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 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作者:半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立川盯着宋远山,并没有立即表态。


    他来青山村的目的是完成夏枯草的指标。


    看到宋远山第一眼时,他恨不得揪住刘树明的脖领子臭骂一顿。


    毛都没长齐的一个年轻人,怎么可能是炮制夏枯草的人?


    但通过一番交谈,赵立川发现这个宋远山实在不寻常。


    除了对炮制之法烂熟于心外,言谈举止也没有年轻人的青涩与稚嫩,还时不时流露出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稳和自信。


    这也正是赵立川决定将夏枯草创汇指标的事情坦诚相告的主要原因。


    可现在谈到最后实操问题时,赵立川又有些拿不准了。


    农村里办事儿,哪怕芝麻绿豆的小事儿,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况且门外那个村长,明显和宋远山他们不对付。


    想按期交付五百公斤的夏枯草,恐怕没那么容易。


    谈话中,赵立川特意提醒宋远山注意。


    但宋远山却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我自有打算”。


    这个回应,赵立川并不满意。


    在他看来,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想绕过村长办成一件大事,难度极高。


    宋远山是胸有成竹,还是盲目自大,赵立川委实拿不准。


    “远山同志,村里办事还是比较复杂的,没你们村长的支持,恐怕很难办成啊!”


    “要不,你先去找刘三金谈?”宋远山道。


    赵立川正有此想:“那就把刘三金叫过来,一起商量。能谈妥村长,这件事情就更有把握了!”


    宋远山面色一沉,打断赵立川的话。


    “赵主任,你好像误会我的意思了。”


    “只要刘三金掺和进来,那我就绝不再参与。”


    “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这是我的条件,也是底线,没得商量。”


    赵立川一怔。


    没料到宋远山会如此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不由问道:“远山同志和这个村长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宋远山点了点头,并未多解释。


    赵立川想了想,当即拍板,做出决定:


    “我找的人是你宋远山,自然不会再找别人。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再多言。半个月,五百公斤炒制合格的夏枯草,我等你好消息!”


    宋远山点点头:“没问题。”


    赵立川起身离开,宋远山往外相送。


    刘树明拽着还处在呆愣状态的岜迈,也跟着送领导出门。


    走到院里,赵立川摆手道:“不用送。刘树明,看样子远山同志也有事要叮嘱你,你就不必陪我出去了。”


    说着自己朝院门走去。


    刘三金一直站在岜迈门前翘首以盼。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


    眼看着天色都擦黑了,才见赵立川从岜迈家出来。


    刘三金立马迎上去,恭敬道:“赵主任,不知道您突然来我们青山村是有什么重要事情吩咐?我家就在那边,已经让家里人准备好酒菜了。不如我们边吃边说?”


    赵立川脚步不停,只留下一句“我还有事,改日再说”的话,就朝村口方向走去。


    刘三金一阵语塞,眼睁睁看着赵立川走远了。


    刘树生凑过来问:“大伯,领导咋说?”


    刘三金又气又恼:“你瞎吗?自己看不出来?”


    刘树生挠了挠头,看着赵立川离开的方向嘀咕:“奇怪!”


    刘三金深吸一口气,问道:“让你去打听情况,有没有打听到?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树生道:“我只打听到赵立川是被刘树明带过来的,至于为啥,打听不到啊。”


    刘三金几乎气到仰倒:“废话!谁看不到是刘树明带过来的?用得着你说!”


    正巧这时,刘树明从岜迈家走了出来。


    刘树生吃了大伯的排揎,转头就看到这个出气口,立马冲上去,一把揪住刘树明的领子:


    “好你个刘树明,吃里扒外的玩意儿!你还是不是咱青山村的人?说,为什么把大领导带到岜迈一个外人家?你们在屋里待了这半天,都说了些什么?”


    刘树明沉沉地看向他,冷声道:“把手松开!”


    刘三金已经调整好了情绪,缓声道:“树生,松开树明。树明,你过来,大伯有话问你!”


    青山村大半村子的人都是刘姓。


    按照辈分,刘树明也是要唤刘三金一声“大伯”的。


    刘树明挣开刘树生的手,走到刘三金面前,直接道:“大伯,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我无可奉告,劝你也别自讨没趣。”


    一句话,刘三金顿时心生怒气。


    这个刘树明,为了经营村里的收购点,面对自己一向唯唯诺诺。


    此时此刻,竟敢用这种语气对自己说话?


    刘树明接着道:“还有,不要再鼓动乡亲们来堵岜迈家门了。告诉大家,棒槌草青货我收,让所有人都去收购点。”


    刘三金一听这话,顾不得生气,忙问:“你收?什么价?”


    刘树明道:“之前宋远山是八分钱收。我现在提价到一毛五。”


    这是刚才,宋远山和他商议后定的价格。


    毕竟村民们采摘上来的棒槌草并不是完全合适,需要挑拣大朵的使用,这就必然会有不少损耗。


    再加上青货与干货的比例大概是在2.5比1,也就是两斤半新鲜的棒槌草才能炒成一斤干货。


    宋远山将这些都计算在内,最后定了一毛五一斤的收购价。


    但这个价格,对于村民们来说,都已经算是高价了,之前可是连两分钱都不到的。


    刘三金一听这价格,也是又惊又喜。


    在大山里,棒槌草几乎随处可见。


    虽然大片的不好碰到,但小路边、田埂旁,一小丛一小丛的,几乎到处都是。


    这东西收起来也不费力,就连小孩子都能干,还不耽误挖别的山货。


    一斤新鲜的棒槌草能卖一毛五,普通成年人赶趟山,挖别的山货的间隙都能采个五六斤,少说也能多挣几毛钱。


    就算是小孩儿上山玩儿一天,都能采个几斤棒槌草。


    几乎就是顺手把钱给挣了。


    要是专门去采棒槌草,一天采三十多斤应该没啥问题。


    比挖别的山货轻松,挣的钱还不少。


    虽然远不及宋远山卖的六毛钱一斤的价格,但看今天这架势,让岜迈吐出炮制秘方可能性不大。


    更何况,青货压秤,两斤多的青货都未必能出一斤干货呢。


    这样算来,直接卖青货又实在又便(bian)宜。


    但转念一想,刘三金又更加疑惑:


    “据我所知,棒槌草并不值钱,只有岜迈他们特殊处理后才能卖上价格。你实话告诉我,赵立川在岜迈家里到底说了什么,你又为什么高价收棒槌草?”


    刘树明摇头:“这个无可奉告。大伯,你只需要回答我,愿不愿意通知村民,让大伙儿一起挣钱?”


    刘三金心思电转。


    前面鼓动村民们,说采草能挣钱,今天来岜迈家围堵却没个收获,正愁接下来该怎么向村民们交代。


    如今刘树明承诺提价收购,倒算是个好机会。


    思及此,他便一口答应下来。


    刘树明点点头,转身就走。


    刘三金招手把刘树生叫到近前,吩咐道:


    “你这就挨家挨户去通知,就说我和收购站的领导恳切深谈一番。”


    “领导看在我的面子上,终于同意收购棒槌草。”


    “青货一毛五一斤,让他们尽快把棒槌草送去刘树明的收购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