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九回闻家变贤妃薨宫闱失靠山贾府动朝野
话说贾府众人赏桂吃蟹之后,各自散去。彼时正值深秋,天气渐凉,园中桂花虽香,却也渐渐凋零。众人心中,都隐隐觉得,这样的欢乐时光,怕是不多了。
却说元春在宫中,自从失宠之后,日子过得愈发艰难。她住的宫殿,原本是华丽的凤藻宫,如今却越来越冷清。宫里的太监、宫女,也都不像以前那样恭敬了。以前,她走到哪里,太监、宫女都要跪下行礼,如今,她走过,他们只是随意地点点头,有的甚至连头都不点。
她每日独自一人,坐在宫中,看着窗外的秋景。那窗外的梧桐树,叶子已经黄了,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如同她的命运一般,凋零了。她想起当年进宫时的情景,想起贾母拉着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说:"我的好孙女,你进宫了,可要好好保重身体。"她当时也哭了,说:"老太太,孙女会的。老太太也要保重身体。"
那时候,她穿着华丽的宫装,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坐在八抬大轿里,众人簇拥着她进宫。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还有府里的丫鬟婆子们,都站在门口送行。那时候,她是何等荣耀,何等风光。
她想起当年省亲时的盛况,想起贾府为她修建的大观园。那大观园,亭台楼阁,假山池沼,花木扶疏,美不胜收。她坐在轿子里,看着那大观园,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宝玉、黛玉、宝钗等人为她作的诗,那些诗,都是何等的才华横溢,何等的情真意切。
那时候,她是何等荣耀,何等风光。皇上宠爱她,赐她贵妃之位。朝中大臣,都要对她恭敬有加。贾府因她而荣耀,贾政因她而升官。那时候,她觉得,自己这一生,真是值得了。
可是如今,她在宫中失宠,日子过得并不好。皇上已经很久没有来看她了,她住的宫殿,也越来越冷清了。宫里的太监、宫女,也都不像以前那样恭敬了。她每日独自一人,坐在宫中,想起往事,心中愈发凄凉。
她每日以泪洗面,身体愈发虚弱。她每日只能吃一点粥,别的东西都吃不下。她每日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秋景,心中愈发凄凉。
她想起太虚幻境中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她心中想着,"二十年来辨是非",她进宫二十年了,这二十年,她辨清了什么是非?她辨清了宫中的争斗,辨清了人心的险恶,辨清了荣华富贵的虚妄。
"榴花开处照宫闱",她进宫时,正是石榴花开的时节。那时候,贾府上下都说,她进宫,是"榴花开处照宫闱",是贾府的荣耀。可是如今,她却失宠了,住在这冷宫之中。
"三春争及初春景",她是元春,是初春。迎春、探春、惜春,都是她的妹妹。可是如今,迎春被虐死了,探春将要远嫁了,惜春要出家了。她们的命运,都是如此悲惨。
"虎兕相逢大梦归",她心中想着,"虎兕相逢",怕是指宫中的争斗。她在宫中,见识了太多的争斗,太多的险恶。如今,她失宠了,那些曾经对她恭敬有加的人,都开始冷落她了。她在宫中失宠,怕是也撑不了多久了。
彼时正值九月中旬,天气渐寒。北风呼啸,吹得窗外的梧桐树叶子纷纷飘落。元春忽然染病,卧床不起。她每日咳嗽,痰中带血,面色苍白,身体消瘦。
太医来看,诊了脉,摇了摇头,说:"娘娘是忧思过度,心火上炎,加之秋寒侵体,恐怕不妙。"
元春听了,心中明白,自己怕是活不长了。她想着,自己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贾府的荣耀?为了父母的期望?可是如今,自己却要死在这冷宫之中了。
她躺在床上,想起贾母,想起王夫人,想起宝玉。她想着,自己进宫二十年,为贾府争得了荣耀,可是如今,自己却要死在这冷宫之中。她想着,自己死后,贾府会是什么样子?贾母会不会伤心?王夫人会不会哭泣?宝玉会不会难过?
她想着想着,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下来。她对身边的宫女道:"我怕是不行了。你去告诉太监,让他们传信给贾府,就说我病重了,让老太太、太太不要太伤心。"
宫女听了,也哭了,说:"娘娘,你别这样说。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元春道:"我知道自己的身体。我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你去吧。"
宫女这才含泪而去。
---
却说贾府这边,正值秋日,天气渐凉。园中的桂花已经凋零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贾母、王夫人等人,都在各自房中休息。贾母这些日子,心中一直不安,左眼皮一直跳。她对王夫人道:"我这些日子,心中总是不安,左眼皮一直跳。我怕是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了。"
王夫人道:"老太太,你别多想了。你要保重身体。"
贾母道:"但愿如此。"
正说着,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急急忙忙地跑进来,说:"老太太,太太,宫里来人了!"
