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2章 基层锻炼显成效,张兰儿子逐渐独当一面

作者:青城之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九八三年的暮春,东风送暖,万物复苏。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褪去了冬日的萧瑟,田垄间的麦苗青得逼眼,油菜花铺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蜂蝶齐舞,馨香漫溢;“自然臻味”食品坊的种植基地里,温室大棚鳞次栉比,棚内藤蔓攀援,硕果累累,翠绿的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林晚秋穿着一件月白色的衬衫,搭配一条藏蓝色的西装裤,身姿挺拔,气质干练。她正站在种植基地的中心监控室里,面前的大屏幕被分割成十几个画面,实时呈现着各个大棚的作物生长情况。她手中拿着一个笔记本,时不时低头记录着什么,眉宇间带着专注与沉稳。这些年,食品坊的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基地已从最初的几十亩扩展到两百多亩,涵盖了草莓、圣女果、蓝莓等十几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当地响当当的龙头企业。


    “晚秋,这是刚整理好的一季度种植报表,你看看。”沈廷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一身浅灰色的中山装,愈发显得儒雅稳重。他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报表,走到林晚秋身边,目光落在屏幕上,“王师傅刚才说,这批蓝莓长势很好,甜度和果径都达到了出口标准,下周就可以采摘了。”


    林晚秋接过报表,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不错,各项指标都比去年同期有提升。尤其是大棚三号到八号,蓝莓的产量竟然比预期高出了15%,是谁负责管理这几个棚?”


    沈廷舟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笑着说道:“是小刚。自从三个月考核通过后,我就让他独立负责这六个蓝莓大棚了。这孩子确实下了功夫,不仅把王师傅教的技术学扎实了,还自己琢磨出了一套水肥管理方法,效果还真不错。”


    林晚秋心中一动,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她想起三个月前沈小刚刚来时的叛逆与浮躁,再看看如今报表上的亮眼数据,心中不禁感慨,果然是玉不琢不成器,年轻人只要肯踏实肯干,总能做出成绩来。


    “走,咱们去种植基地看看。”林晚秋合上报表,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正好去看看小刚的管理成果。”


    两人并肩走出监控室,沿着田埂向蓝莓大棚走去。田埂两旁的野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香气扑鼻,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为这春日的田园增添了几分诗意。远处,工人们正在田间忙碌着,有的在给草莓疏花,有的在给圣女果搭架,欢声笑语随着春风飘来,透着一股子热腾腾的干劲。


    来到蓝莓大棚前,林晚秋和沈廷舟刚推开棚门,一股清甜的果香便扑面而来。棚内,一排排蓝莓树整齐排列,翠绿的枝叶间挂满了一串串饱满的蓝莓,蓝紫色的果实像一颗颗珍贵的宝石,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沈小刚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戴着一顶草帽,正拿着一个小篮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蓝莓,动作娴熟而精准。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却依旧眼神专注,脸上带着踏实的笑容。


    “小刚。”沈廷舟开口喊道。


    沈小刚回过头,看到林晚秋和沈廷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放下手中的篮子,快步走了过来,语气恭敬:“婶子,叔,你们怎么来了?”


    林晚秋打量着沈小刚,心中满是欣慰。眼前的少年,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游手好闲、叛逆浮躁的模样了。他的眼神变得坚定而沉稳,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身上带着泥土的芬芳,整个人透着一股子踏实肯干的韧劲。


    “过来看看你的成果。”林晚秋笑着说道,目光落在挂满果实的蓝莓树上,“王师傅说你管理的这几个大棚,蓝莓长势非常好,产量和品质都远超预期。不错,干得很好。”


    听到林晚秋的夸奖,沈小刚的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挠了挠头,语气带着几分不好意思:“婶子,您过奖了。我也就是跟着王师傅好好学,再自己琢磨琢磨,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王技术员也从大棚深处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林总,沈总,小刚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不仅把这六个蓝莓大棚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主动帮其他工人解决技术难题。上次四号棚的蓝莓出现了叶片发黄的问题,我还没来得及去看,他就已经找出了原因,是土壤酸碱度失衡导致的,还自己调配了营养液,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林晚秋心中愈发赞许,她没想到沈小刚不仅能把自己负责的大棚管理好,还能主动钻研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份责任心和学习能力,确实难能可贵。


    “不错,有想法,有担当。”林晚秋语气郑重地说道,“小刚,你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六个大棚的管理工作了,表现非常出色。我和你叔商量了一下,想让你担任种植基地的副主管,协助王师傅管理整个种植基地的技术工作,你愿意吗?”


    沈小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化为浓浓的喜悦与激动。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能从一个基层工人晋升为种植基地的副主管。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激动,语气坚定地说道:“谢谢婶子,谢谢叔!我愿意!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你们的信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看着沈小刚激动的模样,林晚秋和沈廷舟相视一笑。沈廷舟拍了拍沈小刚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期许:“好好干,不要骄傲。种植基地是食品坊的根基,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都离不开种植环节的把控。以后你要多向王师傅学习,不仅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还要学会管理团队,带领工人们一起把种植基地打理得更好。”


    “我知道了,叔!”沈小刚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坚定的光芒。他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用实际行动回报林晚秋和沈廷舟的信任,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小刚更加努力地工作。他不仅要管理好自己负责的蓝莓大棚,还要协助王师傅处理整个种植基地的技术问题。每天天不亮,他就来到种植基地,仔细检查每个大棚的作物生长情况,记录下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数据;遇到工人不懂的技术问题,他总是耐心地讲解示范;晚上,他还会拿出王师傅推荐的农业技术书籍,认真学习到深夜。


