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砚栖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晌午吃饭时没见着何大贵,江离心下不满。


    阿骞哥可是何大贵正经小舅子,她怎么着都算穆英的娘家亲戚,知晓老丈人家来亲戚,做女婿的却不露面,这简直就是不把穆家放在眼里。


    估摸何家俩儿子的关系也不大好,饭桌上何大富媳妇小柳氏叨咕了几句,惹得柳氏脸色越发不好,江离没插嘴,她心里不满是一回事儿,可也不想给别人当枪使。


    借着给何家大房俩孩子夹肉,江离笑道:“你们家里养了鸡还有鸭子,不缺蛋吃,婶子给你二婶带了些鸡蛋补身子,你俩见着莫要闹,日后婶子来给你俩带糖吃。”


    何家小辈本该称她妗子,只是眼下到底还没成亲,江离便以婶子自居。


    俩小娃什么都不懂正是憨吃憨玩的年纪,见她笑盈盈说话也好声好气,还夹肉给他们吃,自是乐得点头应好,招来亲娘小柳氏好几个白眼。


    吃过饭陪着穆英说了会儿话,江离看着一副药熬了三遍滤出,“这药你现在喝一小碗,晚上戌时再喝一小碗,剩下的分两次明儿喝。”


    穆英扭头抹了一把眼睛,哽咽道:“我记着了,说起来我比你还大两岁呢,倒是换你来照顾我······”


    “我在家又没事儿。”江离把粗瓷大碗推到柜面儿里侧墙根处,准备喝的小碗放在靠床的柜边,“日后家里炖了汤我让阿耿给你送来,你自己喝别给他们。”


    何家连鸡蛋都舍不得给她吃,饭食更是少有吃肉的时候,哪会专门炖汤,穆英知晓这是儿时玩伴兼弟媳记挂自己,点头应了下来。


    江离从何家离开时,柳氏给她篮子里装了十几个腌蛋,还装了半篮子豆角,“腌蛋留着给猫蛋、狗蛋兄弟俩吃吧,伯娘也知晓我种菜多,家里不缺。”


    没要柳氏的回礼,江离还暗戳戳埋汰了人一回,“要是菜多吃不完,伯娘不妨让姐夫挑到集上卖,得了银钱给阿英姐买点补气血的吃食。”话罢无视柳氏微黑的脸色,挑着空篮子大踏步出院。


    柴火煎药费工夫,眼下该是下午四点左右,不过现在昼长夜短,回去距离太阳下山也还早呢,挑着空篮子,江离脚步轻快地回柳树湾。


    “喵呜~”


    听见软软的猫叫,江离惊喜抬头,就见路边一只圆眼圆脑圆身子的狸花猫脚步轻快地跑来,“咪咪,你怎么出来了?”


    几秒的功夫狸花猫跑近歪脑袋蹭她裤脚,江离放担子蹲下摸猫脑袋,咪咪是她养的猫,家里还有一只狼狗,一猫一狗帮她看家护院,吃食好两只小家伙都被她养得溜光水滑。


    隐约听见远处狗吠,江离抬头,“旺旺怎么也出来了?”是的,家里一猫一狗取名咪咪、旺旺。


    倒不是没想过取来福、旺财这种名儿,可是庄户人家识字的少,取名都是想着寓意好,如来福、旺财这等通俗又寓意好的名字早不知多少人用了,她给猫狗取了若是和村里长辈撞名,到底不礼貌,江离这才退而取了最简单朗朗上口的咪咪、旺旺。


    咪咪晃了晃脑袋,率先往回跑,江离挑着担子快步跟上。


    大路口站着一少年,肤色微黑,身量却不矮,看着年岁不大,再有一两年绝对能长成六尺①大汉,此时正牵着一只背部黑毛、腹部四肢棕毛双耳竖立的大狗翘首以盼。


    江离远远看见人挥手打招呼,狗吠声越发响亮欢快,是她的未婚夫穆子骞和爱宠大狼狗旺旺。


    旺旺很是兴奋,哈嗤哈嗤吐着舌头,恨不得挣断脖子上的项圈冲过来,江离安抚它:“来了来了,脖子不疼啊这么急?”


