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拿出VCD机芯的图纸,只给他们看了一个局部。
“你们仓库里积压的这些电子元件,对我们是废料。但对修录像机的人来说,却是紧俏的宝贝。”
“我用这些废旧元件,帮你们改装出录像机磁鼓精密平衡校准仪!这台机器,可以极大延长录像机的寿命,而且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的!”
“你们拿这台机器,去跟录像机修理店、电影院、电视台做交易,保证能换回大笔现金!甚至可以加价卖给你们的供货商,让他们拿外汇来跟你们换!”
“我只需要你们以‘废品’的名义,把这些零配件划拨给远航,折价三十万!”
用未来的技术,解决对方现在的痛点,实现资源的无成本置换!
两位老油条听完,如梦方醒!
最终在市长高振邦的力挺下,林逸成功地以价值30万元的“废旧电子元件”,置换到了远航急需的各种电阻、电容、芯片、示波器等科研设备!
解决了钱的问题,林逸将目光投向了人。
“孙浩,你说找不到合格的工人,是吗?”
“是啊,林总。微米级操作,太难了!”
“既然找不到,那我们就自己创造!”林逸带着孙浩,走到了车间那等着被当废铁处理的“老古董”面前。
那是红星厂在五十年代,从苏联进口的一批旧机床。
它们精度差,噪音大,早已被淘汰。
“孙浩,你挑十个最有耐心的女工!”林逸指着那堆旧机床,“然后,你把这批旧机床给我全部拆了!把传动轴、蜗杆、丝杠这些给我拿出来!”
“拆这些废品干什么,林总?”孙浩不解。
“训练她们的手!”林逸微微一笑,“我们把这些旧轴承和丝杠,用镜面研磨的工艺重新打磨一遍!那些女工每天的任务,就是徒手将这些打磨好的轴承,在丝杠上进行零间隙的无油装配!”
“这……”孙浩倒吸一口凉气!
徒手装配零间隙的轴承?一丁点儿的误差,都会让轴承卡死!
“这不可能!她们会练废的!”
“不!她们不会!”林逸的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神经训练!这是在训练她们的大脑和手指,建立对微米级空间尺度的生物直觉!”
“这批轴承,每一颗都有不同的公差!让她们从最大的公差开始练,一个星期后,换下一批更精密的轴承!从眼到手,从力道到角度,从感知到直觉,进行全方位的强化!”
“三个月后,这批女工的双手,就是全市最精密的人肉机械臂!”
“她们的装配精度,将远超那些的老师傅!她们的价值将不可估量!”
——用最原始的设备,最变态的方法,训练出最顶尖的人才!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
接下来的两个月,林逸几乎不眠不休的统筹着技术研发、生产准备、供应链搭建和人员培训等所有环节。
钱斌带领的技术小组,在反向工程思路指引下把那块拆下来的控制芯片,给“吃透了”!
们通过数千次的测试和推演,成功绘制出了芯片内部的驱动逻辑图,并编写出了一套更适合VCD机芯的控制算法。
当第一台搭载着“国产化”直流无刷电机的新版样机,成功运转起来时,整个研发小组都沸腾了!
它比第一代样机,更安静,更稳定,功耗降低了百分之六十,而且彻底杜绝了共振问题!
这标志着“启明星”计划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完全成熟!
十名被挑选出来的女工,在经历了痛苦和不适后,渐渐适应了。
她们的双手,越来越稳,越来越巧。
孙浩震惊地发现,这十名女工已经能够蒙着眼,仅凭指尖的触感,就将公差只有50微米的精密轴承一次性装配到位!
当这王牌装配班正式投入到激光头的试装配工作中时,合格率飙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原红星厂的车间主任李大海拿着从进出口公司置换来的“废旧电子元件清单”,跑遍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各个角落。
他用在别人看来是“垃圾”的元件,从那些半死不活的兄弟单位手里,换来了远航急需的各种原材料——高标号的钢材、绝缘漆包线、高纯度的焊锡……
钱、人、物,三大要素,全部到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股东风,就是那套价值三十万的超精密模具!
这是整个量产计划中,唯一一个无法通过“奇谋”来解决的环节。
它需要顶级的设备,顶尖的老师傅,用最传统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磨出来。
承接这个任务的,是沪市的一家国营老牌模具厂。
他们是全国这个领域里,技术最顶尖的单位。
然而,就在距离约定交货日期只剩下一周的时候,从沪市传来了噩耗。
“林总!不好了!”李大海拿着电报,火急火燎地冲进了林逸的办公室。
“沪市那边来电报……说我们的模具,在最后的热处理环节出了事故!凸模因为操作失误,淬火时产生了裂纹,彻底报废了!”
“什么?!”
核心凸模报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至少要推迟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交付!
而高市长给他们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不到二十天了!
如果不能按时投产,他们之前对市政府,对全厂工人许下的所有承诺,都将变成天大的笑话!
“他们怎么说?怎么补偿?”林逸手指用力按着太阳穴。
李大海脸色很难看:“他们说……愿意赔付我们双倍的定金。但是,要重新制作那套凸模,最快也要排到三个月以后……”
“混蛋!”孙浩在一旁气得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拿点钱就把我们打发了?我们的时间损失怎么办?!”
钱斌也急得满头大汗:“林总,没有模具,我们就只能靠手工敲打。那样做出来的东西,精度和强度都达不到量产要求啊!”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林逸身上。
他们已经习惯了,遇到任何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将希望寄托在这个无所不能的年轻领导身上。
但这一次,林逸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远在千里之外,他鞭长莫及。
难道,自己的“远航”,真的要在这黎明前的最后一步,功亏一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