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木影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老旧窗帘的缝隙,在邱以柠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睁开眼,第一个感觉是眼皮的沉重和酸胀,那是昨日泪水的余威。第二个感觉,是胸口那片挥之不去的空茫。


    她躺在床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那盏熟悉的莲花造型吸顶灯。小时候,她总爱盯着那盏灯看,想象着自己是一朵莲花。此刻,那白色的灯罩边缘已经微微泛黄,像是被岁月熏染的印记。


    梦里那片深海的冰冷与黑暗还未完全散去。她记得自己不断下坠,呼喊父母的声音被无尽的黑水吞噬。醒来时,枕头上已湿了一片,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手机屏幕亮起,显示着早晨七点三十二分。这个时间,母亲通常已经买完菜回来,在厨房里准备早餐,父亲则会坐在沙发上,泡着他的茉莉花,看着手机新闻。而现在,房子里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她起身,赤脚踩在冰凉的木地板上,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秋日的阳光有些刺眼,楼下有几个老人在晨练,隔壁传来煎蛋的香味——那是别人家的生活,正常运转的生活。


    洗漱时,她在镜子里看见一个陌生的自己:脸色苍白,眼下挂着浓重的黑影,嘴唇干裂。这三年,为了还债,她早已习惯了疲惫的面容,但此刻的憔悴却透着另一种绝望——一种失去了所有支点的空洞。


    她今天决定联系芳姐,在这个多年未归的老家,除了父母,她几乎与所有人断了联系。芳姐是她唯一保持联系的人,她害怕,害怕父母发生意外,没有人联系她。


    芳姐比她大五岁,是隔壁单元李阿姨的女儿。小时候,住平房的时候,他们就是前后院的邻居,邱以柠就是她身后那个甩不掉的小尾巴。从爬树掏鸟窝到河边抓蝌蚪,从偷偷攒钱买零食到分享少女心事,芳姐的身影贯穿了她的整个童年和少女时代。后来芳姐在老家考了公务员,结了婚,买的房子是只隔了一条马路的对面小区的一个三楼。


    她记得有一次,母亲在医院值夜班,父亲出差,她放学后无处可去,坐在小区花坛边发呆。芳姐放学便顺路捡回她这个暂时不想回家的小猫。


    李阿姨曾经邱以柠念过的小学老师,虽然没教过她,但她一直有点怕她。但其实李阿姨人很好,一直也很喜欢她,虽然板着脸说“又带个蹭饭的回来”,却还是默默多炒了两个菜。那天晚上,她们挤在芳姐的小床上,聊到深夜,直到李阿姨敲墙警告才不情愿地睡去。


    那些温暖的记忆,与此刻心头的冰冷形成鲜明对比。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芳姐的电话。


    “喂?”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芳姐,是我,以柠。”她的声音有些沙哑。


    “柠柠!”芳姐的声音立刻充满了关切,“你还好吗?吃饭了吗”


    “我还好。”这句谎言脱口而出,“你...今天有空吗?我想见见你。”


    “有空,当然有空!在哪儿见?”


    “就...就老地方那家火锅店吧,我记得你喜欢吃火锅。”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好,十一点见?”


    “好。”


    挂断电话后,邱以柠在空荡的房子里慢慢踱步。她走过父母的卧室,床铺整齐得像是从未有人睡过;走过客厅,沙发的扶手上还摊开着爸爸记录的生活小妙招;走过厨房,母亲的围裙还挂在门后。每一个角落都在无声地提醒她:你不该独自一人在这里。


    十点半,她提前出门,步行前往那家她们年少时常去的火锅店。街道变了样,新开了许多店铺,但那家火锅店的招牌依然醒目地立在街角,只是门面翻新过,看起来比记忆中更亮堂些。


    她选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坐下,点了一个鸳鸯锅底——芳姐爱吃辣,而她的胃早已在多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中变得脆弱。


    十一点整,芳姐准时推门而入。一见到邱以柠,她的脚步顿了顿,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心疼。


    “柠柠。”芳姐在她对面坐下,目光在她红肿的眼睛和瘦削的脸庞上停留许久,最终只是轻声问:“等很久了吗?”


    邱以柠摇摇头,把菜单推过去,“没有,我也刚到,点菜,看看你喜欢吃什么,我先点了一个鸳鸯锅底,别的还没点。”


    “好,都行都行。”芳姐接过菜单,却没有翻开,只是看着她。


    短暂的沉默后,邱以柠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许久的决定:“芳姐,我想把房子卖了。”


    “啊!为什么?”芳姐显然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惊住了,“房子现在也不值钱,留着也许以后还能回来住住。”


    “不想了,太空,空得慌。”邱以柠低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也太静了,静的就像深海。”


    芳姐凝视着她,似乎想从她眼中读出更多未说出口的话。最终,她轻轻点头:“行,那我帮你问问。”


    “我也不知道老家这边卖房什么情况,你帮我问问,低于市场价也行。”邱以柠从包里掏出一串钥匙,取下其中一把递给芳姐,“我给你留一把钥匙吧!有人想看,你做主就行。”


    “好。”芳姐接过钥匙,握在手心,那金属似乎还带着邱以柠掌心的温度。


    锅底和菜品陆续上桌,红白两色的汤底开始翻滚,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彼此的脸。芳姐体贴地没有提及她父母的离世,只是絮絮叨叨地说着这些年来老街坊的变迁: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老人搬去了子女所在的城市,谁家又新添了孙子...


