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你别急啊!”严亦书见他着急立刻答应了下来,“我随你回去便是。”
严亦书应下后,梁青不欲耽搁。立刻带着人从后门出了客栈。
门口正停着他订好的马车,梁青将严亦书扶上车厢,细心地将坐垫铺好,才让人坐下。
安置好了严亦书,梁青又将轿帘掩的严严实实,这才转身架着车往城外行去。
眼下正值太阳落山,路边聚集了许多来城里务工的农户汉子,这会一窝蜂地堵在城门口,通行格外的慢。
梁青心里着急,却也没有法子只能将车停靠在路边等待。
旁边正好有卖炊饼的挑着担子走近,梁青招了招手那长脸汉子就站住了。梁青上前买了两张热乎乎的饼子,拿着往车厢走去。
“今儿个还没怎么吃过饭,这里有炊饼小书你先垫垫。”说着,梁青将饼子递了过去。
严亦书伸手接过一张,把另外一张往外推,“我只这一张便足够吃了。”
两人吃完了炊饼前面路也通了。梁青驾着马车正要往城门口走,迎面就遇上一队车队。车队最前面是两个镖师,护送着一辆华贵马车刚过城门,正朝他们这边行来。
那马车前方,靛蓝的旗帜随风飘扬,上书大大的严字。
马车从他们侧方行过,严亦书掀开了一侧轿帘若有所思。
梁青他们身后不远便是城中最繁华的客栈所在,那华贵马车入了城门后没行几步就在客栈前面停了下来,一位身穿明黄锦袍的公子哥儿打着哈欠从车上走下,面容姣好但神色疲惫,一副舟车劳顿的模样。
形貌俊美的青年紧随其后也下了马车,心疼地扶住锦袍公子,两人相依偎着一同入了客栈。
马车上面,严亦书从车窗缝隙里看到人进了客栈,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梁青探头进来,“小书认识那位身穿锦袍的公子吗?!”
“正是我那庶弟。”严亦书嗤笑,“瞧这又是保镖又是侍人的,就连所乘马车也那么华丽!一看就知道是他作风!”
“我这庶弟从小便喜爱些金银华物,以前我被他表象蒙骗许了他不少体己,我以为他也就是喜爱而已,哪知他拿着这钱笼络手下置办产业,用心险恶,可恨至极!”
“那他怎么突然来了卞梁?”梁青有点担心的问,“他与你有仇,这时候突然过来会不会是因为你?”
“不无可能。”
梁青听罢心中不免着急,“那咱们还是赶紧远离县城吧。”
说罢,他猛地一扬缰绳,驱车往城门口赶去。
如今正值丰收时节,路上行人也多,大多是农户来往地里侍弄庄稼。村路颇窄,梁青驾着马车走的不快一直到了太阳完全落山才回到村中。
小河村也有不少村民尚在地里忙活,这些人与梁青亲近,见他回村都纷纷来打招呼。
村民热情,梁青也都一一回应。
他所居之处位于村子最北,靠近山脚且与其他村户隔的有点儿远。
梁青将马车停在路边想要去扶严亦书下车,转过身来却发现严亦书已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
“这里……便是我先前居住的屋子。”他说这话时语气有些羞怯,“看着是简陋了点,咱们先住下过两天我就找人修缮。”
“挺好。”严亦书一直待在城里,还没有下过村户之中,此时不免有些好奇。
眼前赫然是一座泥石垒就的屋子,看着年头久远颇为破旧。从外面来看仅有两间房屋,屋体一侧还塌陷了个角。
屋前屋后都有一大块地,此时长满了杂草。
两人一前一后走入屋中,只见里面陈设更为简陋。堂中正中间是一张木桌,桌旁仅有一只断了条腿儿的板凳。角落之处放着谷缸,另有几样打猎用的陷阱弓箭等物。
缸之中只余了个底儿,还是经年的陈谷眼瞅着是没法吃了。
“咱们今天回来的急我没来及买,明天一早我就去镇上秤些新粮。”梁青从马车上将被褥等物都搬了下来。他之前跟着老大夫在县城中住,如今要搬回来长住一应物事自然也都带了回来。
眼见天色已晚,想全都收拾好也不太现实。
两人商量只简单打扫一下,今天就早一点儿睡。
梁青自告奋勇去扫的地等他把地扫好又把厨房里的水挑上,回到屋里时只见床上并排放着两张被褥,严亦书正坐在床边解着头发。
他那头长发黑亮亮的,只是发根上粘上了些杂草,又被地里的风刮过显得杂乱了些。
梁青走上前将那碍眼的杂草拿掉,一只木梳冷不丁地递了过来,“哥哥帮我梳梳发吧,头上好像进了些草屑痒的厉害。”
梁青拿起发梳梳了几下,发现还是有好多草屑留在头皮上面。
“在李府做什么都不方便,我都好几天没沐浴了。”严亦书抬头看向梁青,“哥哥,咱们这边沐浴方便吗?”
“我两年没回来住了家里短缺很多东西,等明日去了镇上买个浴桶就能洗了。”
梁青给他梳完了发,也收拾收拾上了床。
想了想,他将自个头下面的枕头竖着放在了床中间,又把脱下来的外衣团吧团吧放在头下。
如此一夜过去,梁青于天光微曦时睁开了眼,严亦书睡的四仰八叉一条腿伸出举到了梁青胸口,一只胳膊也伸了过来直直搁在梁青脸上。
整个人呈个大字趴在床上,睡的形象全无。
梁青扶额叹气,严亦书从小便睡相不好,没想到如今长大了这坏习惯还没改过来。
尽管梁青尽量放轻了动作,严亦书还是被吵醒了。
他睡眼惺忪,撑起身子看了过来,“起这么早?”
