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1章 张兰儿子想进食品坊工作,晚秋要求先从基层做起

作者:青城之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九八二年的隆冬,朔风卷着碎雪,如无数细密的冰针,刮过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与街巷。田埂被白雪覆盖,只留下一道模糊的轮廓;村口的老槐树裹着一层薄冰,枝桠上挂着晶莹的冰棱,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自然臻味”食品坊的厂房内,却是暖意融融,锅炉里的蒸汽袅袅升腾,混着果蔬加工的清甜气息,工人们穿着厚实的工装,手脚麻利地忙碌着,机器的轰鸣在密闭的空间里回荡,透着一股子热腾腾的干劲。


    林晚秋穿着一件枣红色的羊毛衫,外面套着一件藏蓝色的工作外套,正站在种植基地的监控屏幕前,仔细查看温室大棚内的作物生长情况。屏幕上,翠绿的草莓藤蔓爬满支架,鲜红的果实饱满多汁;改良后的圣女果挂满枝头,红的似玛瑙,黄的如蜜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年,她将空间里的农业技术与本地土壤气候相结合,培育出的果蔬不仅产量高,口感更是远超普通品种,成为“自然臻味”食品坊的核心竞争力。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沈廷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暖意。他刚从省城回来,身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却依旧身姿挺拔,深灰色的大衣上沾了些许雪沫,更显沉稳坚毅。他走到林晚秋身边,目光落在屏幕上,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看来咱们的温室大棚效果不错,这批草莓再过半个月就能采摘了,正好赶上春节的订单高峰。”


    林晚秋转过身,伸手替他拂去肩头的雪沫,指尖触到他微凉的衣料,轻声说道:“是啊,这批草莓是供应给省城各大商场的春节礼盒,品质一定要把控好。对了,妈今天怎么样?早上的药按时吃了吗?”


    提起沈老太,沈廷舟眼中露出温和的神色:“放心吧,李姐刚才来电话了,妈早上的药已经吃了,精神头也不错,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呢。溪溪放了寒假,天天陪着她,妈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不少。”


    林晚秋点点头,心中满是踏实。自从沈老太搬来同住后,她特意将西厢房收拾得温暖舒适,换上了空间里的羽绒被和电热毯(对外只说是托人从南方买来的稀罕物),又让李姐按照营养师的食谱,每日搭配低盐低脂、富含钙质的饭菜。沈老太的身体日渐硬朗,话也多了起来,偶尔还会指点李姐做菜的火候,婆媳间的氛围愈发和睦。


    正说着,食品坊的大门被推开,一股寒风裹挟着雪沫涌了进来,张兰带着一个身材瘦高的少年走了进来。少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袖口磨得发亮,领口有些松垮,露出里面单薄的秋衣。他的头发有些凌乱,额前的碎发遮住了眉眼,脸颊被冻得通红,双手插在棉袄口袋里,眼神里带着几分局促,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叛逆。


    这便是张兰的儿子,沈小刚。


    张兰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搓着双手,快步走到林晚秋和沈廷舟面前,语气热络:“晚秋妹子,廷舟兄弟,你们忙着呢?我带着小刚过来了,他听说食品坊招工人,特意来跟你们报到。”


    沈小刚被张兰推到前面,不情不愿地抬起头,眼神躲闪着,低声说了句:“婶子,叔。”


    林晚秋打量着沈小刚,心中了然。这孩子眉眼间依稀有沈家的影子,却因长期被张兰溺爱,养得有些游手好闲。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了大半年,整日要么蹲在村口打牌,要么跟着一群闲散青年四处游荡,张兰急得上火,才再三央求着要进食品坊。


    沈廷舟的目光落在沈小刚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威严:“小刚,你可想好了?食品坊的工作不比在家待着,讲究的是踏实肯干,没有投机取巧的余地。”


    沈小刚抿了抿嘴唇,没有说话,只是下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的手。他其实并不想来食品坊干活,觉得又苦又累,可架不住张兰日日在耳边念叨,说食品坊待遇好、福利高,还是自家人的产业,不用看外人脸色,他实在拗不过,才不情不愿地来了。


    张兰见儿子不说话,连忙打圆场:“想好了,想好了!小刚这孩子就是脸皮薄,心里早就盼着来食品坊干活了。晚秋妹子,廷舟兄弟,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管教他,让他跟着你们好好干,绝不偷懒耍滑!”