    穆子骞顺着狗的力道走过去,接担子时,大狼狗已经扑棱着前爪扒拉江离衣服了,江离撸着狗脖子纳闷:“这是咋了,这兴奋?”


    “旺旺今儿立大功了,晚上给个骨头吃。”穆子骞将一旁喵呜叫的狸花猫抱起来放篮子里,挑起担子解释:“晌午那会儿村里进了拐子,栓子差点被拐走······”


    栓子是江离家左邻牛大爷的孙子,才六岁,晌午一个人蹲门口玩,他奶王婆婆在灶房忙午饭,不知怎的突然听见隔壁舒家养的狼狗狂叫,阿离去看阿英她是知道的,以为孙子隔着门逗狗呢还呵斥了几声,也听到了孙子的回应,便没放在心上。


    结果好一会儿不见狗叫停,王婆婆惊觉不对,连忙跑出院,不见孙子人不说,路上也没个人影,只有阿离家的狗扒拉着门扇狂叫不止,又惊又怕,一路喊着孙子名儿往穆家去。


    穆子骞得了信拿钥匙打开舒家院门,牵着狗一路顺着河道找过去,那拍花子想进山藏起来等天色黑了再往隔壁县去卖人,不成想被一只狗坏了事儿,根本就没藏身的地儿。


    “大伯带人绑了那拐子,赶着马车拉大爷爷他们去县里了。”


    江离皱眉,又撸了狗子两把,“拐子哪个村的?”


    以往秋上入冬后拐子猖獗,那时候家家户户屋里有人,平时小偷小摸的懒汉贼娃没了偷盗的机会便哄骗拐卖孩子,现在才七月,村里人少可村外田里到处是人,这拐子也太猖狂了。


    “洋县的,开春就来咱们西乡了,与县里几个地痞混在一处,手里没银钱了合谋拐孩子卖到洋县······”


    洋县和西乡县相邻,可汉江几乎横穿整个洋县,码头多,自然比西乡富裕,这也导致拐子骗来的孩子很容易出手。


    不管哪个时代,拐卖孩子的人都可恶,一路上江离狠狠咒骂了几句。


    村外田里都是熟人,见俩人一同往村里走,乐呵呵打招呼,尤其夸了大狼狗几句,旺旺甩着尾巴走在江离身边,嗷呜嗷呜低低叫着。


    知晓它得意,可这也挨得太近了,江离哭笑不得:“别挤了,再挤跌田里去了。”


    穆子骞见状,用担子前面的篮子隔开狼狗,两人都低着头,没发现前面岔道上鬼鬼祟祟猫着腰往村里跑的人。


    穆子耿没想到,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大哥会出村在路口等大嫂,此时顾不上别的,甩了甩湿漉漉的脚匆匆套上鞋,裤腿都来不及放下,只想早早跑回家。


    听到身后狼狗狂叫,且叫声越发近,心虚地扭头往后瞄,正对上两双含笑的眼睛。


    穆子耿直起腰身装出个无事样儿打招呼:“哈,大哥,阿离姐。”


    见他心虚得厉害,江离笑问:“干啥去了,鞋都不穿好?”


