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第一节数学专业课的路上班行远被叫住了。
“行远,帮帮忙。”
“张老师,你还和我客气什么。能帮的我一定帮。”
“能帮我上课呗?”
“不是……你能不能敬业一点,我今天大一新生第一次上课好不好!”
那名老师有些低声下气的说:“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小师叔帮帮忙了!我要晋升副教授了,需要一个过硬的成果,时间很紧啊!”
这个忙得帮,对于高校老师来说从讲师到副教授是一个很重要的坎。“那行吧,多长时间?”
“可能需要整个学期吧。”
班行远吐血而亡。“你这过分了啊!倒不是我不愿意帮忙,我很清楚一些题目就算有了思路也要花很多时间。我讲课没问题,但是张老师有没有考虑过对你的影响。毕竟你是有教学任务的,半年不上课,被竞争对手捅出来,只怕结果不是很好。”
这位老师点了点头说:“我倒是忽略了这个。不过应该问题不大,数学系有谁不开眼敢找小师叔你的麻烦啊!”
“不开眼的人不就在跟前吗?不是别的什么人给我找麻烦,是你在给我找麻烦!”
但是该帮的忙还是要帮,班行远非常理解一线老师面临的教学和科研两项工作在时间上的冲突。随即问道:“给我看你下,究竟是什么问题可以把你难成这样。”
那位老师递过一张纸,班行远扫了一眼心里就有数了,送佛送到西吧。
在同学诧异的目光中,班行远给他们上了第一节专业课。后面的课就没这些幺蛾子了,坐在教室里班行远把用那些数学工具可以做出那个问题简单的写了一下。至于具体思路什么的那是一句都没有提,还得靠张老师自己。
抽时间把那张纸交给那位老师,又去找了老吴头。没办法数学系的老师和他太熟了,帮了这个就得帮那个,就没个完了,必须得立规矩。总算是制止了那些骚动的心。
就这样,班行远开始了平淡而又忙碌的大学生活。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因为同样的烦恼,他和李惠安正式开始了情侣的相处模式。别管男生还是女生对李惠安这种老牛吃嫩草的行为都极为不齿。
两个人才不管这些呢。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没持续多久,94年12月,升入大学半年后班行远入伍了。两个爷爷和父母都是军人,他无论如何都要到那个大熔炉里锤炼一番。当然也和他实在没啥好学的有很大关系。
因为身高和形象,都没离开京城,直接被选入了护旗队。因为金叔他们打下的坚实基础,班行远在两年的军旅生涯创造了好多记录,最短时间担任旗手、连续最长时间旗手……甚至几年后已经退伍的班行远主动申请担任了50岁生日时第一个方阵的旗手。
这段时间班行远并没有放松学术上的追求,利用休息的时间学习思考着
时间很快到了1996年,夏天李惠安毕业了,当然了她选择了继续深造。而班行远在这两年中也不断进行自我积累,也开始出成果了。期间除了数学和历史,他还学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像是经济、金融什么的,有时候会产生一种想要试水金融市场的冲动。
这些都不重要,最大的变化就是班行远和李惠安在一起了。班行远满20周岁的那天,都没征求孩子的意见老爷子和李惠安父母自作主张的在家里给两个人办了一个简朴的婚礼,没错就是婚礼,在长辈的见证下,两个人结成夫妻。当然了,暂时还不能领证,因为年龄不到。为此班行远好特意请了一天的假。
经历了鱼水之欢,两个人越发的如胶似漆、蜜里调油。当然了,肯定会采取措施,虽然老爷子整天催他们赶紧生孩子。开什么玩笑,都有繁重的学业。
那个婚礼结束后没多久,班行远一篇关于寻找欠定线性系统的稀疏解的论文发表在《数学年刊》。这篇论文让压缩采样有着四十年历史的技术焕发了生机,确立了压缩感知这门新学科。
两个月后,班行远再一次在《数学年刊》发文,这次是关于数论的。论文证明了存在任意长度的素数等差数列以及存在无穷多的相邻素数,他们的差小于定值。论文发表立刻轰动学术界,关于素数理论的重大突破总是格外受关注。
连续两篇文章让数学家意识到一位新星冉冉升起。班行远收到了无数的邀请,但都礼貌的回绝了,我还是学生和大头兵好不好,还要上课。咳咳,其实是舍不得离开他的惠安姐姐。
这还不算完,年底班行远又一篇论文见刊,这次是发表在最难发文的《数学学报(acta atheatica)》上。论文中班行远给出了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的证明。
年底盘点的时候,班行远关于压缩感知的工作和对朗兰兹纲领基本引理的证明被国际权威媒体评为当年十大科学突破。
很遗憾的是,班行远深居简出,除了知道他是京城大学的连一张照片都没有。
进入1997年,班行远结束短暂而又光荣的军旅生涯恢复了大学
生活,继续自己的工作。但是因为一些变化,稍微放缓了学术研究的进度,做了些其他的事情,那就是搞钱。
通过分析班行远认为这些贪得无厌的人可能要在东南亚搞事情,并且大概知道要怎么操作,那就是做空汇市。
原理很简单就拿做空日元来说,假设日元对刀乐汇率为100:1,向银行借100亿日元,然后第一时间兑换成1亿美元。做空开始,当汇率降至200:1的时候,拿出5000万美元兑换成日元归还银行的借款,一来一去赚了5000万美元。
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的多,而且可以加杠杆,一旦成功收益极为喜人,当然风险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