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笼中佛·蜂鸟之眼

作者:英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霍殊的生活呈现出一种刻板的规律。教室、图书馆、解剖室、公寓,四点一线,像钟表般精确。他有意避开了华人学生常聚集的食堂和社团,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穿梭在这座古老大学的哥特式拱廊之下。


    顾临川似乎也忙于自己的事,没再主动出现。但霍殊能感觉到那种若有若无的视线。在图书馆书架间的缝隙,在拥挤讲座厅的后排,甚至在他沿着内卡河慢跑时,对岸树丛的反光里。他不动声色,将“蜂鸟”的微型摄像头别在衣领,如同佩戴着一枚沉默的守卫。


    第三天夜里,雪又下了起来。霍殊坐在书桌前,屏幕上是“蜂鸟”白天传回的扫描数据——顾临川进入的那栋河边老楼。热成像显示,地下室有持续且不寻常的热源,与楼上旅馆房间间歇性的热量波动截然不同。那不是锅炉房该有的信号特征。


    同时,马克斯放在客厅的旧收音机,在调频时偶然捕捉到一段异常稳定的低频信号,源头发射位置,与那栋老楼的地理坐标高度重合。这不是民用频段。


    线索像散落的珠子,需要一根线穿起。


    周五傍晚,医学院有个传统的酒会,在城堡地下的石窖里举行。霍殊收到了邮件邀请,落款是学生会,但措辞间透着顾临川特有的、那种裹着糖衣的强制性。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场合。


    酒会喧嚣。巨大的葡萄酒桶散发着橡木和酒精的混合气味,学生们挤在拱形石窖里,交谈声、笑声和碰杯声在墙壁上撞出回响。霍殊端着一杯未动的雷司令,靠在最远的角落阴影里,看着眼前这场浮世绘。


    顾临川无疑是中心之一。他穿梭在人群中,流利地用德语、英语甚至拉丁语和不同的人交谈,举止得体,笑容恰到好处。但霍殊注意到,他的视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不经意地扫过入口,像是在等待,或者确认什么。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一个穿着昂贵西装、明显不是学生的中年男人端着酒杯,走向顾临川,两人交谈了几句,状似亲密地拍了拍他的后背。霍殊的瞳孔微微收缩——那个男人抬手时,袖扣折射出的细微反光,让他看清了上面的图案:一个简化了的、抽象的龙形图腾。


    龙渊集团。


    前世,周瑜玥调查医院黑市链条时,曾在一些模糊的境外资金流向记录里,见过这个标志。一个背景成谜,触角遍及能源、生物科技等敏感领域的跨国巨头。


    顾临川和龙渊的人有接触。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蜂鸟”接收器传来极其轻微的震动——他预设的警报被触发了。有人正在尝试用非物理方式探测他的公寓房间。


    霍殊将酒杯放在路过的侍应生托盘上,悄无声息地退出酒窖。冰冷的夜风瞬间吹散了他身上沾染的酒气。


    回到公寓楼下,他并没有直接上楼,而是绕到建筑背面,启动“蜂鸟”。无人机像夜行的蝙蝠,无声升空,悬停在他自己房间的窗外。


    透过“蜂鸟”的高清夜视镜头,他看到了房间内的情形——一切看似原样,但他故意夹在窗缝的一根头发丝不见了。书桌上,他摆放的角度略有偏差的几本书,被极其细微地挪动过。来人很专业,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明显痕迹,但这种过分的“整洁”,本身就是破绽。


    “蜂鸟”的红外模式扫过房间,在书桌附近的地板上,捕捉到几个几乎与环境温度融为一体的、模糊的脚印轮廓。脚印很浅,朝向窗户,离开的痕迹比进入时更难以辨认,说明对方逗留时间不长,且离开时更为谨慎。


    霍殊操作“蜂鸟”升高,视野扩大,覆盖整条街道。夜色已深,积雪的路面上行人稀少。很快,一个身影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人穿着深色外套,戴着帽子,步伐很快,正走向内卡河上最古老的那座石桥方向。虽然看不清脸,但那走路的姿态,微驼的背脊……


    是那个总在图书馆同一区域看报纸的安静老人。霍殊见过他几次,他总是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一份《莱茵内卡报》,一坐就是一下午。


    “蜂鸟”悄然跟上,保持着极限距离。老人穿过石桥,却没有走向河对岸的住宅区,而是再次拐进了那片灯光暧昧的巷弄,走向那栋三层老楼。


    他在楼侧一个不起眼的消防梯旁停下,警惕地四下看了看,然后动作敏捷地攀爬而上,从二楼一扇虚掩的窗户翻了进去。


    霍殊没有让“蜂鸟”继续冒险。他收回无人机,指尖冰凉。顾临川、龙渊集团、专业的潜入者、伪装成普通读者的暗桩……海德堡这幅宁静的学术画卷之下,隐藏的暗流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浑浊。


    这不再仅仅是霍家内部的倾轧,似乎牵扯进了更庞大的阴影。他抬头,望向自己那扇漆黑的窗户,像一个沉默的洞口。


    他转身,走向与公寓相反的方向。今夜,他需要找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度过。枕下的肋骨匕首传来冰冷的触感,提醒他:无论走到哪里,角斗从未真正停止。只是战场,换成了这座被冰雪覆盖的古城。而他现在,不仅需要握紧手术刀,更要擦亮“蜂鸟”的眼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