商彼此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吃惊。
来的路上,他们便派人入城打听京城近况,知道了不少与密巡司有关的事。
想不到,那少年这么年轻,就已经在密巡司做事。
转眼间,十天过去,来京城的粮商,如流水汇集到了湖泊一般,官道上的车队,更是络绎不绝。
李为君则跟庞硕,带着郑旺和一众太监们,在长安县衙、万年县衙差役的协助下,将粮商们和他们手中的粮食,安排到了四个粮仓之中。
京城之中,因为万年县衙的规定,粮价不得高于五钱。
外地来的粮商,求财而来,见状便没有一人去万年县,全都集中在长安县售粮。
一些粮商,开始还很担心,这么多粮商齐聚京城,他们的粮卖不出去。
很快,他们便发现多心了。
长安县衙,每天都会收粮,而且价格在一斗二百文钱。
要知道,他们手中的粮,加上运来的开销,成本为一斤七文钱,一斗84文钱。
只卖给长安县衙,一斗粮便能赚到116文钱。
粮商们欣喜若狂,真是发财了!
但很快,他们发觉,把粮卖给长安县衙,太亏了!
京城的粮价,目前在280文钱一斗。
如果在京城卖出一斗粮,将赚196文钱。
比直接卖给长安县衙更赚!
多出了80文钱利润!
而且,长安县衙收粮速度很慢,一天顶多收个一百石而已。
一时间,外地来的粮商,打消了直接把粮卖给长安县衙的心思,纷纷在京城内卖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