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弃妇离桑城

作者:刘姥姥梦游大观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二)弃妇离桑城


    提及朝阳,不得不说一说上一辈人的恩怨。


    朝阳的母亲,先皇后同样出身四大家族,正是东文宣一脉。先皇后上面三位兄长一个姐姐,作为文宣王最疼爱的小女儿,可谓是集全家宠爱于一身。蜜罐里浇筑的孩子总是底气十足,是矣,虽然没有出自簪缨世家但也养成了豪爽的性情,她敢爱敢恨,敢不惧世俗的目光去追求心上人。文宣王爱女在她十七岁那年偶遇了高宗,抛往树冠最高处的红色丝带落在他的肩上,她许在月老像前的愿应在玉面公子的眉眼间,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她对他是一见钟情,而后是天雷勾地火的单相思,她爱慕这位天之骄子,亦痴情的、义无反顾地奔向他的方向。


    她打听到自己在月老庙遇见的那个男子,正是与自己有婚约的太子殿下,听说殿下因触龙颜而被赶到这儿任个小吏。虽然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何被贬,但她坚信这只是心上人的一时之困,潜龙在渊,腾必九天,她愿意倾尽所有铺作龙爪下腾飞的云阶,她觉得这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值得苦尽甘来。


    她不知道太子正是因为与她的婚约而触怒龙颜,她不知道他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陛下强牵缘分,她更不知道自己广告天下的单相思会成为催人命的屠刀。太子与中州名妓私定终身,甘愿被贬离桑也不愿辜负这段情,他本欲用前程对赌父亲的慈悲,可是他忘记了那个人更是帝王。虎毒不食子,食红颜枯骨,心的死亡让他明白了没有权势的斗争像雏鸟用软喙去啄成鸟的羽翼,无用且幼稚。


    倒头来还不是要娶那个名门淑女大家闺秀,痛失所爱的太子苦情了些许时日,终顺从地娶了文宣王之女。新郎用称杆挑去红盖头如同剪烂遮住新娘双目的丝带,先皇后终于明晓了此前看不清的前情而自觉亏欠,又不得不傻傻的捧着一颗真心弥补。反倒是太子死后新生,过往云烟真就忘记了,成婚后他待她那般好,事事依她,关怀备至,满足了天下女子对夫君的所有幻想,他用她从未体验过的爱情继续浇灌滋养着这个蜜罐里的孩子。不过三年,先皇后有了身孕,也在这一年,她成为了一个笑话——离桑弃后,她的母族为她的爱情和那个死去的名妓陪葬了。


    “人死不能复生”,所谓恩爱也可能是一个人的隐忍蛰伏,先皇后用合族性命换了个凄凄惨惨戚戚。东文宣善战的男儿不多,当年为护妹夫回中州城皆惨死途中,余者都是些擅于笔墨攻伐的文臣,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却费劲劳心为高宗图谋,好不容易帮人家坐稳江山,结果自己成了乱葬岗上的孤魂野鬼。


    家中顶梁柱俱摧,妇孺安能蔽风雨?或是千里流放,或是为奴为妓,先皇后眼睁睁看着族人遭难却别无他法。


    昔日,高宗以舟车劳顿无易安胎为由留她在家,直到现在,这个傻白甜才明白自己被夫君永远弃在离桑。他不会回来了,更不会接自己去中州,誓言犹在耳剜得她心疼,漫长的等待等来的是吹破幻想的现实,这是世间最完美的报复。日夜相伴的枕边人与她异梦离心,他未有一日忘记与那名女子的情,之所以不动她,只为这一刻的诛心,高宗要她在体验过美好后痛失所爱,要她先见高峰后坠低谷,要她跟自己一样活得无药可医。


    “弃妇离桑城,中宫灵牌位。”文宣案后,先帝抱着爱人的牌位,太监宣读立后之旨,谏官缄口不言,礼部瑟瑟发抖。针对此事后人褒贬不一,有言论夸赞君主深情,但更多的臣民觉得他疯了。


    封后大典过去没多久,朝阳出生了。离桑这片土地阴沉月余的天气因朝阳的到来焕然一新,被唤作的弃妇先皇后也因朝阳的降临而重获新生,产后血崩她的生命与爱走到尽头,她摸了摸女儿的头,突然放下了所有,压在心头的万千思绪就这么烟消云散。


    说来奇怪,就像她把一个人拿起放在心里的那般容易,她把这个人又从心里拿出轻松地放逐水上,她想也许自己这一生的爱不是为了一个特定的人存在,而是为了切身地感悟:爱是什么?爱人又是什么?


    “鸾凤翔于苍云兮,故矰缴而不能加。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罗。


    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宁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贪饵近死,年少时痴迷的潜龙在渊成为她中年时期的枷锁,原来是这样,原来如此,她从不是徘徊谁的爪边萦绕着的祥云,而是一尾困于深渊的龙。


    她要渡的人始终是自己。


    “日出东方,这一天的太阳极好,便唤她朝阳吧。”朝阳既是名字又是封号,这是先皇后对自己唯一的孩子仅有的期许。


    至于先帝,他是一个既痴心又薄情的男人,他重拾了少年的爱恋,忘记了离桑的妻子,他不仅遗忘了东文宣女,还遗弃了自己的女儿朝阳。九岁前,朝阳被离桑的乳母养大,后来为了更好的教习,乳母千恩万谢地托关系辗转到青州,静安候府依照祖上旧情接过了这只烫手山芋。


    十岁的周云遇见了九岁的朝阳,这便是旧事的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