    邱以柠安静地听着,偶尔点头,却几乎没动筷子。她只是不停地往芳姐碗里夹菜。芳姐看在眼里,也不点破,只是默默承受着这份笨拙的关心。


    饭后,两人沿着熟悉的街道慢慢走着。秋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们的小区只隔着一条马路,这条路,她们曾一起走过无数个上学放学的日子。


    “柠柠,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芳姐轻声问。


    “先回去上班吧!耽误太长时间,不太好。”邱以柠望着前方,目光没有焦点。


    “回去上班挺好,有个事忙。”芳姐说。


    邱以柠明白芳姐未尽之言——有个事忙,也许会快一些忘记悲伤。但芳姐不知道,有些悲伤是永远无法忘记的。爷爷去世十一年后,她才能在提起他或想起他时不再流泪。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那晚,她大哭了一场,害怕爷爷觉得她忘记了他,不再来她的梦里。


    而这一次,她是真的成了孤身一人。世上再也没有血脉相连的亲人,再也没有那个无论发生什么都会无条件接纳她的地方。亲人的离世,就像穿着一件湿透的衣服前行。冰冷,硬邦邦地压在肩上,冷得发颤却又脱不下来。想哭,却发现曾经安慰自己的温暖怀抱和话语都不在了,连在午夜梦回中寻找都成了奢望。


    “芳姐,你还记得我们高中时经常聊的梦想吗?”邱以柠突然问。


    “记得啊,你说你想环游世界,去看所有没看过的风景。”芳姐笑了,“那时候你可真敢想,拿着一本破旧的地图册,就能规划出好几条环球路线。”


    邱以柠的嘴角牵起一丝苦涩的弧度。那些青春的梦想,在生活的重压下早已被遗忘在角落。这三年,她也曾无数次幻想,等债务还清了,就带着父母去新疆看看——那里的气候据说对老寒腿特别好,父母一到冬天就腿不舒服。还想带他们去云南、广西,他们总觉得那里四季如春,物价不高,适合养老。如果他们喜欢,就在那里租个房子,住上一年半载...


    如今,所有的风景都失去了意义。她不想再去看任何景色,那么,就只剩下去看看牵挂的朋友,去见他们一面,当面说声谢谢,也再看一眼这些曾温暖过她生命的人。来一场无声的告别。


    “我可能会去旅行一段时间。”邱以柠轻声说。


    芳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柠柠,无论你去哪里,记得这里永远有人牵挂你。我妈昨天还念叨,说让你有空来家里吃饭,她做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邱以柠的鼻子一酸,强忍住眼眶中涌起的湿热。她点点头,却说不出一句话。


    走到小区门口,她们停下脚步。马路对面,就是芳姐的家。


    “要不要来我家坐坐?我妈今天应该包了饺子。”芳姐邀请道。


    邱以柠摇摇头:“下次吧,我...我想回去收拾一下。”


    这个借口很蹩脚,但芳姐没有戳穿。她只是上前一步,紧紧拥抱了邱以柠。这个拥抱温暖而有力,像是要把所有未说出口的安慰和力量都传递给她。


    “随时给我打电话,无论你在哪里。”芳姐在她耳边轻声说。


    邱以柠点头,转身走向那栋如今只属于她一人的楼房。她没有回头,但她知道,芳姐一定还站在原地目送她。


    回到空无一人的家中,她站在客厅中央,环顾四周。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这里曾经充满欢声笑语,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玩笑,有一家三口围坐吃饭的温馨。而现在,只剩下回忆和寂静。


    她回来的匆忙,没带什么东西,走到书桌前,邱以柠拉开抽屉,取出那本旧相册,这是她唯一想带走的。翻开第一页,是她三岁的照片,穿着天蓝色的衣服,胖乎乎的她满头的自来卷,像一个洋娃娃,妈妈最喜欢这张,一直放在相册的第一页。她一页页翻过去,小学毕业、初中旅游、高中入学...每一张照片都在讲述一个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翻到最后一页,是她大学毕业时的全家福。父母特意赶到西安去看她,说要看看她念过的学校,当时她找了同学帮她拍的这张照片,父母站在她两侧,眼中满是骄傲和喜悦。那时的他们,头发还未花白,腰背还挺直,仿佛永远不会老去。


    她轻轻抚摸着照片上父母的笑脸,泪水再次无声滑落。


    “对不起,”她低声说,“对不起,我回来得太晚了。”


    为什么?她为什么觉得和父母的相处的时间还有很多,为什么她要错过三年的时间……


    窗外,秋日晴朗,天空湛蓝如洗。而在这个寂静的房间里,时间仿佛停滞了,只剩下一个女儿对她再也无法相见的父母,无声的忏悔和告别。


    她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个回答“有人问假如你送走了父母最后一程,世上再无至亲之人,你也没结婚,你会干嘛?一段这样的回复:从这一刻生活真正是活给自己看的了,把所有能卖的都卖掉,去看一眼牵挂的那个人,然后悄悄带上所有的钱,走一遍自己曾经走过的所有地方,去看一遍曾经看过的所有风景,或者去看一下自己曾经想去的地方,最后再回到自己成长的地方。喝点东西,慢慢走向有父母的地方,他们会接我的。


    她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旅程,不是为了寻找新的开始,而是为了好好地告别——对曾温暖过她生命的朋友,对过往,对那个曾经拥有全世界的自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