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暗流

作者:花醉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光刺破云层,将金辉洒向江南水乡,却难以驱散萦绕在烟雨楼每一个角落的凝重气息。昨夜的惊魂仿佛一场尚未远去的噩梦,在每个人的眼底都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


    她夜里只要一闭眼,陈公子那张因酒气而扭曲的脸就会交替在她脑海中浮现。她坐起身,只觉得头隐隐作痛,浑身像是经历了一场大战般疲惫。


    院子里,几个小学徒在打扫院落,动作轻手轻脚,连扫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小心,他们不时交换着眼神,那里面藏着尚未散尽的惊恐和对未来的茫然。


    “师妹,快趁热吃点东西。”云裳端着一个托盘走来,上面放着小菜和清粥,她秀丽的脸上写满了担忧,眼下也有着淡淡的青影,她的声音比平时轻柔了许多,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汝嫣接过温热的碗,指尖传来的暖意让她冰冷的手稍稍回暖,她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说道:“谢谢师姐,我没事,只是让大家跟着受惊了。”


    “说什么傻话,那阵仗谁都会害怕,幸亏莫萧公子及时赶到,还有那位黄公子到底是什么拉头?”云裳嗔怪地看她一眼,随即压低声音,她说到这里,语气顿了顿,眼中流露出更深的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


    汝嫣垂眼,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用勺子无意识地搅动着碗里熬得软糯的米粥,心中一片纷乱。黄公子皇亲国戚的身份她早有猜测,那通身的气度,那不容置疑的威严,那能让官府俯首的能力,答案几乎呼之欲出,但这猜测太过惊人,也太过危险,她不敢深思,更不愿对云裳多言,只怕祸从口出,她只能含糊地说道:“总归是我们戏班子招惹不起的人。”


    云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想再问什么,却见班主李全走了过来。不过一夜之间,他仿佛苍老了好几岁,眼袋浮肿,连那总是挺直的腰背,此刻也显得有些佝偻。他走到汝嫣面前,深深叹了口气,说道:“你没事就好。”他重复着这句话,像是在安慰汝嫣,又像是在安慰自己。


    汝嫣说道:“谢谢班主。”


    他抬眼望了望院中练功的学徒们,眼神复杂,说道:“那位黄公子既然对你青眼有加,往后你便是戏班子的焦点,也是最大的风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需万分谨慎,切莫再让人拿了错处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汝嫣心中一凛,连忙放下粥碗站起身,敛衽行礼道:“班主教诲,铭记在心。绝不任性妄为,连累戏班上下。”


    班主李全摆摆手,说道:“不是连累不连累的话,是这世道不好罢了,你好生歇着,压压惊,这几日的排练暂且放一放,不急于一时。”


    汝嫣应道:“是。”


    他又转向院中,提高了嗓音,那声音带着一种强打起来的精神,说道:“大家都警醒着点!”


    秦桑大步走过来,身上还带着练功后的热气。


    班主李全说道:“从今日起加派人手,前后院都要给我看紧了。”


    秦桑抱拳说道:“班主放心,我已安排妥当。”


    莫萧站在不远处的树下,身姿依旧挺拔,沉默的看着他们。陈公子骚扰事件发生以后,莫萧因为担心汝嫣的安危,时常会来烟雨楼周围转悠,以防汝嫣再次遇到危险。


    班主夫人叫修理匠人用工具加固了门闩,修补了破损的窗纸。


    早饭后,戏班试图找回往日的节奏。吊嗓子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里悠悠回荡,练水袖的身姿在院子里翩然起舞,整理戏服,擦拭头面的伙计们也各司其职。


    汝嫣没有依言回房休息,而是独自来到了后台。这里堆放着的衣箱,悬挂着的戏服,摆放整齐的头面,让她纷乱的心绪能获得片刻的安宁。她走到那排挂着旦角戏服的衣架前,手指轻轻抚过一件绣着繁复缠枝莲纹的粉色帔。冰凉的丝绸触感细腻,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昨夜演出的脂粉香气。这些戏服,见证过烟雨楼百年的荣辱兴衰,承载着无数代伶人的悲欢离合。而如今,汝嫣这个意外闯入的灵魂,似乎也正被命运之手,不容抗拒地推向一场新的旋涡中。


    一辆外观朴素做工精湛的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烟雨楼大门外。车辕上没有任何显眼的标记,但拉车的两匹马神骏非凡,马蹄轻叩青石路面的声音沉稳有力。一名身着布衣的随从利落地跳下马车。


    他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雕花锦盒,走到门前,对着闻声出来的班主李全,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递上一张素雅的名帖和锦盒,态度恭敬地说道:“黄公子听闻汝嫣姑娘受惊,心中甚是挂念,命小人送来些许关东的上等燕窝和长白山的野生灵芝,给姑娘压惊补身。另附上黄公子近日偶得的几卷游记,皆是与江南戏曲典故相关,想着或能与姑娘有些共鸣,供姑娘闲时品阅。”


    班主李全连忙双手接过,只觉得那名帖触手温润,竟是用上好的玉版纸制成,上面的字迹铁画银钩,隐有风骨。他打开锦盒,里面铺着柔软的明黄绸缎,燕窝色泽鲜亮,灵芝形态饱满,皆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旁边躺着古籍,书页泛黄,边缘略有磨损,显是流传有序的古物。