贾母听了,心中一惊,脸色大变,忙问道:"宫里来人?是什么事?"
那人道:"宫里的太监来了,说是娘娘病重,让老太太、太太不要太伤心。"
贾母听了,身子一软,差点晕倒。王夫人忙扶住她,说:"老太太,你要保重身体!"
贾母道:"快让他进来!快让他进来!"
那太监进来,跪在地上,说:"老太太,太太,娘娘病重,恐怕不妙。娘娘让奴才来传话,让老太太、太太不要太伤心。"
贾母听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说:"我的好孙女,她怎么就病重了?她在宫中,可有太医看?"
太监道:"有太医看了。太医说,娘娘是忧思过度,心火上炎,加之秋寒侵体,恐怕不妙。"
贾母听了,身子一软,差点晕倒。王夫人忙扶住她,说:"老太太,你要保重身体。"
贾母道:"我的好孙女,她怎么就病重了?她才多大年纪?她怎么就病重了?"
王夫人也哭了,说:"老太太,你别太伤心了。娘娘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贾母道:"但愿如此。快让人去告诉老爷、大老爷,让他们准备进宫看望娘娘。"
王夫人忙让人去通知贾政、贾赦。
---
不一时,贾政、贾赦都来了。贾政听说元春病重,心中也是悲痛万分。他对贾母道:"老太太,我这就进宫看望娘娘。"
贾母道:"你快去吧。看看娘娘怎么样了。"
贾政、贾赦这才告辞,准备进宫。
却说宫中,元春的病情愈发严重了。她躺在床上,气息奄奄,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只能摇头叹息。
元春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她想起贾母,想起王夫人,想起宝玉。她想着,自己这一生,为贾府争得了荣耀,可是如今,自己却要死在这冷宫之中。她心中愈发凄凉。
她想起当年进宫时的情景,想起贾母拉着她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说:"我的好孙女,你进宫了,可要好好保重身体。"她当时也哭了,说:"老太太,孙女会的。老太太也要保重身体。"
可是如今,她却要死在这冷宫之中了。她想着,自己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贾府的荣耀?为了父母的期望?可是如今,自己却要死在这冷宫之中了。
她想着想着,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下来。她心中想着,自己这一生,真是"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她在宫中二十年,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她想起宝玉,想起宝玉小时候的样子。那时候,宝玉还小,她常常抱着他,给他讲故事。宝玉也很喜欢她,常常缠着她,要她陪他玩。可是如今,她却要死了,再也见不到宝玉了。
她想着想着,便闭上了眼睛。她的呼吸越来越弱,越来越弱,最后,终于停止了。
宫女们见她没有了呼吸,都哭了起来。太监们忙去报告皇上。
---
却说贾政、贾赦刚刚到宫门口,就听到宫里传来哭声。他们心中一惊,忙问守门的太监:"这是怎么回事?"
太监道:"娘娘薨了。"
贾政、贾赦听了,如同晴天霹雳,站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贾政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说:"我的女儿,她怎么就薨了?她才多大年纪?她怎么就薨了?"
贾赦也哭了,说:"我的侄女,她怎么就薨了?"
两人忙进宫吊唁。他们看到元春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已经没有了呼吸。贾政跪在床前,哭道:"我的女儿,你怎么就这样去了?你让我如何向老太太、太太交代?"
贾赦也跪在床前,哭道:"我的侄女,你怎么就这样去了?"
两人哭了许久,这才起身。他们向皇上请示,皇上准许他们将元春的遗体运回贾府。
---
却说贾府这边,贾母、王夫人等人,都在等着贾政、贾赦的消息。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哭着跑进来,说:"老太太,太太,娘娘薨了!"
贾母听了,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王夫人忙扶住她,哭道:"老太太,你要保重身体!"
贾母醒过来,哭道:"我的好孙女,她怎么就薨了?她才多大年纪?她怎么就薨了?"
王夫人也哭了,说:"老太太,你别太伤心了。你要保重身体。"
贾母道:"我的好孙女,她进宫二十年,为贾府争得了荣耀,可是如今,她却薨了。她让我如何不伤心?"
