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锚点

作者:林语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在黑米手机搭载“灵犀”算法创下销量纪录、深度求索估值飙升、赵文嘉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财经版面的几个月后。


    地点在汤睿公司总部的顶层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天际线,象征着汤睿一手建立的商业王国。但此刻,办公室内的气氛却有些微妙。


    叶濯缨十五岁了,身形抽高了些,褪去了部分稚气,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静愈发明显。他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面前放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代码界面。他是应汤睿的邀请,来帮忙看一下公司某个推荐算法模块遇到的瓶颈。


    汤睿亲自给他倒了杯果汁,放在他手边,然后在他侧面的沙发坐下。他没有立刻讨论技术问题,而是看着叶濯缨专注的侧脸,沉吟了片刻。


    “小缨,”汤睿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些,“赵文嘉那边……势头很猛。”


    叶濯缨的目光没有从代码上移开,只是指尖在触摸板上滑动着,随口应道:“嗯。市场反馈符合预期。”


    他的平静让汤睿有些无从开口。汤睿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握放在膝上,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感慨:“你知道现在外面怎么评价他吗?‘最具眼光的创业者’,‘下一个商业传奇’。而他所有的起点,都是你两年前给他的那个算法。”


    叶濯缨终于停下了滑动的手指,抬起眼看向汤睿。他的眼神很清澈,带着一丝询问,似乎在问:所以呢?


    汤睿被他这眼神看得有些无奈,笑了笑,带着点自嘲:“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是我先遇到了你,或者我更有魄力一点……”他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他看着眼前这个少年,仿佛看着一个行走的、点石成金的预言。那份他曾经亲眼见证、却未能紧紧抓住的机遇,如今在别人手中绽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让他心头萦绕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不是嫉妒,更像是一种深切的遗憾和对叶濯缨精准眼光的叹服。


    叶濯缨安静地听他说完,脸上没有任何被奉承的愉悦,也没有对假设历史的兴趣。他重新将目光投向代码,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陈述一个物理定律:


    “算法是工具。赵文嘉证明了工具的价值。这很好。”


    他顿了顿,似乎在思考如何更准确地表达,然后补充道,目光依旧停留在屏幕上:


    “你的赛道不同,核心瓶颈不在图像处理。优化好当前的用户粘性模型,比追逐一个已经验证过的风口,效率更高。”


    汤睿愣住了。


    他预想过叶濯缨的各种反应,或许是少年人的得意,或许是超然的漠不关心,却没想到,叶濯缨根本就没在意赵文嘉的成功本身,而是直接跳出了那个“如果”的假设,精准地切回到了他汤睿自身的问题上,并给出了一个基于逻辑和效率的、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建议。


    ——不要看别人得到了什么,关注你自己需要什么。


    这一刻,汤睿心中那点因对比而产生的微妙波澜,瞬间被抚平了。他看着叶濯缨专注于代码的侧影,忽然觉得自己刚才那点感慨和遗憾,在对方绝对理性的思维面前,显得如此……冗余和情绪化。


    叶濯缨就像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锚点,无论外界商业世界如何波涛汹涌,估值如何起伏,他始终稳定在自己的逻辑体系和价值判断里,不为所动,也从不回头。


    汤睿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脸上露出了一个释然又带着点无奈的笑容。他不再纠结于过去,也不再仰望他人的奇迹。


    “你说得对。”汤睿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他站起身,走到叶濯缨身边,俯身看向屏幕,“那么,叶教授,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个瓶颈,具体该怎么优化?”


    他将注意力完全拉回了当下,拉回了这个少年所能带给他的、最直接也最珍贵的价值上。


    叶濯缨移动光标,指向一行代码,开始用他特有的、简洁清晰的语言解释问题所在和可能的优化路径。


    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少年平稳的讲解声。窗外的繁华与喧嚣,以及另一个因他而起的商业传奇,仿佛都被隔绝在了这专注的空间之外。


    汤睿知道,他或许错过了成为“赵文嘉”的机会,但他此刻正站在风的源头。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让风从指缝间溜走。他要做的,是打造足够坚固的船帆,等待下一阵风的到来,或者……学会如何自己造风。而眼前这个少年,就是他通往那个未来最关键的钥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