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了“锦绣布庄”的离奇失窃案后,开封府内众人稍作休整,包拯依旧每日处理着堆积如山的政务,公孙策在一旁协助整理文书,展昭则不时外出巡查开封城的治安情况。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开封城内又发生了一件怪事。
这日晌午,开封城内颇有名气的“鸿儒书院”的山长李致和神色匆匆地来到开封府。见到包拯后,他急忙行礼,脸上满是焦虑之色,说道:“包大人,求您一定要帮帮我们书院。昨日夜间,书院藏书阁内一卷极为珍贵的古籍书卷被盗了,那书卷乃是先朝大儒的手稿真迹,价值不可估量啊!”
包拯闻言,放下手中的文书,神色严肃地问道:“李山长,先别着急,你且详细说说昨晚的情况。藏书阁的门窗可有被破坏的痕迹?”
李致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大人,昨日傍晚我亲自检查过藏书阁,门窗都好好地锁着,钥匙也一直在我手中。今早我去藏书阁准备取些书卷时,却发现放置那珍贵手稿的书架处一片凌乱,书卷已然不见了踪影。而且,藏书阁的门窗并未有任何被撬过的痕迹,实在是奇怪至极。”
包拯转头看向公孙策和展昭,说道:“看来此事又是一桩离奇案件,我们即刻前往鸿儒书院,仔细勘查一番。”
众人来到鸿儒书院,包拯先检查了藏书阁的大门和窗户,确实如李致和所说,没有任何被破坏的痕迹。公孙策则在藏书阁内仔细搜寻,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他发现,书架附近的地上有一些细微的纸屑,看起来不像是平时整理书卷时掉落的。展昭则开始询问书院里的夫子和学生,以及周边的居民。
一位年轻的夫子回忆道:“昨晚我离开书院的时候,还特意看了一眼藏书阁,门窗都关得好好的。而且我记得,藏书阁的钥匙除了山长,就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年长的夫子知晓。”
旁边的一位学生也说道:“我昨晚半夜起夜,隐约听到书院这边有一些轻微的脚步声,但我以为是夫子们在巡夜,就没在意。”
展昭将这些信息告知包拯,包拯摸着下巴,说道:“门窗未被撬,却能进入藏书阁,看来这个贼对书院的情况比较熟悉,很可能是书院内部的人或者与书院有密切关系的人。公孙先生,你对地上的纸屑有什么发现?”
公孙策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纸屑,说道:“大人,这些纸屑看起来比较新,而且质地细腻,不像是普通的纸张。从纸屑的形状和位置来看,很可能是贼在寻找书卷时不小心扯下来的。或许这个贼对书卷的存放位置并不是特别清楚。”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展昭,你去调查一下书院里与李山长有过矛盾的人,以及近期在书院周围徘徊的可疑人员。公孙先生,你再在藏书阁里找找,看是否还有其他线索,比如有没有丢失什么其他东西。”
公孙策在藏书阁里继续搜寻,在一个书架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块衣角。他小心地将衣角拿起,发现布料质地较为粗糙,不像是书院夫子和学生们所穿的衣物材质。公孙策心中一动,连忙将衣角拿给包拯看。
“大人,您看这个,在书架角落里发现的衣角,布料粗糙,应该不是书院内人的衣物。也许这是贼在匆忙离开时不小心扯掉的。”公孙策说道。
包拯接过衣角,仔细查看后说道:“如此看来,这衣角也是个重要线索。我们先不声张,继续调查。”
这时,展昭匆匆赶回,禀报道:“大人,我在调查中发现,书院里有个名叫张生的学生,最近因为违反书院的规矩,被李山长惩罚过,他心中似乎颇有怨言。而且,有人看到张生昨晚在书院周围徘徊到很晚。”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张生有一定的嫌疑。展昭,你立刻去将张生带来,我们要当面审问他。”
张生被带到包拯面前时,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倔强。包拯严肃地问道:“张生,你可知罪?书院藏书阁的古籍书卷失窃是不是你干的?”
张生连忙摇头,说道:“大人,冤枉啊!我虽然被山长惩罚过,但我对那些珍贵的书卷向来敬重,怎敢做出偷书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公孙策拿出那块衣角,说道:“张生,你看看这个,在藏书阁里发现的衣角,布料粗糙,有人看到你昨晚在书院周围徘徊到很晚。你还有何话可说?”
张生看到衣角,眼神微微一缩,但他仍争辩道:“大人,这衣角不是我的,我昨晚在书院周围徘徊是因为我在思考课业上的问题,所以才忘了时间,并没有偷书。”
包拯盯着张生的眼睛,说道:“张生,本府给你机会如实交代,若你执迷不悟,等证据确凿,定严惩不贷。你要清楚,盗窃珍贵古籍,是何等严重的罪行。”
张生在包拯的逼视下,咬了咬牙,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偷书。包拯见状,示意展昭将书院里其他夫子和学生叫来。
包拯询问其他夫子和学生,是否知道张生被惩罚的具体情况,以及张生平时的为人。其他夫子和学生们纷纷表示,张生虽然有些调皮,但对学问还是很热爱的,不像是会偷书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时,公孙策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大人,我们之前只关注了张生,却忽略了另一个关键问题。藏书阁的钥匙除了山长和几位夫子,还有谁可能知道?李山长,你仔细想想,近期有没有外人来过书院,你可能无意中透露过钥匙的事情?”
李致和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大人,前些日子,有个名叫赵三的书商来过书院,我当时和他谈收购书卷的事情,可能无意中提到了藏书阁钥匙的存放位置。”
包拯说道:“展昭,你立刻去调查这个赵三,看他最近有没有异常行为。”
展昭领命而去。不久后,展昭回来禀报道:“大人,这个赵三最近突然出手阔绰,还在书市上售卖一些珍贵的书卷。据他的邻居说,他昨晚很晚才回家,怀里抱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赵三很有问题。我们即刻前往赵三家,搜查证据。”
众人来到赵三家,在他的房间里找到了那卷被盗的古籍书卷,还有一些与藏书阁里发现的纸屑相同材质的纸张。在证据面前,赵三终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原来,赵三得知藏书阁钥匙的位置后,一直想偷取那珍贵的手稿真迹去售卖获利。他趁书院众人不注意的时候,潜入藏书阁,由于对书卷存放位置不太熟悉,在寻找的过程中不小心扯下了纸屑,还扯掉了衣角。得手后,他匆忙逃离。
包拯怒喝道:“赵三,你为了钱财,盗窃珍贵古籍,破坏文化传承,实在罪不可恕。李山长,此次事件也暴露出你们书院在管理上的疏忽,望你今后加强对藏书阁的管理,妥善保管珍贵书卷,莫再让此类事情发生。”
处理完此案后,包拯走出赵三家,看着远处的书院,对公孙策和展昭说道:“古籍乃文化之瑰宝,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心血。我们身为执法者,不仅要维护法律的公正,更要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和发扬。”
夜色渐深,包拯、公孙策和展昭向着开封府衙走去。星光点点,洒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肩负着守护开封城和文化传承的重任,坚定地走在维护正义的道路上,准备迎接新的未知挑战。(本章完)
喜欢新少年包青天请大家收藏:()新少年包青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