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哥廷根。
这座孕育了高斯、黎曼等数学巨匠的古老学府,今夜再次成为全球数学界瞩目的中心。庄严肃穆的哥廷根大学大礼堂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当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缓缓念出那个名字时,全场先是一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
"本届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奖,授予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叶濯缨教授,以表彰他在应用数学领域,特别是在将前沿数学工具革命性地应用于流体力学(NS方程)及量子物理等领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追光灯瞬间锁定在前排那个年轻得过分的身影上。
叶濯缨缓缓起身。他今天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蓝色西装,依旧是那副清冷沉静的模样,只是眉宇间褪去了些许十六岁时的青涩,多了几分属于学者的沉稳。
就在他起身的刹那,观众席中的汤睿不自觉地微微前倾了身子。当叶濯缨迈步走向舞台时,汤睿的指尖轻轻抵着下颌,目光始终追随着那道清瘦的身影,直到他在舞台中央站定。
从白发苍苍的评委会主席手中接过那枚镌刻着高斯头像、象征应用数学最高荣誉的金质奖章时,叶濯缨的表情依旧平静,只是微微颔首致意。
台下,汤睿的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当叶濯缨开始发表获奖感言时,汤睿的目光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骄傲,却又在叶濯缨偶尔停顿的间隙,敏锐地捕捉到他眉宇间一闪而过的疲惫。
"......数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乃至重塑这个世界最基础的语言。能学习这种语言,并尝试用她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我的幸运。"
叶濯缨的发言简洁、深刻,超越了个体成就的炫耀,直指数学与应用的本质关系。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汤睿率先轻轻鼓掌,眼中的笑意温暖而专注。
冗长的官方庆典和酒会开始后,叶濯缨礼貌地应对着络绎不绝上前祝贺的学者。汤睿适时地出现在他身侧,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奖章盒,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叶濯缨微微侧首,轻轻点头,紧绷的肩膀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些许。
当一位资深学者正热情地要与叶濯缨继续探讨时,汤睿适时地上前一步,得体地微笑道:"教授,请允许我打断一下。濯缨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视频会议。"他的手臂在叶濯缨身后虚扶,形成一个保护的姿态,巧妙地将他带离了人群。
回到酒店套房,叶濯缨解开领带,将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沙发扶手上。汤睿将奖章放在茶几上,转身为他倒了杯温水。
"累了吧?"汤睿的声音比平时更加柔和。
叶濯缨接过水杯,轻轻"嗯"了一声。窗外的星光落在他略显疲惫的侧脸上。
汤睿走到他身边,指尖轻轻拂过他微皱的眉心:"今天表现得很好。我在台下看着你,想起你第一次在清华做报告时的样子。"
叶濯缨抬眼看他,目光在汤睿脸上停留片刻,忽然问道:"你一直在台下?"
"当然。"汤睿微笑,"从你走上台领奖,到发表感言,每一个瞬间都没有错过。"
叶濯缨垂下眼帘,轻轻转动着手中的水杯。这个细微的动作,汤睿知道,是他表达满足的方式。
高斯奖章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对汤睿而言,远不及眼前这个刚刚征服了数学界又一高峰的少年来得珍贵。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汤睿轻声问。
叶濯缨望向窗外哥廷根的夜空,声音很轻却清晰:
"拉马努金奖的评审快有结果了。还有......关于生命系统的数学结构,我有了新的思路。"
汤睿了然地看着他。荣誉从来不是这个少年的终点,只是他探索之路上偶然拾起的贝壳。而他要奔赴的,永远是下一个更辽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