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以理服人

作者:小羊噗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奴婢知道。”青荷坚定的回应众臣的质疑。


    殿内响起零零散散的“嘁”声,充满不屑。


    青荷像是没听到一般,不受他们影响,继续道:


    “真铜钱是官铸,假铜钱是私铸或盗铸,它们在工艺、材质和标准上都有差别,不知哪位大人手里有假币和真币借来一用?”


    她扭头看向左右的大臣们,恭敬询问。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该不该搭理。


    场子静默良久,终于有道年轻的声音响起。


    “我这里有两枚铜币,一枚真,一枚假,还请姑娘分辨。”


    青荷看向声音来处。


    只见是一个穿着绯色官服,胸前补子绣着孔雀,模样清俊的年轻男子。


    他款步朝她走来,手里捏着两个铜币递到她面前。


    青荷伸出双手在下方接住,两枚铜币稳稳落入手心,传来微凉的触感。


    “多谢大人。”她感激道。


    对方朝她微微颔首,转身回了队伍中。


    青荷将两枚铜币摊在手心,讲解道:


    “大夫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识别假币上,首先看绣色,真币绣色自然,层次丰富,有枣皮红、翡翠绿等多种色泽,刮蹭不易脱落,而假币的绣色呆板单一,浮于表面,一抠就掉。”


    “再听声音,真币材质纯净,铸造精良,两枚相敲,声音清脆悠长。而假币材质杂乱,声音沉闷,像敲击破铁片一样。”


    她说着,分别将两枚铜币往殿中的铜柱上敲击,每个铜币的声音的确有所不同。


    “三闻气味,新铸的假币会有一股刺鼻的酸味,但真币则有淡淡的土腥味或铜腥味,也是人们常说的铜臭气。”


    众大臣面面相觑,眼底皆是不可思议。


    没想到她说话条理如此清晰,更没想到她竟然真能说出鉴别假币的方法。


    青荷继续道:“再就是看形制,真币上的文字清晰挺拔,结构匀称,假币的文字模糊臃肿,软弱无力,因为翻砂工艺粗糙,笔画常有流铜堵塞。”


    “尺寸重量也不相同,真币的大小、厚薄、重量统一,而假币为了节省铜料,往往更小、更薄、更轻。”


    “从材质颜色上区分,真币颜色温润,呈青黄色,而假币为降低成本,掺入大量铅粉、锡粉,所以颜色发白发灰,缺乏铜特有的光泽。”


    “最后,看边缘和穿孔,真币边缘和穿孔打磨光滑,不会有毛刺和流铜,但假币未经仔细打磨,常有毛边和毛刺。”


    她说话的过程中已经有不少大臣被吸引过来,开始仔细端详她手中的两枚铜币了。


    也有大臣掏出钱袋子,从里面翻找出几枚铜币比较。


    仍有几个大臣岿然不动的站在原地,语气依旧不屑道:


    “你说的这些都是凭感觉,而感觉是最不可靠的东西,你看那个铜币是青黄色,那我还说是白灰色呢,你听着是清脆声,那我还说是沉闷声呢,那到底谁的感觉准呢?”


    其他大臣纷纷看向开口质疑的几人,有些无语的撇了撇嘴。


    人家都说的那么清楚了还在鸡蛋里挑骨头,区别这么明显,是有多蠢才会分不清。


    “这位大人说的有道理,人们有时候的确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昧良心的话,所以我还总结了几种快速辨别的方法。”


    青荷一语双关,听得那几个找茬的大臣心里不舒服。


    他们一脸瞧不起的样子,倒是想看看她能出什么丑。


    “第一个是称水法,取一碗水或者一盆水,将铜币扔进去,通过观察下沉的速度和姿态来辨别,假币的速度稍慢,姿态不如真币平稳。”


    “第二个是裁切法,用利刃将其切成两半,真币内部铜质细密均匀,假币常有砂眼、气孔,甚至露出与表面不同的材质,不过这个方法损失过大,要三思后再用。”


    “第三个是摞叠法,将多枚铜钱摞起来,真币因大小、厚薄标准,摞起来整齐划一,如同一根钱柱,假币大小不一,厚薄不一,摞起来歪歪扭扭,缝隙不均。”


    青荷这边说着,那边已经有几个大臣把钱币摞起来了。


    “哎,从这里开始扭起来了,这枚肯定是假币。”有人指着钱柱明显凹进去的一枚铜币道。


    几人将假币取下来,放在手中细细观察,青荷说的几条特征基本全中。


    “还真是,皇上,这个奴婢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有大臣向皇上禀报。


    皇上看向青荷,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丫鬟。


    她穿着一身肥大的囚服,整个人显得更加纤薄脆弱,站在这金殿之上何其渺小,可她的脸上未见半分惧色,只有一片深潭般的平静。


    怪不得顾沉渊对她那么上心,她与别的女子真有不同。


    “你一个奴婢,是如何知道这么多的?”皇上问。


    “奴婢在狱中的这段时间想了很多,私铸币一案是由奴婢开启的,虽然奴婢也是被人诬陷,但奴婢觉得自己有责任为朝廷、为皇上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奴婢今日所说的这些也不全是奴婢自己所想,还有顾世子的功劳,这些方法有些是跟他学的,有些是奴婢自己琢磨的。”


    正如大臣们嘲讽她时所说的那样,像她这样出身的人连识字都令人难以置信,更别说辨别假币,提供清剿私铸币的策略这些事。


    有些事太过离奇就会引人生疑,难免会招来其他麻烦。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麻烦,她只能往顾沉渊身上引,她是他的奴婢,跟着他学了点鸡毛蒜皮的本事也说的过去吧。


    “皇上,您可千万别被她的花言巧语给骗了,就算她是跟顾世子学的,那顾世子又怎会对私铸币的材质、工艺了解的如此透彻?这很难不让人怀疑顾世子就是私铸币的罪魁祸首。”孙绍开口就是污蔑。


    殿内与他同党的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


    皇上听到这种论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没出声,只静静等着看青荷如何应对。


    青荷回头看了一眼孙绍,不卑不亢的开口:


    “在案件了结之前,大人有权怀疑任何人,但如今私铸币泛滥成灾,已经扰乱了民间的交易秩序,再任其发展下去,难免影响到税收和国库,与其坐以待毙,等候不知何时才能揭晓的真相,为何不试试奴婢提出的法子?


    若拒绝的理由仅仅因为奴婢和顾世子是嫌疑人,是否有些因噎废食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