    林晚秋看着张兰急切的模样,又看了看沈小刚眼底的不情愿,心中已有了主意。她沉吟片刻,语气严肃却不失温和:“张兰嫂子,既然小刚想来食品坊工作,我们自然欢迎。但食品坊有食品坊的规矩,不管是谁,哪怕是自家人,也得按规矩来。”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沈小刚,一字一句地说道:“小刚,我知道你刚从学校出来,没吃过什么苦。但食品坊的每一份成绩,都是工人们用汗水换来的,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如果你真的想留下来,就得从基层做起——先去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干活,跟着王技术员学习果蔬种植、采摘和养护,干满三个月,通过考核后,再根据你的表现和能力,安排后续的岗位。你愿意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沈小刚闻言,脸色瞬间垮了下来。他本以为来食品坊能找个轻松的活,比如在车间里包装产品,或者在办公室里打杂,没想到林晚秋竟然让他去种植基地干活。温室大棚虽然暖和,但每日要浇水、施肥、修剪枝叶,还要采摘搬运,都是实打实的体力活,他哪里吃得消?


    张兰也急了,脸上的笑容僵住,连忙说道:“晚秋妹子,这……这种植基地的活也太苦了吧?小刚从小就没干过重活,怕是……怕是扛不住啊。能不能给他换个轻松点的岗位?比如在车间里帮忙包装什么的,他肯定能做好!”


    林晚秋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张兰嫂子,不是我不肯通融,而是食品坊的规矩不能破。咱们食品坊的工人,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大多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只有亲身经历过种植、加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了解产品,以后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能得心应手。”


    她看向沈小刚,眼神里带着一丝期许:“小刚,年轻人多吃点苦不是坏事。种植基地虽然辛苦,但能学到真本事。王技术员是咱们从省城请来的农业专家,跟着他好好学,不仅能学会果蔬种植技术,将来还能考个技术员证书,这都是一辈子的本事。如果你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那就算换个轻松的岗位,也未必能做好。”


    沈廷舟也附和道:“晚秋说得对,小刚。基层锻炼是最好的磨砺,能让你沉下心来,褪去浮躁。如果你真的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我们给你这个机会,但能不能把握住,全看你自己。”


    沈老太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厂房门口,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头上裹着围巾,看着沈小刚,语气带着几分严厉,却也藏着期许:“小刚,你婶子和你叔说得对。咱们沈家的男人,不能怕苦怕累。你要是真有出息,就好好在种植基地干活,给你妈争口气,也给沈家争口气。要是敢偷懒耍滑,我第一个不饶你!”


    沈小刚看着众人期盼的目光,又想起张兰在家的唠叨,心中虽有万般不情愿,却也只能点了点头。他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倔强:“好,我去种植基地干活。但我要是干满三个月,通过了考核,你们可得给我换个好岗位!”


    林晚秋笑了笑,语气缓和了许多:“只要你表现好,通过考核,我们自然会给你安排合适的岗位。王技术员现在就在种植基地,我带你过去,让他给你安排具体的工作。”


    说完,林晚秋便带着沈小刚往种植基地走去。走出厂房,寒风瞬间扑面而来,沈小刚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袄。林晚秋看在眼里,心中暗道,这孩子确实被宠坏了,这点苦都受不了,以后有的磨。


    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一排排整齐排列,棚外裹着厚厚的保温膜,棚内温暖如春,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技术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正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给草莓藤蔓修剪枝叶。他看到林晚秋带着沈小刚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工具,笑着迎了上来:“林总,您来了。”


