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六章 风波未起,先闻犬吠声

作者:西门瘦肉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柳青苦笑着说:“我跟他不熟啊,这些东西我都不知道。”


    宋雪凝道:“看来我们要去调查调查他。”


    她回头望了望周子轩的住处:“他应该也是像之前的那些案子一样中了邪,如果我们找到陈思源身上的秘密,那周子轩身上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那这次又要辛苦你了,咱们一起查案吧,你分配一下任务。”


    “咱们兵分两路。第一,去调查一下陈思源的身世,他既然到了京城来,肯定接触过一些人,我们去看看他的人际关系网;第二,你查一下各种古籍资料,看看有没有那种能够夺走别人诗词灵感之类的邪祟。”


    “就这么说定了。我也去邀请一下李婉儿和罗静姝,她们现在对这种案子也非常感兴趣。”


    “也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忘忧斋客人不少,既有高官显贵,也有市井小民,算是消息汇集之地。宋雪凝向他们打听,慢慢知道了陈思源的一些身世资料。


    陈思源,籍贯江南临安,出身寒门,父母早亡。


    三年前,他进京赶考,寄居在城南一座破败的同乡会馆里,平日里靠抄书代笔勉强度日,日子过得艰难。


    在所有人的印象里,这个年轻人沉默寡言,甚至有些木讷。


    宋雪凝直接来到同乡会馆附近,随意找一个面摊的大叔打听。


    这位大叔倒是热情,介绍了一番:


    “陈秀才啊?知道知道。那孩子,老实本分,就是太老实了,像个书呆子。整天抱着本书,也不怎么跟人说话。不过我看他天分有限,文曲星的光没有照到他。我们这儿的几个秀才,就数他最没出息。”


    “没出息是什么意思?”宋雪凝问道。


    “就是没天分,没才华,只知道死记硬背,考功名考到现在也没考出个什么成绩。穷得要死,连碗肉臊面都舍不得吃。我听那些跟他住一起的秀才说,他作的诗,平平无奇,顶多是个打油诗,酸腐得很。”


    宋雪凝暗暗惊讶:如果他才学这么低的话,怎么可能写出那么好的《登高赋》?


    接着她又去拜访了几个与陈思源有过接触的学子。


    他们对陈思源的评价,与面摊老板大同小异。


    才学平平,性情孤僻,毫不起眼。


    “可能是他突然开了窍,脱胎换骨,所以在曲水流觞诗会上一鸣惊人。”


    如今的陈思源,早已搬出了那座破败的会馆,也不知道住哪去了。


    几天后,李婉儿带来消息,说这位陈思源住进了朝中某位侍郎为他安排的清雅别院。


    每日里车马盈门,往来的皆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现在可是各路权贵府上的座上宾,意气风发,谈笑间神采飞扬,像是文曲星突然下凡,降临到他身上了。”李婉儿笑道。


    “但是有这种人突然开窍,可为什么他开窍的同时,其他人都变蠢了呢?他好像把那些人的灵气都吸走了。”宋雪凝说道。


    可惜目前接触的这些人和陈思源都不算太熟,想要知道他的底细,还得找一个和他很熟的人。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一天,林丹青又来忘忧斋买书。


    林丹青和宋雪凝闲聊,提到了陈思源有一个同乡名叫刘三。


    而这位刘三就是陆霜家药铺的伙计。


    几年前,刘三和陈思源一起来到京城,只不过陈思源是个书生,刘三是来打工的。


    刘三先是在一家当铺当学徒,后来到陆霜家的药铺当伙计。


    他们俩很熟。


    宋雪凝于是立刻去找刘三。


    刘三受宠若惊,有问必答。


    宋雪凝寒暄了一阵,然后问道:“这个陈秀才身上有没有发生奇怪的事情?”


    “有啊。他进京一年之后,突然性情大变。”


    “仔细说说这个性情怎么大变?什么时候开始变的?”


    “应该是去年春天。刑部右侍郎李大人家办春日宴,府里人手不够,就雇了几个杂役去帮忙,我去了,陈秀才也去了。不过我是去做杂役,他是去做陪客,是咱们临安的一位同乡京官带他去的,想让他去见见世面。”


    宋雪凝心中一动:这个刑部右侍郎李大人就是李婉儿的爹。


    刘三继续道:“那场宴会,那叫一个气派!高官贵人,才子佳人,跟天上的神仙似的。我和陈秀才都是穷小子,哪里见过那阵仗,整个人都看傻了。回来之后,他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时不时地自言自语,说要出人头地,说要别人对他刮目相看。再后来他就不愿意跟我一起玩了,整天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干什么。”


    宋雪凝不由得回想起曲水流觞诗会上,陈思源望向李婉儿的那深情的眼神。


    而去年春天,李府的宴会,李婉儿也在。


    难道……


    陈思源身上的种种邪门之行和李婉儿有关?


    宋雪凝又问了一阵,可惜刘三提供不了更多的东西了。


    于是宋雪凝打算去拜会一下这个陈思源。


    她来到陈思源的住处,发现门口有一大群人围堵。


    领头人正是老熟人,王衙内。


    “陈思源!你给本公子滚出来!”


    王衙内指着院门破口大骂,脸上满是嫉恨:


    “一个穷酸秀才,也敢在本公子的地盘上撒野!曲水流觞诗会上,你抢尽了本公子的风头,这笔账,咱们今天得好好算一算!”


    原来,那日诗会上,王衙内本也准备了一首得意之作,想在众人面前博个彩头。


    他自然不会写诗,这首诗是他找一个诗人买的。


    本来他打算在诗会的最后阶段出来展示一下,作为压轴。


    谁曾想,被陈思源那首《登高赋》压得黯淡无光,憋了一肚子的火。


    关键是白花了许多银子。


    他再找那个诗人退货,诗人早就跑了。


    如今见陈思源风头正劲,他心里的嫉妒火焰更是烧得旺,终于按捺不住,寻上门来。


    宋雪凝哑然失笑,这王衙内还真是无处不在。


    但是王衙内此人像条疯狗,想要撕咬陈思源。


    这陈思源乃是一介白衣,在京城无依无靠,恐怕不好对付。


    院门打开,陈思源一袭白衣,缓缓走出。


    喜欢忘忧斋异闻录请大家收藏:()忘忧斋异闻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