王夫人道:"老太太,你别太伤心了。娘娘在天之灵,也不希望你太伤心。"
贾母道:"我知道。可是我控制不住自己。"
不一时,贾政、贾赦回来了。他们将元春薨逝的消息告诉了贾母、王夫人。贾母听了,哭得更加伤心了。
贾府上下,一片哀声。宝玉、黛玉、宝钗、探春、惜春等人,都来吊唁。宝玉看到贾母哭得这么伤心,心中也是悲痛万分。他想起元春,想起元春当年省亲时的情景,想起元春对他的好。他心中愈发悲凉。
黛玉也哭了。她想起元春,想起元春当年省亲时,对她的关心。她心中想着,元春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薨了?
宝钗也哭了。她想起元春,想起元春当年省亲时,对她的赞赏。她心中想着,元春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薨了?
探春、惜春也都哭了。她们想起元春,想起元春是她们的大姐姐,想起元春对她们的好。她们心中愈发悲凉。
---
却说朝野之中,元春薨逝的消息传开了。朝中大臣们,都在议论纷纷。有人说,元春薨逝,贾府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贾府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有人说,元春薨逝,正是算计贾府的好时机。
有些与贾府有仇的人,开始暗中算计贾府。这些人中,有的是被贾府欺压过的,有的是与贾府有利益冲突的,有的是嫉妒贾府荣华富贵的。他们想着,元春在世时,贾府有靠山,他们不敢动贾府。可是如今,元春薨了,贾府失去了靠山,正是算计贾府的好时机。
他们开始收集贾府的罪证,准备参奏贾府。他们派人暗中调查贾府,收集贾府的罪证。他们想着,贾府这些年,仗着元春的势力,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
贾赦仗着元春的势力,强占民田,欺压百姓。贾珍仗着元春的势力,在宁国府聚赌,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贾琏仗着元春的势力,在外面包养小妾,做了不少荒唐事。
这些罪证,都被有心人收集起来了。他们想着,等时机成熟了,就参奏贾府。如今元春薨了,正是参奏贾府的好时机。
贾府上下,都隐隐觉得,有一场大祸要来了。贾政虽然迂腐,可是他也感觉到了朝中的气氛不对。他对贾母道:"老太太,我觉得朝中的气氛不对。我们要小心一些。"
贾母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贾政道:"我觉得,有些人在暗中算计我们。元春薨了,我们失去了靠山,那些人怕是要对我们下手了。"
贾母听了,心中一惊,说:"那我们该怎么办?"
贾政道:"我们要小心一些。不要再做违法乱纪的事。要低调一些。"
贾母道:"好。我知道了。"
可是,贾府这些年,仗着元春的势力,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如今元春薨了,那些罪证,都被有心人收集起来了。贾府的大祸,怕是要来了。
---
却说宝玉这些日子,心中愈发愁苦。他每日守在元春的灵前,看着元春的灵柩,心中愈发悲凉。他想起元春,想起元春当年省亲时的情景。那时候,元春穿着华丽的宫装,坐在轿子里,众人簇拥着她回贾府省亲。那时候,她是何等荣耀,何等风光。
可是如今,她却薨在冷宫之中,躺在这冰冷的灵柩里。她才多大年纪?她才三十多岁。她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贾府的荣耀?为了父母的期望?可是如今,她却薨在冷宫之中了。
他想起迎春,想起迎春被虐死的情景。迎春嫁给孙绍祖,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可是如今,她却被孙绍祖活活打死了。她才多大年纪?她才二十多岁。她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父母之命?为了媒妁之言?可是如今,她却被虐死了。
他想起探春,想起探春将要远嫁的情景。探春将要远嫁千里之外,离开老太太,离开宝玉、黛玉,离开这些姐妹们。她将要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过着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她这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父母之命?为了媒妁之言?
他想着,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元春进宫二十年,为贾府争得了荣耀,可是如今,她却薨在冷宫之中。迎春嫁给孙绍祖,可是如今,她却被虐死了。探春将要远嫁,离开老太太,离开宝玉、黛玉,离开这些姐妹们。
他想着,这个世界,真是太不公平了。他开始质疑,这样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样的贵族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每日锦衣玉食,住在华丽的府邸里,可是他们快乐吗?他们自由吗?
他想起代儒先生讲的秘事,想起陶渊明的诗文。代儒先生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他心中想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也想要这样的生活。他不想要这样的贵族生活,他不想要这样的虚伪生活。他想要自由,他想要真实的生活。
他想着想着,便去找黛玉。他想和黛玉说说话,想和黛玉商量商量。
他来到潇湘馆,见黛玉正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竹子。她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显然是病得很重了。
宝玉心中一酸,忙走过去,说:"林妹妹,你怎么样了?"
