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辰儿的天赋不在武学或法阵法术?”大长老凌沧海看着襁褓中依旧恬静的婴儿,语气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不信的侥幸。可这话,终究没能得到任何人的回应,在这个以武学、法阵法术定乾坤的世界,没有灵力,便意味着连修炼的门槛都迈不过,纵有其他天赋,又能走多远?
良久,凌破军才缓缓抬起头,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好好照顾……辰儿。”
那声“辰儿”,再无半分最初的喜悦与期待,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在寂静的殿宇中久久回荡,将凌家逆天而行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浇灭在寒夜里。
三千世界中,唯有寥寥修士能勘破天门、飞升上界,那令人向往的上界,便是世人眼中的仙界。可鲜少有人知晓,仙界之上,更有一处超脱凡俗、凌驾万物的神界,此地居住着天生神祇,即便仙界修士修为臻至巅峰,也永远无法触及神界的边界,更遑论踏足其中。
此刻的神界,却无半分平日的静谧祥和。
那方映照下界万物的镜湖,往日里总是水波潋滟、澄澈如镜,此刻却骤然翻涌,湖面涟漪层层叠叠,似有无形之力在水下搅动。顺着动荡的湖水向下望去,深不见底的湖底竟隐约浮现出九十九重破碎世界的幻影:每一重幻影里,皆是山河倾覆、大地崩裂的惨状,璀璨星辰从天际坠落,化为燃烧的火雨,世间万物在劫难中化为飞灰,归于虚无。
而在每重幻影的尽头,都矗立着一道相同的玄色身影,墨发在狂风中肆意飞扬,周身萦绕着若有若无的混沌气息,那双冰蓝的眼眸里没有半分情绪,唯有能焚尽一切的漠然,仿佛世间所有的毁灭与哀嚎,都与他无关。
“这一世,若是还不能感化……”一道沉重的叹息在神殿中回荡,说话的神君立于湖岸,素白长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眉宇间刻满了历经无数轮回的疲惫,仿佛已见证了太多次相似的悲剧。
话音未落,另一道身影缓缓现身,周身笼罩着璀璨的星辉,连发丝都似缀满星辰碎屑。他目光落在镜湖中的幻影上,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他本就是天地间最桀骜难驯的存在。当初决意罚他下界,让他在轮回中领悟众生皆苦、心生悲悯,本就是一步兵行险着,成败早已难料。”
“可他的恶,并非后天沾染,而是源自上古最深处的混沌。”第三位女神君轻声开口,她的眼神悲悯众生,目光扫过镜湖幻影里那些焦黑的大地痕迹,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重,“那是世界诞生之初便存在的、最纯粹的恶,没有半分杂质,我们耗尽神力,也始终无法将其从他神魂中剥离。”
立于左侧的白袍神君抬手,指尖轻轻抚过身旁冰面,冰面上映出的,正是下界被无妄之火灼烧后留下的焦痕,那些看似微弱的痕迹,竟在缓慢地侵蚀神界的根基。
他收回手,语气凝重:“上古混沌孕育的恶,纯粹得容不下一丝光亮。更棘手的是,他的神魂乃是凤凰本源,我们始终无法将其彻底毁灭。每一次试图诛杀,只会让他在绝境中触发涅槃,那焚烧一切的无妄之火还会吞噬更多世界本源,让每一次诛杀,都变成滋养他力量的养料,反倒让他愈发强大。”
最初叹息的素白袍神君再次上前,立于镜湖之前,声音里是磨蚀了万古岁月的疲惫。
“前九十九世,我们做过无数尝试,却终究未能改变结局。”素白袍神君的目光定格在凌辰的身影上,语气里满是无力,“他要么彻底沉沦于混沌之恶,化身灭世者,将所在的世界搅得生灵涂炭;要么在觉醒凤凰本源的瞬间,无法承受神火中蕴含的暴戾意志,最终失控,无差别地焚毁整个小世界,让无数生灵为他的失控陪葬。”
镜湖中的画面静静流转,神界的四位神君却陷入了沉默,唯有镜湖的水波,还在无声地诉说着跨越九十九世的轮回与劫难。
笼罩在星辉中的神祇久久沉默,周身流转的星辰光华忽明忽灭,似在印证他内心的波澜。
过往无数次尝试感化的画面,如同潮水般在他脑海中浮现:
他们曾让那道玄色身影生于帝王之家,自幼享尽荣华富贵,见惯万国来朝,可他却将万民视作随意践踏的刍狗,抬手便掀起战乱,让山河染血;
