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天盛早早起来,背上了三弦和褡裢,来到了北门,跟着董瞎仙唱贤孝,马上就引来了不少看客。
有了张天盛的伴奏助唱,董瞎仙的看客比往常多了一倍,多挣了不少钱。
董瞎仙名字叫董虎,表演风格怪诞滑稽,为人却豁达仗义,乐于助人,在凉州城的口碑人缘非常好。
所以,张天盛才首先选择跟着董瞎仙学唱贤孝。
中午吃饭的时候,董瞎仙拿出馍馍让张天盛吃,张天盛却从自己褡裢里掏出师娘给他带的馍馍。
午后唱罢收摊,董瞎仙就按照约定,分了张天盛一成的钱,还多给了几个铜板。
张天盛也不客气,拿着钱回家,全都给了师娘收着。
他们娘俩现在相依为命,家里的钱不用分彼此。
大年三十日除夕夜,别人家合家团聚,围坐在炕头上吃肉喝酒,其乐融融。
张天盛却和师娘两个人,在空荡荡的上房炕上过年。
师娘包了香喷喷的羊肉萝卜馅饺子,却没有胃口,看着饺子发呆。
去年的大年三十,这炕上还坐着刘瞎仙和张秀才,四个人也是热热闹闹地过年...
谁能想到,丧尽天良的尹扒皮招来了穷凶极恶的土匪于老八...
今年的大年三十,这炕上就剩张天盛和师娘了。
“师娘,快吃吧,羊肉饺子凉了就不好了!”
张天盛也没有胃口,却强打精神,大口大口吃着饺子笑道:“这饺子真香,一咬一嘴油!”
“我吃...我要等强子回来,将来给你们俩都说上媳妇,养一炕娃娃,我还得给你们哄娃娃呢!”
师娘抹了抹眼角,也端起碗大口大口吃饺子。
就这样,张天盛成了凉州城最另类的瞎仙。
他没有固定的师父,跟着这个瞎仙唱几个月,又去那个瞎仙摊子帮唱。
虽然挣不了多少钱,张天盛却学到了好多瞎仙的绝技,学会了无数段贤孝,也学会了人情世故,增长了阅历。
他只是个十一岁的娃娃,眼神里却透着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老练和沉着。
不管跟着谁唱贤孝,张天盛都卖力表演,或奏或唱,从不怯场,十分从容。
农忙的时候,张天盛就帮着师娘种庄稼,不出去挣钱。
种好庄稼,他们娘俩才能吃喝不愁。
张天盛只盼着自己快点长大,挣钱养活师娘,更重要的,要找马家报血海深仇!
...
2005年,春暖花开。
我和张天盛老先生认识已经几个月了,听他讲小时候学贤孝的苦难经历,无话不谈,成了忘年之交。
我之前也想过,老先生在旧社会学贤孝,肯定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
乱世人命如草芥微尘,谁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可我还是没想到,张天盛的经历如此坎坷悲惨。
他七八岁父母死于天灾人祸,一泡尿换了陈瞎仙的三弦,从此和凉州贤孝结下不解之缘...
后来拜了刘瞎仙为师学唱贤孝,张天盛刚过了半年好日子,就被土匪恶霸毒害,爷爷和师父都死了,只剩他和师娘相依为命。
老先生的故事还没有听完,非遗项目申请的工作,已经提上了日程,而且比较紧张。
凉州贤孝的曲目段子多得数不过来,据张天盛老先生说,他会的曲目全都唱一遍,起码得十天半个月。
把凉州所有瞎仙的贤孝都录一遍,再整理申报,工作量十分艰巨,必须抓紧时间,不然就会错过首批非遗项目申请。
但是,张天盛的家人,还是坚决反对他录制贤孝。
老先生每天骑驴到城里来唱,不过是散心解闷,想唱什么就唱什么,每天也唱不了多少时间。
可要把他知道的贤孝曲目都录制一遍,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对体力和心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录制的时候,得协调各种工作,要是有疏漏差错,老先生还得重新唱,我粗略估计得一个月,也担心老先生的身体顶不下来。
不过,张天盛却信心满满,让我放心,说他的身体没问题,家人的工作,他也去做。
我让老先生别着急,打算和单位汇报一下再说。
文化馆开了个会,研究一下,准备端午节先举办一次民间艺术大赛,把准备申报的非遗项目都组织起来,汇演一遍,再筛选申报的项目。
举办这次民间艺术大赛还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提振艺人们的信心,宣传民间传统艺术,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
这样,我们后期的非遗申报工作,应该就会轻松一些。
好多民间艺人的情况和张天盛差不多。
他们喜欢自己的艺术,一直坚持,但身边的人都不怎么支持他们,都觉得传统民间艺术已经没落,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去传承。
通过这次大赛,要是能让人们转变想法,认识到传承传统艺术的重要性,多方支持,我们的非遗申报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我们文化馆找几家企业拉了点赞助,设立了奖项和奖金,在文化广场搭起了户外舞台,做好了民间艺术大赛的准备。
端午节这天,我按照单位安排,早早雇了一辆出租车,去接张天盛老先生。
张天盛是凉州区最有名的民间艺术家,再加上年事已高,必须足够重视。
当然,文化馆之所以让我专门去接张天盛,也是让老先生的家人看到我们态度,打消顾虑,支持老先生录制贤孝,申报非遗。
我到了张天盛家里,就见老先生穿上了崭新的暗红绸缎长袍,这是他为了这次大赛,专门找人做的。
张奶奶也穿上了新衣服,花白的头发整齐梳在脑后,收拾得干净利索。
她帮张天盛戴上了礼帽和墨镜,说道:“今天就放开了好好唱,一定要把第一名的五千块奖金拿回来,不然这新袍子就白做了!”
“哎呀,你真是个财迷,老就盯着钱...也不怕林主任笑话!”
张天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责备张奶奶。
“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哪个不要钱?”
张奶奶又絮絮叨叨。
“没错,钱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就见张丽红和曹琴带着两个孩子也来,进门笑道:“林主任,我们带老爷子去参加比赛就行了,还麻烦您这个大主任专门包车来接一趟啊?”
“那不一样,我专门来接张爷,是他该有的待遇嘛!”我笑道。
“行了,赶紧走吧,别误了比赛时间!”
张天盛有些着急,似乎还有些紧张。
他经历那么多的大风大浪,却对这次比赛十分看重。
当然不是为了奖金,他是为了凉州贤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