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大殿内,文武百官闻言,一片哗然。
詈骂君父?!
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胤帝眉头一皱,“李为君?”
“既是‘为君’,何故又要‘詈君’?”
“权爱卿可知缘由?”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权千纪摇了摇头,“臣不知。”
胤帝哦了一声,又问道:“朕在安上门外,置设登闻鼓,这个李为君,何故要在登闻鼓跟前,詈骂君父?”
“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权千纪再次摇头,“臣不知。”
胤帝眼角余光瞥向站在文官队列之首的紫袍中老年人,神色平静道:“严阁老,你来说说。”
被称作“严阁老”的紫袍中老年人手持笏板,走出队列,对着龙椅上的胤帝躬身行礼,随即缓缓说道:“老臣觉得,不管这个李为君,有什么难言之隐,也改变不了他詈骂君父的事实,我大胤皇朝以孝德治天下,这个李为君,詈骂君父,无孝无德,按照我大胤律法,当诛其九族,以儆效尤。”
话音甫落,文武百官当中,一下子走出很多朝臣,“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胤帝目光扫视了一眼站出来的几十名朝臣,皱眉道:“朕还不知晓这李为君是个什么人,又是因何骂朕,什么都没搞清楚,怎能杀他?”
“都退下!”
众朝臣只得退回到了队列之中。
严阁老没有回去,仍旧站在大殿中间,低头看着笏板,等待着胤帝的话。
胤帝却在这时望向吕青松,问道:“李为君囚在这处?”
吕青松回答道:“此人囚在大理寺狱。”
胤帝又问道:“可曾查出他的身份?”
“奴婢已经查出来了,这个李为君,今年十六,住在京城外十里处的梁家村。”
文武百官闻言,纷纷心头一凛。
吕青松既然知晓此事,肯定已经跟陛下说了,陛下这是已经知晓李为君的底细,在跟吕青松唱双簧啊。
他们不由看向了严阁老,又看了看其他阁臣,发现内阁的人,竟然都神色平静,一点也不意外。
众人心里都有了判断,内阁的人,也早就知道李为君的身份了......而此时,大殿之内,胤帝的声音继续响彻着:“李为君既住在梁家村,又为何姓李?”
吕青松回道:“因为他的祖父母,爹娘,四个哥哥,追随凤阳公主,立下卓著功勋,故而被凤阳公主赐姓。”
胤帝拧起眉头,“想不到,区区竟牵扯到了朕的皇姐。”
“李为君的亲人何在?”
吕青松道:“陛下,李为君的祖父母,爹娘,四个哥哥,都已经为国捐躯。”
胤帝神色一变,“竟是忠烈之后......”
文武百官纷纷低下头,好差的演技......胤帝看着文武百官,接着道:“朕不相信,忠烈之后,能干出詈骂君父的事,此间必是另有情由!”
严阁老这时拱手道:“陛下所言甚是。”
“老臣以为,应该立即派遣三法司的人,去查个清楚。”
三法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胤帝眯起眼眸,看向了他,“严阁老觉得派谁去查的好?”
严阁老神色凝重道:“此事关系重大,老臣以为,应该派大理寺卿孙旭尧,刑部尚书黄明举,御史大夫韦万石。”
大理寺卿,是大理寺的一把手,刑部尚书,是刑部的一把手,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一把手。
胤帝嗯了一声,“准奏。”
“另外,司礼监派出一个人,兵部,再派出一人,一起查个清楚。”
胤帝看向吕青松,“司礼监那边,青松你选个人去。”
他又望向站在武官队列之首的镇国公萧武,缓缓道:“兵部那边,萧爱卿选个人去。”
吕青松道:“奴婢遵旨。”
萧老将军走出来抱拳道:“臣遵旨!”
胤帝再次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淡淡道:“你们现在都去审,朕和众爱卿,在这里等消息。”
三个中老年人,分别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一起站了出来,躬身领旨道:“臣等遵旨。”
刑部尚书看向吕青松,问道:“吕公公,不知司礼监那边,派谁与我们前去?”
吕青松对着站在店门口处的青袍年轻太监道:“林永亭,你去吧。”
年轻太监应声道:“是。”
萧老将军则开口道:“兵部职方司职方郎中,侯缜!”
“在!”
一个身穿绯红官袍的国字脸男人,应声从武官队列中站了出来。
萧老将军指着刑部尚书三人,“你跟着他去。”
侯缜抱拳道:“是!”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先对着胤帝行了一礼,随即离开奉天大殿。
年轻太监林永亭,与兵部职方郎中侯缜,也对胤帝行了一礼,旋即紧随刑部尚书三人身后,前往大理寺狱。
——————大理寺狱。
天刚蒙蒙亮时,李为君便已经睡醒,吃完外面的人送来的米粥馒头,便坐在太师椅上面,紧张等待着传讯。
他神色有些疲惫,性命攸关的事,他紧张的一晚上没睡好。
能不能活命,就看今天了。
不知过了多久,李为君听到外面过道上传来脚步声,转头望去。
只见两个身材高大的中年太监,走到了牢房外面。
其中一人打开了牢门,另外一人则拎着镣铐,走入牢房,给李为君的手腕和脚脖子上,带上镣铐。
两名中年太监带着李为君走出牢房,其中一人肃然说道:“李为君,圣人有旨,今日由我司礼监的人,和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御史大夫,兵部职方郎中,于大理寺公堂上审你。”
李为君点了点头,跟在他们身后,走出狱门。
很快,他便来到了大理寺公堂。
此时此刻,大理寺公堂内,最上方的书案后面,坐着三个身穿紫袍的中老年人。
书案下方的左右两边,左边坐着一个年轻太监,右边坐着一位身穿绯红官袍的中年男人。
除此以外,公堂两侧,站着十名大理寺差役。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视着李为君。
李为君浑身肌肉紧绷起来,虽然紧张,但还是抬起头,与他们对视。
看的众人惊异不已。
这时,年轻太监缓缓站起身,抬起右手,指着堂上五司众人,对着李为君介绍道:“杂家司礼监随堂,林永亭,奉旨与大理寺卿孙旭尧孙大人,刑部尚书黄明举黄大人,御史大夫韦万石韦大人,兵部职方郎中侯缜侯大人,组成五司,于此审你。”
“李为君,你要据实回答。”
李为君一一记下林永亭说的名字,然后点了点头。
林永亭望向坐在书案后方椅子上的三人,说道:“这里是大理寺,就由孙大人主持会审吧。”
说完,他缓缓落座。
坐在最上方中间位置的大理寺卿孙旭尧先瞅了一眼林永亭,旋即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略显苍老的脸庞上威严十足,盯着李为君道:“堂下之人可是李为君?”
李为君手握镣铐铁链,点头道:“我是李为君。”
孙旭尧板着脸道:“你昨日为何要在京城安上门外,詈骂君父?”
李为君果断道:“我有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
孙旭尧冷哼了一声,“现在编造谎言,为自己脱罪,你不觉得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