也曾让他沦为街头乞儿,在饥寒交迫中受尽白眼与磨难,盼他能体会众生疾苦,生出半分怜悯,可他却将所有苦难归咎于天地不公,心中怨憎化为焚身恨火,最终以更狂暴的姿态毁灭周遭一切;
神界的陨星崖边,常年萦绕着淡紫色的雾霭,那是他体内失控的涅槃之火外泄时,灼烧天地灵气留下的痕迹。
这位神魂里嵌着毁灭印记的神君,连指尖划过空气,都能留下细碎的赤红火星,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酝酿着将世界焚尽的力量,他走过的地方,花草会不自觉地蜷缩叶片,飞鸟会惊惶地振翅远离,连流淌的溪水,都要避开他的足尖,生怕被那股毁灭气息冻成冰碴。
可就在这样一位令天地都忌惮的神君身侧,总跟着另一个身影。
银发及腰,发丝间似缠着细碎的光尘,风吹过时,竟像有星光在发梢流转;最惹眼的是他那双金眸,瞳仁里盛着暖融融的光,不似寻常神祇的清冷,反倒像将正午的太阳揉碎了装进眼底,每一次抬眼,都能让周遭的空气染上几分暖意。
他眼底的光辉便愈发柔和,似能驱散所有不安;连崖边凝结的冰碴,经他金眸扫过,那太阳般的暖意便顺着目光漫开,冰碴瞬间化作清澈的溪水,顺着石缝潺潺流下,滋养崖底的苔藓。
这位连蝼蚁都不忍伤及的神君,为了那个血脉相连的兄长,甘愿折损神骨,卸下神位。
他看着兄长神魂里的冰冷日渐深重,看着涅槃之火在其体内蠢蠢欲动,终是叩开了轮回之门。
有时是江南小镇的束发少年,每日天不亮就上山采带露的嫩草药,小跑着送到隐居行医的兄长医馆,只盼这抹鲜活能暖一暖对方冷硬的眉眼;有时是化作梳双丫髻的小姑娘,攥着刚摘的野菊拦住浪迹天涯的剑客兄长,缠他讲旅途趣事,哪怕只换来偶尔的驻足倾听,也笑得眉眼弯弯;有时是成了客栈里的账房先生,每到寒夜就端着热茶,坐到旅人居的兄长身边,轻声聊些四季风物,用细碎暖意慢慢裹住对方周身的冷。
他试着用春日的莺啼唤醒兄长心底的暖意,用盛夏的清泉浇熄他体内的躁动,用深秋的圆月诉尽牵挂,用冬日的暖炉传递温情。
可每一次,当兄长眼中的冰冷被温情融化些许时,涅槃之火总会骤然失控,赤红的火焰席卷天地,将他拼尽全力营造的温情焚烧殆尽。
他见过城池化为焦土,见过河流凝成冰碴,见过自己一次次在兄长失控的力量中消散,最后留在视野里的,永远是兄长那双平静冷漠不带一丝感情眼睛,和一片烧成灰烬的世界。
他的眼里流下泪水,那是为天地万物而悲伤的泪水,泪水下,唯有他眼底的太阳般光辉,仍在固执地闪烁。
“感化?”星辉神祇终于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嘲弄,分不清是在嘲讽冥顽不灵的冷漠神君,还是在嘲讽屡次失败却仍不放弃的他们自己,“我们早已用九十九世的结果证明,此路不通。他的神魂本质,从诞生之初便是毁灭,而非慈悲。”
“可我们已没有退路。”白袍神君的目光穿透镜湖的水波,看到镜湖周边的灵光已黯淡到近乎透明。
“这是最后一方能承载他神魂的小世界了,封印已至极限。若此世再失败,他体内的涅槃之火将彻底冲破束缚,到那时,不仅这个小世界会化为乌有,火势还会沿着因果丝线逆流而上,反噬神界根基。到最后,三千世界,亿万生灵,都将随他一同归于虚无。”
这样的代价,他们承受不起,也绝不能承受。
镜湖中的景象随神君的话音缓缓变幻,从秘境中慵懒前行的身影,切换回辰辉殿内,那个被襁褓包裹、恬静沉睡的婴儿。长长的睫毛垂在眼睑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绝美的小脸上没有半分戾气,看起来与寻常孩童并无二致。
“这一世似乎与前九十九世都不同。”白袍神君凝视着镜中婴儿,语气带着几分若有所思,“以往的轮回,皆是我们精心安排,试图引导他走向救赎,可这一世,并非我们刻意送入局中,而是他自身的因果与这方世界相连,自行卷入了这场轮回。”
“或许,这便是天道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次机会。”星辉神祇低声接话,周身的星辉渐渐稳定下来,语气中少了几分嘲弄,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希冀。他看向镜湖中那个沉睡的孩童,目光复杂,这道让他们耗费万古心力、屡战屡败的混沌之魂,或许真的能因这一线意外的变数,踏上不同的道路。
诸位神君不再言语,齐齐立于镜湖之畔,静静凝视着画面中那个在“琉璃牢笼”中沉睡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