    林晚秋点了点头,指着沈小刚介绍道:“王师傅,这是沈小刚,以后就跟着您在种植基地干活。他刚从学校毕业,没什么经验,您多费心,好好带带他,让他从最基础的活做起。”


    王技术员打量了沈小刚一眼,见他身材瘦高,眼神里带着几分青涩,笑着点了点头:“放心吧林总,我会好好带他的。种植这行,没什么诀窍,就是要细心、耐心、肯下力气。”


    林晚秋又叮嘱了沈小刚几句,让他好好跟着王技术员学习,服从安排,不要偷懒,然后便转身回了厂房。沈小刚看着林晚秋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眼前绿油油的果蔬,心中满是茫然和抵触。他从小到大,除了上学,几乎没干过什么活,如今要天天跟泥土、肥料打交道,想想都觉得头疼。


    王技术员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小伙子,别嫌活苦。你婶子当年带着念安,在村里种地、做吃食,比这苦十倍百倍,不也一步步走到今天?年轻人,多干点活,累不死人,还能学本事。”


    说完,王技术员递给沈小刚一把小铲子和一个水桶:“今天你先学着给草莓浇水、松土。记住,浇水要浇透,但不能积水,不然根部会烂;松土要浅,不能伤到根系。你先看着我做一遍。”


    王技术员拿起铲子,示范着如何松土、如何控制浇水量,动作娴熟而精准。沈小刚站在一旁,漫不经心地看着,心里却想着村口牌桌上的热闹,根本没把王技术员的话放在心上。


    等王技术员示范完,沈小刚接过铲子和水桶,开始给草莓浇水。他敷衍地把水泼在地里,有的地方浇了好几遍,积水都漫过了根部;有的地方却只浇了表面,土还是干的。松土的时候,他更是力气没处使,铲子插得太深,不小心把几株草莓的根系挖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技术员看在眼里,皱了皱眉,却没有苛责他,只是默默地拿起工具,把他浇坏的地方重新整理好,把挖断的草莓苗小心翼翼地扶正,盖上松土:“小伙子,干活不能敷衍。这些草莓苗就像孩子一样,需要细心呵护。你这样敷衍了事,不仅浪费水,还会影响草莓的生长,最后损失的是食品坊的利益,也是你自己的收入。”


    沈小刚脸上有些发烫,却依旧嘴硬:“我这不是第一次干吗,难免出错。”


    王技术员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他继续干活。接下来的几天,沈小刚依旧我行我素,要么偷懒耍滑,躲在大棚角落抽烟,要么敷衍了事,把活干得一塌糊涂。工人们看在眼里,都有些看不惯,私下里议论纷纷,说他是娇生惯养的少爷,吃不了苦。


    张兰得知儿子在种植基地偷懒,急得不行,特意跑到食品坊找林晚秋,想让她给沈小刚换个轻松的岗位。林晚秋却态度坚决,告诉张兰,想要换岗位,必须通过三个月的考核,要是沈小刚一直这样偷懒,别说换岗位,就连留在食品坊的资格都没有。


    张兰碰了一鼻子灰,只能回去狠狠教训了沈小刚一顿。沈小刚被母亲骂得狗血淋头,心中虽有怨气,却也知道自己理亏。他看着身边的工人,个个都埋头苦干,脸上带着踏实的笑容,再想想林晚秋和沈廷舟的成功,心中第一次生出了几分动摇。


    这天下午,天空又下起了小雪,温室大棚的保温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王技术员让沈小刚跟着其他工人一起,给圣女果搭支架。沈小刚拿着竹竿,笨手笨脚地搭着,一不小心,竹竿没站稳,砸在了旁边的工人身上。


    “你怎么回事?干活能不能小心点?”被砸的工人揉着肩膀,有些生气地说道。


    沈小刚脸上一红,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就能算了?你这几天干活一直敷衍了事,要不是看在林总和王师傅的面子上,谁愿意跟你一起干活?”另一个工人也忍不住说道。


