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引言

作者:孟周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末尾有白话版本哦


    光世六年,靖朝肇建,国基甫立。北疆诸族觊觎中原,潜蓄刍粮,陈师边塞,其志已显。为固社稷,卫黎庶,靖远祖亲擐甲执锐,挥师北伐。


    危急关头之际,天降暴雪。旌旗凝冰,烽燧难通。边民困于寒饥,疮痍满目。


    当此危难之时,明淑皇后心系苍生,将家乡所授桑麻纺织之书尽数传教于宫中女眷及城中妇女,躬亲力行赶制御寒之衣,千万民妇响应,同契共织。举国同心、昼夜不息,制衣万件,日夜兼程送至前线。


    前线将士得此衣,士气如虹,大败北族,奠定国基;后方百姓蒙惠,免受寒潮,得御严冬。此举上助君王定鼎天下,下拯万民于寒天冻地,功在社稷,恩泽苍生。


    明丽贤淑,自南至北。


    执杼织衣,惠我边乡。


    九月飞雪,十月授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德配玄天,功昭日月。


    千秋万岁,共此寒裳。


    民间自发为明淑皇后设立祠堂,称颂之歌谣传唱九州。


    帝军凯旋,扬后之善举,弘后之仁德,立“锦诏典”,以为后世君王择贤后之圭臬。


    *


    白话版本


    光世六年,靖朝初立,根基未稳。北疆各族对中原垂涎三尺,暗中囤积粮草、陈兵边境,野心昭然若揭。为保家卫国、守护百姓,靖远祖亲自披铠甲、执兵器,率军北伐。


    战中忽天降暴雪。军中旌旗冻成冰甲,烽火台被大雪阻断,消息不通。边境百姓陷入饥寒交迫,满目疮痍,苦不堪言。


    危急时刻,明淑皇后心系苍生,将家乡所学的桑麻纺织技艺与典籍,尽数传授给宫中女眷和京城妇女,还亲自带头赶制御寒棉衣。万千女子纷纷响应,齐心协力日夜纺织。全国上下同心同德,不眠不休赶制出上万件棉衣,随后马不停蹄送往前线。


    前线将士穿上温暖的棉衣,士气瞬间高涨,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北族,一举奠定靖朝国基;后方百姓也因皇后的善举免受冻寒,安稳度过严冬。这一举动,上助君王平定天下,下救万民于冰天雪地,功在社稷,恩泽四方。


    她从南方而来,明艳动人又贤淑温婉。


    手持梭子织就暖衣,将恩惠送到边疆。


    九月大雪纷飞,十月便送衣到军民手中。


    谁说我们没有战衣?我与你同穿一件长袍。


    她的德行堪比苍天,功绩如日月般璀璨。


    千秋万代,人们永远铭记这御寒的棉衣,也铭记她的恩情。


    百姓们自发为明淑皇后修建祠堂,歌颂她的歌谣传遍天下。


    皇帝凯旋后,大力宣扬皇后的善举与仁德,设立“锦诏典”,作为后世君王挑选贤后时的准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