    “黄公子实在太客气了,她不过是一介伶人,如何担当得起如此厚礼。”班主李全只觉得手中的锦盒有千斤重,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这份厚礼与其说是压惊,不如说是一道无声的宣告,一种难以抗拒的靠近。


    “黄公子常说姑娘擅长音律,精通文墨,灵秀内蕴,非寻常伶人可比。这些书籍,亦是明珠赠美人,宝剑配英雄之意,还望班主和姑娘莫要推辞。”随从再次躬身行礼,随后便转身登上马车,轱辘声响起,很快消失在街角。


    烟雨楼门口的众人面面相觑,汝嫣站在班主身后,看着那打开的锦盒,心情复杂到了极点。黄公子的用心让她受宠若惊。他看出了她内在的不同,这份超越皮相的赏识,在另一种情境下,或许会令人心生知己之感。但在置身于风雨飘摇的戏班子,这份厚爱只让她感觉像被一条华丽的丝绸缓缓缠绕,温柔却致命。


    莫萧也在不远处看到了来烟雨楼送礼的随从。


    汝嫣郑重地点了点头。她拿起最上面的一本游记,书页泛着古朴的黄色,翻开一股淡淡的陈年墨香飘散出来,她的心思全然不在那些精妙的文字和描绘的风景上。


    戏班子众人各自回房歇息,院子里终于暂时安静下来。汝嫣去后院透透气,莫萧心领神会,两人一前一后,默契地来到了那棵位于后院最僻静角落的老树下。这里地势略高,视野开阔,周围没有遮挡。


    汝嫣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凤凰纹玉佩,迫不及待地问道:“危急关头,它是不是有一股暖意?”


    莫萧也立刻从腰间解下自己的龙纹玉佩。两枚玉佩在日光下静静躺着,古朴而神秘,昨夜那瞬间爆发的璀璨光华和灼人热意,此刻已杳无踪迹,仿佛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只是极度紧张下产生的幻觉。


    “确有反应。”莫萧肯定地点头说道。


    他将手中的龙纹玉佩缓缓靠近汝嫣掌心的凤凰纹玉佩,两人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起初,两枚玉佩依旧安静,但当他尝试着调动起体内一丝精纯的内力,如同涓涓细流般缓缓灌注于玉佩。汝嫣也集中精神,心中强烈地默念着对归宿的渴望,奇异的变化悄然发生。两枚玉佩并未像昨夜那般绽放出夺目的光华,但在它们相互接触的边缘,竟隐隐传来如同琴弦被拨动的震动,细微却清晰可辨。


    她心中一动,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转动身体方位。很快,她发现,当玉佩的指向对准正北方时,那种微妙的牵引感达到了最强。


    汝嫣抬起头,望向北方天空,眼神里满是困惑,说道:“它指向北方。”


    莫萧接过她手中的凤凰纹玉佩,将两枚玉佩并排放在掌心,闭目凝神,亲自感受着牵引。片刻后,他睁开眼,神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说道:“没错。指向明确。”


    这个推测让两人的心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既有拨开迷雾见得一丝光亮的兴奋,因为这神秘的玉佩终于显露出了一点可供探寻的规律;更有深不见底的不安,他们不知道这指向北方的归宿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条通往生路的坦途,还是另一个更加凶险的龙潭虎穴。北方是京城所在的方向,这与那位身份尊贵黄公子似乎构成了一种充满宿命感的巧合。


    “无论如何,这总算是一个明确的线索。”汝嫣将两枚玉佩紧紧合握在手心,那微弱的共鸣感透过皮肤传来,仿佛某种生命的律动。他抬起头,目光越过烟雨楼的高墙,坚定地望向北方遥远的天际,那里云层堆积,预示着未知的风雨。


    莫萧看着她侧脸的轮廓,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自己心中的那些困惑仿佛也被这股力量一点点驱散,渐渐被一种同舟共济的决绝所取代。她伸出微凉的手,轻轻覆在他紧握着玉佩的手,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热,低声应和,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坚定:“无论前方是什么,我们都要一起。”


    阳光透过老树繁茂的枝叶,在两人相依的身影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他们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依偎在树下,仿佛两株相互支撑的藤蔓。掌心间,那两枚古老的玉佩传来持续不断的共鸣,像彼此交握的手心,传递着无声的誓言与力量。前路依旧被重重迷雾笼罩,危机四伏,杀机暗藏,但至少在此刻,他们拥有这片刻偷来的安宁。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也看不见,就在远处那座幽静雅致听雪轩最高处的阁楼之上,一道深邃如寒潭目光,正透过雕刻着繁复花纹的窗棂,遥遥锁定着烟雨楼的方向。


    黄公子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岳。晨光映照在他俊美却冷硬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阴影。他刚刚听完了随从汇报关于烟雨楼的状况,以及他去送礼的情形。


    “莫萧,倒是个人才。”他低声说着这个名字,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他倏然转身,衣袖带起一阵风,对始终如同影子般侍立在身后的随从低声吩咐了几句,语速极快,内容隐晦而冷酷。


    隐秘又危险的网,已经开始编织。烟雨楼这表面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一丝虚假的安宁。余波未平,暗流已汹涌而至,即将化为吞噬一切的漩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