    有一次,种植基地的草莓大棚突然出现了大面积的病虫害,叶片上布满了褐色的斑点,果实也开始腐烂。工人们都急得团团转,王师傅也一时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沈小刚看着生病的草莓苗,心中也十分着急。他想起自己在书中看到过类似的病虫害案例,便连夜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种植经验,终于找到了病因——是由于大棚内湿度太大,通风不良导致的真菌性病害。


    他立刻向王师傅和林晚秋汇报了自己的发现,并提出了一套详细的解决方案:首先加强大棚通风,降低湿度;然后用生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最后喷洒稀释后的波尔多液进行防治。林晚秋和王师傅对沈小刚的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认为切实可行,便让他负责实施。


    沈小刚不敢有丝毫懈怠,亲自带领工人们给大棚通风、消毒、喷洒农药。他每天都守在草莓大棚里,仔细观察草莓苗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防治方案。连续奋战了一个星期,草莓大棚的病虫害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草莓苗逐渐恢复了生机。


    看着重新焕发生机的草莓苗,工人们都对沈小刚竖起了大拇指,心中充满了敬佩。王师傅也对沈小刚赞不绝口:“小刚,你真是好样的!这次多亏了你,不然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你不仅技术扎实,还能临危不乱,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真是个可塑之才。”


    沈小刚脸上露出了谦虚的笑容:“王师傅,您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我也是跟着您和书本上学的,没有您的教导,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林晚秋得知草莓大棚的病虫害得到控制后,心中也十分欣慰。她特意在食品坊的例会上表扬了沈小刚,还给他颁发了一笔奖金。沈小刚拿着奖金,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份奖金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他的鼓励与期许。


    张兰看着儿子的转变和成就,心中更是乐开了花。以前她总担心儿子游手好闲,将来没有出息,如今看到儿子不仅踏实肯干,还当上了种植基地的副主管,成为了人人称赞的有为青年,她走到哪里都觉得脸上有光。她经常给沈小刚做些好吃的,让他带到食品坊,还不忘叮嘱他好好工作,不要辜负林晚秋和沈廷舟的信任。


    沈老太看着沈小刚的成长,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经常让李姐给沈小刚送些水果和点心,还会时不时地叮嘱他几句,让他好好干,为沈家争光。沈小刚每次都会恭敬地听着,心中满是感激。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林晚秋和沈廷舟的严格要求与悉心培养,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鼓励。


    这天晚上,沈小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张兰连忙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有红烧肉、炒青菜,还有一碗营养丰富的鸡汤。沈小刚坐在桌边,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着饭菜,心中满是踏实与温暖。


    “小刚,今天在食品坊累不累?”张兰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心中既心疼又欣慰。


    沈小刚抬起头,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不累,妈。今天我们解决了草莓大棚的病虫害问题,还得到了婶子的表扬,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那就好,那就好。”张兰笑着说道,“你现在是种植基地的副主管了,可得更加努力,好好表现,争取将来能有更大的发展。”


    沈小刚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妈,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您和婶子、叔的期望。将来我还要把种植技术学透,争取成为像王师傅那样的农业专家,为食品坊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张兰看着儿子眼中的光芒,心中满是骄傲。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终于长大了,成为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男子汉。


    与此同时,林晚秋和沈廷舟正在家中商量着食品坊的未来发展。客厅里,灯光柔和,沈念溪已经睡着了,小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沈老太坐在沙发上,手中拿着一副针线,正在给沈念溪缝补衣服,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晚秋,现在食品坊的规模越来越大,种植基地有王师傅和小刚盯着,产量和品质都有保障;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也越来越成熟,工人的操作也越来越熟练。”沈廷舟喝了一口茶,语气沉稳地说道,“但是,我觉得咱们食品坊的管理模式已经有些跟不上发展了。现在还是沿用以前的老办法,靠经验管理,缺乏一套规范的制度和流程,这样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林晚秋心中深以为然。她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随着食品坊的不断发展,员工越来越多,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仅仅依靠经验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了。她想起前世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你说得对,廷舟。”林晚秋语气坚定地说道,“我打算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比如,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晋升;建立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沈廷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说道:“这个想法好!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确实更科学、更规范,能让食品坊的运营更加高效、有序。但是,咱们这里没有人懂现代企业管理,该怎么实施呢?”


    林晚秋笑了笑,语气自信地说道:“我以前在书上看到过不少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也大概了解一些实施方法。而且,我可以托人从省城或者北京购买一些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咱们一起学习研究。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专家来食品坊指导,帮助咱们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


    沈老太抬起头,脸上带着支持的笑容:“晚秋,你和廷舟都是有想法、有本事的人。你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妈支持你们。只要能让食品坊越来越好,让咱们这个家越来越好,妈没意见。”


    林晚秋看着沈老太眼中的信任,心中满是温暖。她知道,有家人的支持,她和沈廷舟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把食品坊打理得更好。


    “好,那咱们就这么定了。”沈廷舟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明天我就托人去省城购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你负责整理一下思路,制定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等资料买回来,咱们再一起研究,逐步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


    林晚秋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食品坊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食品坊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她相信,只要她和沈廷舟同心同德,携手并进,就一定能成功。


    窗外,夜色渐浓,月光如水,洒在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与村庄上,宁静而祥和。“自然臻味”食品坊的灯光依旧明亮,照亮了这个宁静的村庄,也照亮了林晚秋和沈廷舟心中的希望。沈小刚的成长,让他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潜力;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引入,则为食品坊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喜欢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请大家收藏:()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