    虽大哥只看了他一眼就看向别处,可穆子耿更心虚了,反手摸着背篓低低道:“没干什么,看着牛爷爷给田里放水。”


    其实不止,他还在田里摸黄鳝来着,背篓里就是今儿的收获。


    江离点头,隔壁牛老头算是她雇的长工,没佃出去的田地由着他照看,早晨就说了今儿在田里忙,“回去把阿芸阿平带来,晚上在我家吃。”


    “好。”穆子耿眼睛一亮,瞅了大哥一眼,把背篓里的黄鳝往空着的篮子倒。


    “两条就够了,剩下的你带回去让奶做着吃。”江离有些怕这玩意,再说田里多,想吃了随时让牛老头抓就成。


    穆子耿挑了三条最粗的,剩下的囫囵丢回背篓撸了狼狗脑袋一把,急急往村里跑,黄鳝是大嫂家田里的,他还怕大嫂说来着。


    虽阿离姐还没嫁给大哥,可在他心里早就是大嫂了,想到大嫂的做饭手艺,穆子耿一路都是吸溜着口水,跑回家将背篓扔在灶房门口喊了一声,便回屋抱起小弟阿平牵着妹妹阿芸往外走,出了院子低低又兴奋道:“今晚在大嫂家吃饭。”


    阿芸扭着手指不乐意去,她今年八岁了,属于能听懂一些大人话的年纪,总担心和弟弟成了大哥的拖油瓶被大嫂嫌弃,平时慢吞吞的阿平却是直起上半身,能看出有些迫不及待了。


    “别担心,再说阿离姐家又不是外处。”穆子耿安慰妹妹,现在去大嫂家吃饭算啥呀,往后还要在大嫂家住好些年呢,以后好好孝顺大嫂就是了。


    江离也正和穆子骞说着明年开春后的安排,“我这边佃出去的田地不变,加上给你分的田地,咱们忙不过来就请人。”


    “嗯,都听你的。”穆子骞走在一畔静静听着,不时应和一下,江离又说起让阿耿去何家送鱼汤的事儿,“田里鱼多,待会儿你去抓两条回来,往后早晨我炖一条叫阿耿去送,回来正好在家吃早饭。”


    穆子骞有心说他自己在家炖也成,可转念一想,家里乱糟糟几个婶子各有心思,指不定又惹出一连串是非,便歇了心思,只道:“他回来吃就成,不用管。”每天给大姐炖汤养身体已经很麻烦阿离了,他不想弟弟再添乱。


    江离笑了笑没说话,反正早上做饭多做点就是。


    进村沿着主道走了不过半刻钟,就能看见舒家院落,大门口等了三人,咪咪已经跳下篮子跑过去了,旺旺也急急往前冲,江离顺着牵绳的力道小跑起来。


    与别人家院落相比,舒家院子小了一半,可院门很是气派,不仅用青砖砌了檐脚外挑覆瓦的门头罩,院门口脚下都是青砖铺地。


    大门正对三间正房,正房东侧有一间耳房当灶房,旁边连着覆瓦的柴棚直到东院墙,西侧倒是没耳房,进院门左手边两间倒座,余者就是两间西厢房,皆是青砖砌墙顶覆灰瓦。


    院子倒没铺青砖,只是从院门处铺了条半米宽的青砖路,连接倒座、厢房,直至上房东屋窗前的廊檐下,很是方便下雨天出门。剩下的空院距离东院墙处开了一片菜地,靠近柴棚的位置种了几株葡萄,绿藤顺着竹架爬上柴棚屋顶,青葡萄串隐约可见。


    当初舒童生带着女儿从南郑县搬过来,恰逢牛家给两个儿子分家,牛老头做主卖了一半的院子,就此,他家和二儿子家中间隔了舒家,又有江离这几年雇佣做工,两家关系很是亲近。


    “今儿得亏有你家的旺旺在。”王婆婆虽怕这大狼狗,可没见咬过人今儿还救了孙子,大着胆子摸了一下,让孙子进舒家院子陪着阿平玩。


    其实她也有私心,舒家光景好,即便现在剩阿离一人,那也是吃饭顿顿有肉油水足,今儿又有穆家孩子在,便猜测要留下吃饭,让孙子在舒家院子玩,就想孙子能吃点江离做的好吃食。


    标注①1尺=31公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