    工人们的议论声像针一样扎在沈小刚的心上,他看着大家不满的眼神,心中又羞又愧。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再这样下去,不仅会被大家看不起,还会被食品坊辞退,到时候连一点面子都没有了。


    王技术员走了过来,拍了拍沈小刚的肩膀,语气严肃:“小刚,大家的话虽然难听,但都是实话。你要是真不想干,可以走,但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干。没有人天生就会干活,都是慢慢学、慢慢练出来的。你婶子当年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无依无靠,都能咬牙坚持下来,你一个小伙子,难道还不如一个女人?”


    王技术员的话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沈小刚。他想起了母亲的期盼,想起了林晚秋和沈廷舟的不易,想起了自己这些天的所作所为,心中充满了悔恨。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王技术员和工人们鞠了一躬:“对不起,以前是我不好,我不该偷懒耍滑。从今天起,我一定好好干活,跟着大家好好学习,再也不敷衍了事了。”


    说完,沈小刚拿起竹竿,重新开始搭支架。这一次,他不再敷衍,而是认真地看着其他工人的动作,仔细琢磨着技巧。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向王技术员和工人请教。虽然手上磨出了水泡,腰也累得直不起来,但他却没有丝毫怨言,心中反而生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王技术员看着他的转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孩子本质并不坏,只是被宠坏了,缺乏磨砺。只要肯踏实肯干,将来一定能有出息。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小刚像是变了一个人。他每天早早地来到种植基地,跟着王技术员学习果蔬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浇水、松土、施肥、采摘,每一项活他都干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他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脸颊被晒得黝黑,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浮躁与叛逆,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与沉稳。


    林晚秋通过监控看到沈小刚的转变,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沈小刚虽然起点低,但只要肯努力,肯吃苦,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她特意让厨房每天给沈小刚准备一份营养丰富的午餐,补充他的体力。


    沈老太也经常让李姐给沈小刚送些水果和点心,看着他日渐踏实的模样,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林晚秋的严格要求,是对沈小刚最好的磨砺。


    这天晚上,沈小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张兰看着儿子黝黑的脸庞和手上的茧子,心中既心疼又欣慰。她给儿子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泡脚,语气带着几分骄傲:“小刚,妈听说你最近在食品坊表现得不错,王师傅和工人们都夸你呢。”


    沈小刚泡着脚,感受着脚上的暖意,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妈,以前是我不懂事,总想着偷懒耍滑。现在我才明白,只有好好干活,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学到真本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张兰看着儿子成熟的模样,眼眶微微泛红:“好,好,只要你能踏实肯干,妈就放心了。以后好好跟着你婶子和你叔干,争取早点做出成绩来。”


    沈小刚点了点头,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他一定要在种植基地好好表现,通过三个月的考核,让林晚秋和沈廷舟刮目相看,也让自己真正立足。


    隆冬的夜色渐浓,雪花依旧飘着,却似乎没有那么寒冷了。“自然臻味”食品坊的温室大棚里,一盏盏白炽灯亮如白昼,照亮了沈小刚忙碌的身影。他正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给草莓藤蔓修剪枝叶,动作娴熟而精准,眼神里满是专注。


    林晚秋和沈廷舟站在监控屏幕前,看着沈小刚的身影,相视一笑。林晚秋轻声说道:“看来咱们的严格要求没有白费,小刚这孩子终于开窍了。”


    沈廷舟点点头,眼中满是期许:“是啊,年轻人就需要这样的磨砺。只要他能坚持下去,好好在基层锻炼,将来一定能独当一面,为食品坊出一份力。”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田野与村庄,却盖不住“自然臻味”食品坊的暖意与生机。沈小刚的成长,就像温室大棚里的果蔬,在严规与磨砺的浇灌下,正悄悄生根发芽,等待着绽放的那一刻。而林晚秋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沈小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但只要他能保持这份踏实肯干的劲头,就一定能在食品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喜欢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请大家收藏:()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