“嗯家里没有粮,我赶早去集市买些。”梁青几下穿好衣服,“你再睡会不用急着起。”
“睡不着了,我随你一起去吧。”严亦书揉揉眼爬了起来。
这时候天刚蒙蒙亮,梁青赶着马车下地途中眼见家家户户都冒起了炊烟。
农家人起的早,小河村的村民习惯早起下地前做好一天的饭。一半晌午时在庄稼地里吃了,等晚上累了一天回到家再把锅里留的饭菜热热又能凑合一顿。
梁青驾着车走到村口,发现这里正有两个村民东张西望。
眼下刚入秋,清晨的凉风打在身上有点儿冷。
秋收刚过,去镇上赶早集的人少。梁三家的领着自家哥儿等了半个时辰才等到梁青驾车出村,连忙挥手招呼。
可总算有车出村了,而且还是马车,马车好啊一路上不会像牛车那样颠簸多舒服。
眼见有人摆手,梁青连忙将车停下。
梁庆有是梁青本家长辈,梁姓在三河村是个大姓,梁青辈分小见到梁庆有是要称一声叔的。
“婶子,莹哥儿。”梁青低头朝梁三家的看去,“你们这是要去镇上是吧,我正好也要过去可以捎你们一趟。”
小河村是三河村这片最贫穷的村子,村民买牛的不多。是以村民去镇上时,总会等在村口搭同去镇上的牛车。而多拉一个人便能收入一枚铜板的报酬,许多村民也都愿意。
久而久之,就成了惯例。
马车颇大再坐两个人也是绰绰有余,梁三家的和梁莹就都上来了。梁三家的递来一枚铜板,梁青客气了一番也就收下了。
昨日夜里刚下过雨,出了村子这路就坑坑洼洼的略有些颠簸。
两人刚坐上车没扶稳,被颠的东倒西晃。
坐稳之后梁莹看着严亦书身后的靠背,还有桌上的瓜子壳儿,眼睛都直了,“青哥你这车里怎么什么都有,这小桌子……这还有瓜子能吃……还有这靠背看着比俺家被子还软……”
“这上面是兔毛吧,俺摸摸哎呦真软……”
梁三家的皱眉看着车中布置,有些埋怨地看向外面的梁青,“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这么多东西买下来得花多少银钱。你这趟回来又是马车又是瓜子的,瞧你夫郎身上穿的这身恐怕也要不少……”
“马车是租的,婶子。”梁青转头笑了一下,“严公子是我友人,昨日崴了脚才在家里住了一天。”
“哎呦,这位不是小嫂子啊!”活泼天真的小哥儿好奇地盯着严亦书看,“还以为青哥这株铁树终于开花了呢!”
“铁树?”严亦书饶有兴致地望了过来。
“就是青哥!他在十里八村都是香饽饽,只要回到村里那门槛都要被媒婆踏破。这么久了,他居然都没给俺娶个小嫂子回来,可不就是铁树嘛!!”
“哦,看来你青哥很受欢迎啊!”
“那可不!!”小哥儿与有荣焉,“青哥是大夫,多体面啊!长的也俊,多少哥儿女子都喜欢呢!”
“就是再好的条件,也禁不住那么挑!”梁三家的道,“青小子毕竟不小了,也是时候该找个夫郎了。这还是有夫郎顾着家,家里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才好啊!”
梁三家的苦口婆心,但车上几人却没人搭话。
严亦书斜倚在靠背上,悠哉悠哉地磕着瓜子儿。
而梁青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面色格外沉重,只一味地看着前方的路,并没分给梁三家的一个眼神。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马车也行到了镇上。梁三家的下车时候一脸喜色,“这马车就是快,以往俺们坐牛车出来,怎么也要一个多时辰才能走到呢!”
“青小子应该也是来赶早集的吧,等会不如再捎俺们回去,这样也能早点儿到家。”
“我今天来镇上主要还是想来归还马车的,婶子,恐怕不能和你们一道儿回去。”
梁三家的一听,脸色立刻聋拉下来。搭乘村里牛车来回都是一个价,一人一个铜板。
方才她仗着自家与梁青一家亲近,只给了一个铜板,梁青果然没有与她计较。
马车又比牛车快的多,她有心回去时候也占这个便宜,却不料梁青竟要把车还回去。
眼看占不着便宜了,梁三家的不由心中憋闷。
“婶子,我眼下刚回村里,一会还得买些缺的东西就先行告辞了。”梁青施了个礼,驾车径直朝着车马行行去。等还了马车,梁青带着严亦书出了车马行,对面就是一个卖咸汤的小摊。
梁青带着严亦书坐下,要了两碗汤并几张炊饼。
“这家的咸汤味道不错,小书尝尝。”梁青招呼严亦书道,“一会吃完,我有点儿事想和你说。”
严亦书一边喝汤,一边抬眼道,“什么?”
“咱们过去一趟牙行。”梁青青嚼着嘴里的饼子,说话有些踌躇,“……给你置办个住的地方。”
他这话一说出来,严亦书就放下了碗。
“你一路上心事重重,原来就是在考虑这个?”严亦书轻嗤道,“怕我留在村里阻了你的姻缘?”
“怎么可能?!”梁青听他这么说,忍不住蹙眉道,“我怎么会这么想?”
“那你是怎么想的?”严亦书面上看不出怒色,只是语气极具讽刺意味,“这么急着给我寻住处一刻也不想让我多待,你是有多厌恶我呀?”
“嗯,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