黛玉道:"我没事。只是听说大姐姐薨了,心中难过。"
宝玉道:"是啊。大姐姐薨了,我心中也很难过。"
黛玉道:"宝兄弟,你说,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大姐姐进宫二十年,为贾府争得了荣耀,可是如今,她却薨在冷宫之中。二姐姐嫁给孙绍祖,可是如今,她却被虐死了。三姐姐将要远嫁,离开老太太,离开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不公平?"
宝玉道:"我也不知道。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样的生活,真是没有意义。"
黛玉道:"宝兄弟,你别这样想。你要好好活着。你要为老太太想想,也要为我想想。"
宝玉道:"林妹妹,我知道。可是,我真的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我想要自由,我想要真实的生活。"
黛玉道:"宝兄弟,你说的自由,是什么样的自由?"
宝玉道:"我也不知道。可是,我知道,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我不想要这样的虚伪生活。我想要真实的生活。"
黛玉听了,沉默了许久,说:"宝兄弟,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宝玉道:"我不知道。可是,我一定要试试。我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黛玉道:"宝兄弟,你要小心。你不要做傻事。"
宝玉道:"我知道。林妹妹,你要保重身体。"
黛玉道:"好。你也要保重身体。"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叫道:"宝二爷,老太太叫你呢。"
宝玉道:"我知道了。"他对黛玉道:"林妹妹,我先去了。你好好休息。"
黛玉道:"好。你去吧。"
宝玉这才告辞离去。黛玉看着宝玉离去的背影,心中愈发担忧。她想着,宝玉这些日子,思想变化很大。他开始质疑贵族生活,开始追求自由。她担心,宝玉会做出什么傻事来。
---
却说贾府这边,元春的灵柩运回来了。贾府上下,都在忙着办丧事。贾母、王夫人每日以泪洗面,身体愈发虚弱。贾母这些日子,哭得眼睛都肿了,身体也越来越弱了。她每日坐在元春的灵前,看着元春的灵柩,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想起元春小时候的样子,想起元春进宫时的情景,想起元春省亲时的盛况。她心中想着,元春这么好的孙女,怎么就薨了?她才三十多岁,怎么就薨了?
王夫人也是每日以泪洗面。她想起元春,想起元春是她的女儿,想起元春进宫二十年,为贾府争得了荣耀。可是如今,元春却薨在冷宫之中了。她心中愈发悲痛。
贾政、贾赦每日忙着应酬前来吊唁的人。朝中大臣们,都来吊唁。有的是真心吊唁的,有的是来看热闹的,有的是来打探贾府虚实的。贾政、贾赦虽然悲痛,可是也要强打精神,应酬这些人。
宝玉、黛玉、宝钗、探春、惜春等人,也都穿上了孝服,每日在灵前守孝。宝玉穿着白色的孝服,跪在灵前,看着元春的灵柩,心中愈发悲凉。他想起元春,想起元春对他的好,想起元春省亲时,对他的关心。
黛玉也穿着白色的孝服,跪在灵前。她身体本来就弱,这些日子又哭得很厉害,身体愈发虚弱了。紫鹃见她这样,心中担忧,劝她回去休息。可是黛玉不肯,说要守在灵前。
宝钗也穿着白色的孝服,跪在灵前。她虽然稳重,可是心中也是悲痛万分。她想起元春,想起元春省亲时,对她的赞赏。她心中想着,元春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薨了?
探春、惜春也都穿着白色的孝服,跪在灵前。探春想起元春,想起元春是她的大姐姐,想起元春对她的好。她心中想着,元春薨了,迎春也死了,如今只剩下她和惜春了。她心中愈发悲凉。
惜春想起元春,想起元春是她的大姐姐。她心中想着,元春薨了,迎春也死了,三春已去其二。她心中想着,这世道,真是太无常了。她愈发坚定了出家的决心。
贾府上下,一片哀声。丫鬟婆子们,也都穿着孝服,在府中忙碌着。有的在准备祭品,有的在招待前来吊唁的人,有的在照料贾母、王夫人。
可是,贾府的人,都隐隐觉得,这只是开始。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元春薨了,贾府失去了最大的靠山。那些有心人,怕是要对贾府下手了。
正是:
> 榴花开处照宫闱,二十年来梦已归。
> 虎兕相逢宫闱冷,三春争及泪沾衣。
> 贾府失去擎天柱,朝野暗藏算计机。
> 可怜贵妃薨冷宫,从此家门多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