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初摸底题有泄露,首劳动师成大哥

作者:垂天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告别了早已厌倦的小学,心情很是愉快。从此,该走出那缺乏正义,缺乏公理,圣洁与庸俗共处的世界了。诸多的希望,美好的憧憬充满了年轻的心。虽然依旧幼稚,相信总会成熟,虽然还很脆弱,相信总会刚强。过去的都已死亡,新的一天正在前头招唤。


    升初中的考试是在我们小学考的,是老师帮助抄的。永远记得那考场上老师给我的白眼。于是大家无一漏网,全都堂堂正正地进入了伊通县第八中学。为了考察学生们的实际水平,八中决定进行一次入学前的摸底考试。但考试之前便听人们传扬考试的语文题中要求默写《春日》一诗,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当日正发了新书,便听说《春日》一诗就在语文书后面的附录中。于是大家开始背诵。我当时半信半疑:难道考试题真能让我们知道,难道没学的也要考吗?但也背下来了。果然在考试中发现试卷上赫然印着那道题。忽然一股莫名的激愤涌上心头。便没有答那道题。以后又听人说那道题被删掉了。心里又是无名的快慰。


    摸底成绩下来了,听说我是第二名,第一名便是杨波。没有什么感觉。似乎一切都很平常。或许,当一个人真正有学问时永远也不会骄傲。


    又是一段充满希望的焦急的日子,我们才去报名。又要劳动。我拿了个锄头,人小锄大,十分不相称。进了校门,便驻立等候。一会儿,校长组织我们在校门旁的篮球场集合。讲话之后,又介绍了四位老师,他们将是我们的班主任。手中各拿着名单,念到谁谁便到另一边站着,我竖着耳朵听着。第一位老师念完了,没有我。第二位老师走上来,听说是和我一样,姓张的。他拿起名单,第一个便读到我的名字。我拿着锄头跑了出去,等着其他的被念到名字的人过来。我便有了众多的新的同学和新的班级——一年二班。


    刚开学总是有大规模的劳动的。第一次劳动中,我结识了一位新同学——孟凡利。


    上午我劳动主要是抬土,我拿了筐,他便主动找我抬。整齐干净的衣着,嘴未开便已满脸含笑,长得也算得上是风流潇洒。看上去叫人感到和蔼可亲。在劳动之中,我是沉默寡言,他却问这问那,说东到西。不知为什么,他的每一句话我都非常爱听,我感到是遇到知音了。


    中午,我领他回家吃了饭,从此以友相待。


    从前只看到过扬于体外的恶,却不知道是坏人的坏往往是隐于衣袍底下的。有些人有善的外表,美的面皮,殊不知一切都是骗人的幌子。以后同孟凡利的交往中,感到此人不但胸无点墨,粗浅庸俗,而且为人狡诈,虚伪。也许一个人的本性是天生的,我有着自己的原则。所以十分严厉地面刺其过,当机立“断”了。他问我:“你不能把这些放在心里不说出来吗?说出来又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我冷冷地说:“我就是这样,我不说我会不好受的。”我喜欢坦诚做人,不愿意虚浮处世。一个人的虚伪又能偏人多久呢?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暴露他的本来面目,无论他掩饰得多么巧妙。而这面具一旦被撕破,那么他就会从众人心中永远消失。


    老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上帝。老师的话学生是没有不听的,尤其对于天真幼稚的孩子,像我。老师说劳动要工具,问谁有扫帚。我想想,我家的扫帚是新买的,于是举了手。问谁有锹,我家的锹也很好,便又举了手。后又问谁能拿脸盆,众人迟迟不动,为了不让老师为难,我便再次举手。放学时,正巧又发了一大摞本。我夹了扫帚和锹,本放在扫帚上,一手提了脸盆,还可以帮助这边的手出点力。刚拿好了要走,张老师叫我的名字,示意我过去。我慌忙放下东西,奔走过去。刚走几步,老师叫我把东西也一齐拿着。我又吃力地拿起工具和本,走了过去。我便和老师一起向前走。张老师说他曾听说我在小学学得不错,叫我以后努力学习。我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一一点头应着。最后张老师说我们两家还有亲戚,叫我回家问问我妈就知道了。我回家一问,确有此事。论起辈份,我应呼张老师为大哥,难怪他当时不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