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章 活下来了

作者:山的那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众人注目下,凤阳郡主走到了奉天大殿中间,抱拳行礼道:“臣凤阳郡主李仙蕙,拜见陛下。”


    胤帝笑吟吟点了点头,旋即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见他们一副惊骇之色,说道:“朕调凤阳郡主入京,为的是听她说说凤阳郡那边的情况。”


    说完,他看向凤阳郡主,问道:“仙蕙,什么时候来的?”


    李仙蕙道:“来了有一会了。”


    “臣先去了一趟大理寺,旁听了一下李为君之案。”


    “李为君之案已结,请陛下过目。”


    她拿出众人的供词,放在了龙书案上。


    胤帝拿起供词,仔细看完,恍然道:“为了把这炼盐之法,亲自交到朕的手中......原来有此情由。”


    他抬头看向李仙蕙,“五司怎么定的罪?”


    李仙蕙淡淡道:“李为君是生是死,请陛下裁决。”


    胤帝微微颔首,瞅了一眼内阁首辅严锡元,“严阁老,还有内阁,怎么看?”


    年过七十的内阁首辅,被称作“严阁老”的严锡元闭着眼睛,站在文官队列之首,好似没听见一般,一动不动。


    站在他身后的一名中年阁臣,身穿紫袍,步走了出来,握着笏板行了一礼,面容肃然说道:“陛下,臣严世望,想先问一下三司的人。”


    胤帝微微颔首,“准奏。”


    严世望扫视了一眼孙旭尧、黄明举、韦万石,质问道:“孙大人,黄大人,韦大人,你们会审李为君一案时,定李为君的是什么罪?”


    孙旭尧上前两步,回答道:“李为君詈骂君父,当诛九族,经查李为君尚有亲戚在世,为他的大伯梁璋一家。”


    “我等以为李为君所犯之罪,功过不能相抵,但可从轻处置,因此判其绞刑,留全尸,免其大伯一家一死。”


    严世望冷声道:“为何又改判了?”


    孙旭尧看了一眼李仙蕙,说道:“凤阳郡主,在大理寺公堂上,拔剑杀人,我等担心若不照做,恐被凤阳郡主所杀,故而不得不听。”


    话音甫落,满朝文武齐齐哗然。


    林永亭这时开口道:“陛下,凤阳郡主所杀之人,乃诬告李为君盗窃其家炼盐之法的梁家村村民梁实,如此明显的栽赃陷害,凤阳郡主看不过去,这才拔剑将其斩杀。”


    “梁实诬告忠烈之后,已是死罪,就算凤阳郡主不杀此人,此人也当按照国法杀之。”


    严世望瞅了他一眼,随即望向龙椅方向,拱手道:“陛下,三法司的判决,臣以为合情合理,望陛下明鉴。”


    紧跟着,文官队列中走出十来个大臣,纷纷附和道:“臣等也以为功过不可相抵,臣等请陛下降旨,判处李为君绞刑!”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胤帝挥了挥手,让众人肃静,然后望着李仙蕙,问道:“仙蕙,你怎么看?”


    李仙蕙淡淡道:“李为君受了这么多年委屈,凤阳郡主府,定要为他讨回公道。”


    严世望沉声道:“郡主,现在说的是,该给李为君定什么罪!”


    李仙蕙眼角余光冰冷的乜了他一眼,随即转身对着殿外,喝道:“来人!”


    霎时,身穿铠甲,已经摘下佩刀,两手空空的一百名凤阳军副将,齐齐走到了大殿门口站定。


    李仙蕙淡淡道:“卸甲!”


    唰的一下,一百名副将无声且快速的将身上的铠甲卸下,将身上的内衬敞开,露出爬满上身的伤疤。


    李仙蕙抬起白皙手指,指着他们身上的伤,淡淡道:“他们身上的伤,都是随我娘平叛六王之乱时,留下的。”


    “他们的父兄,都战死在了平乱之中,他们都是忠烈之后。”


    “如今,他们都在凤阳大军之中,担任要职。”


    李仙蕙说完,语气一顿,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语气如冰锥般扎入满朝文武耳中,“当年先皇削藩,激起六王作乱,但诸位不要忘了,我大胤一共有十四位亲王!”


    “六王虽死,但尚有八王在世。”


    “先皇当年之所以暂罢削藩一事,就是不想逼反这八位亲王。”


    “我凤阳郡,之所以拥兵五十万,实为镇压他们。”


    “如今,八王又有了作乱之心。”


    凤阳郡主冷声道:“若是此时杀李为君,便会寒了我凤阳郡忠烈之后的心,他们将全部解甲归田。”


    “若是八王趁此机会作乱,凤阳郡将不得不按兵不动,他们打到京师,你们该当如何?”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脸色一变,这是明晃晃的威胁!


    严世望冷笑道:“郡主好大的口气,说得好像没了凤阳郡的五十万大军,大胤就要亡国了。”


    “还请郡主不要忘了,这里是朝堂,不是凤阳!”


    “你当着圣人的面,说这种话,是何居心!”


    胤帝先瞅了一眼被满朝文武称作小阁老的“严世望”,随即看向李仙蕙,缓缓道:“仙蕙,莫要说气话。”


    说完,他从龙椅上站起身。


    文武百官立即明白,胤帝要盖棺定论,纷纷看向了他。


    胤帝淡淡道:“李为君犯了国法,法不容情,当是死罪,但是,法理又不外乎人情,何况他有此情由。”


    “不惩治他,不能震慑怀有异心之人,若引起人人效仿,皇家威严何在。”


    “然则,李为君一家,确实有功于社稷,李为君献炼盐之法,有功于朝廷。”


    胤帝声音平静道:“传旨,作为李为君献炼盐之法的奖赏,免李为君一死,作为他詈骂君父的惩罚,罚没其家田与抚恤。”


    这也算惩罚吗......文武百官心里想着,只要李为君跟着凤阳郡主回到凤阳,凤阳郡主肯定会加倍补偿。


    站在武官队列首位的镇国公萧老将军率先站出来,朗声道:“陛下,您圣明!”


    朝臣纷纷附和道:“陛下圣明!”


    严世望、跟站出来的文官们见尘埃落定,也只得附和道:“陛下圣明!”


    胤帝露出笑容。


    就在此时,他眼尖发现,站在文官队列首位的严锡元,忽然走了出来,眉头不由皱起。


    严锡元在文武百官注视下,对着胤帝恭敬行礼,声音苍老说道:“陛下,李为君一家,毕竟是为国捐躯,李为君犯法,是他犯法,他家人何其无辜,不该剥夺他家人立下的功劳,刚才孙旭尧孙大人说,李为君还有一位大伯,臣以为应当将李为君一家所立下的功劳,转加给他的这个大伯。”


    “臣听说,有人打着李为君的名义,从长安县衙的捉钱令史手里,借走五十两银的公廨本钱,这钱,已被此人和捉钱令史分了。”


    “长安令察人不明,应当立即免官。”


    “长安令之职,可由李为君大伯梁璋担任。”


    严锡元眸光平静的直视着胤帝,说道:“如此一来,朝廷既惩处了无能官吏,又抚慰了忠烈之后的心,一举两得。”


    胤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这是见杀不死李为君,想扳回一局,故而改对李为君的亲人动手,思索片刻,嗯了一声,“准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