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秋深·光影的序章

作者:云承七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三卷:光阴里心动的裂痕


    在那个特别的时刻,光仿佛有了思想。


    它不只是物理规则,更像一种语言。


    主动塑造着我们眼中的世界。


    光线穿过清冷天空。


    稀薄得像透过毛玻璃看到的灯。


    这本身就是一个隐喻:


    我们看见的,永远是被过滤的现实。


    当那束夕阳斜斜地照进窗户。


    穿过积尘的玻璃。


    它突然不再普通。


    成了绝对的焦点,一位看不见的艺术家。


    它不再只是照亮。


    而是在“定义”一切。


    光线钻过发丝,把头发变成半透明的金线。


    浸染平常的衣服,泛起温暖的象牙色。


    布料经纬间藏着的日常秘密,全都暴露出来。


    这光有了质感。


    像调和过多亚麻仁油的颜料。


    浓稠,醇厚,缓慢地流动。


    更妙的是光在轮廓上玩的把戏。


    它变成雕刻大师。


    用最细的金粉勾勒肩线、鼻梁。


    让边缘微微发光。


    和阴影形成柔和的过渡。


    这不止是好看。


    更是对“界限”的诠释:


    光用明暗的交界定义形态。


    存在与虚无,就在这一线之间。


    光柱里飞舞的微尘。


    被照成金色的浮游生物。


    上演着微观世界的芭蕾。


    “存在,就是因为被看见。”


    光还在诉说时间。


    墙上的光影悄悄移动。


    边缘柔和,形状慢慢拉长。


    像最精准的沙漏。


    记录着时间流逝中,那些安静的美。


    最终,光超越了客体的角色。


    仿佛有了自己的意志。


    它只需要一个见证者。


    选择最合适的角度,被命运挑中的时刻。


    和一个愿意停下一切、全心注视的人。


    观察者成了通道。


    承受这场光的洗礼。


    这让人不禁思考:


    世界的美,是它自带的?


    还是当我们与特定时空相遇时,碰撞出的火花?


    光永远在那里静静变幻。


    等待被“看见”。


    在被看见的瞬间,把平常变成永恒。


    把物理现象,点化成形而上的启示。


    第十章:秋深·光影的序章


    十月的沈阳,寒意已深入骨髓。


    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冰冷手掌,提前抚摸着这座工业城市的每个角落。


    辽阔的天空,呈现一种清冷的灰白色。


    那颜色,近乎于石膏。


    阳光在其中努力穿行,却失去了夏日的炽烈。


    它变得稀薄而遥远。


    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望出去的灯火。


    枯黄的杨树叶,在干燥的秋风中打着旋儿。


    簌簌作响。


    像是无数封寄往秋天的信笺。


    最终,它们无奈地飘落。


    铺满了沈阳市商业学校操场的煤渣跑道和泥土地面。


    织就了一张巨大而斑驳的地毯。


    脚踩上去,会发出干脆的、碎裂般的声响。


    这声音,宣告着一个季节的终结。


    1995年的深秋,沈阳正在经济浪潮的初涌中悄然变化。


    新的商场,开始在旧城区破土动工。


    霓虹灯的招牌,在几条主要街道上试探性地闪烁起来。


    但校园,尤其是像商业学校这样的地方,仍像一座孤岛。


    它保留着前一个时代残留的节奏。


    缓慢,而单纯。


    操场上,穿着统一肥大校服的学生们,像一群群迁移的雏鸟。


    校服是蓝白或绿白色的。


    他们在校园的角落里游戏、徘徊、交谈。


    男生和女同学也在玩一种最为朴素的游戏。


    那游戏几乎带有原始的仪式感。


    ——勒狗子。


    这是一种东北大地特有的、应季而生的娱乐。


    取材于遍地皆是的杨树叶。


    规则简单至极。


    挑选落在地上、叶梗粗壮坚韧的叶片。


    小心地撕去叶片部分,只留下那条褐绿色的叶梗。


    两个人各执叶梗一端,十字交叉。


    然后同时用力向自己一方拽拉。


    韧性更强、没有断裂的一方,即为胜者。


    这游戏考验的,不仅是叶梗本身的质地。


    更是挑选的眼光、保存的耐心。


    甚至,带着一点小小的“巫术”。


    尤其是男同学们,深信一个秘诀。


    将精选的杨树叶梗藏在鞋里。


    用体温和汗气“捂”上几天。


    这能极大地增加其韧性。


    从而在比赛中赢得胜利。


    收获同伴们短暂的、带着羡慕的惊叹。


    那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近乎透明的快乐。


    质朴,简单。


    却充满了某种对物性探索的虔诚。


    是属于物资尚不丰裕、精神却易于满足的上学时光里,一抹亮丽的色彩。


    下午第三节自习课,是一天中时光流淌得最为缓慢粘稠的时刻。


    商务电脑一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种昏昏欲睡的宁静。


    空气里混杂着特殊的气息。


    粉笔灰、旧木头,和青少年体味。


    阳光以一种倾斜的角度,穿透布满灰尘和水渍的老旧玻璃窗。


    在斑驳的漆木课桌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格子。


    无数微小的尘埃,在这些光柱中飞舞、浮沉。


    它们被映照得如同拥有了生命和质感。


    像金色的浮游生物。


    在几乎凝滞的空气中,缓缓游动、旋转。


    演绎着微观世界的盛大芭蕾。


    西斜的太阳,光芒已经变得格外柔软、醇厚。


    它不再是盛夏时那般锐利、咄咄逼人。


    不再仿佛要将一切都曝晒得无所遁形。


    此刻的光,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画家笔下的颜料。


    那颜料调和了过多亚麻仁油。


    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近乎实体般的琥珀色质感。


    它缓慢地、几乎是可视地在课桌、地面和墙壁上流淌。


    所到之处,将木质的纹理照得细腻清晰。


    仿佛能触摸到岁月浸润的温润。


    墙壁上的光影,界限分明,却又边缘柔和。


    它们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拉长、变形。


    如同一个沉默而精准的沙漏。


    以其自身的移动,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深秋下午的缓慢流逝。


    记录着流逝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惊心动魄的静美。


    窗外的老杨树,树龄恐怕比教室里大多数学生的岁数还要大。


    它们伫立在操场边缘。


    此刻,已染上深浅不一的金黄与赭石色。


    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夕阳这位技艺高超的匠人精心点燃了一般。


    在微风中,摇曳成一片跃动的、层次丰富的火焰。


    这火焰没有热度。


    只有颜色和光影的变幻。


    偶尔,有那么几片叶子,仿佛终于耗尽了与枝头最后的牵绊。


    它们悄然挣脱。


    在空中打着优雅而迟疑的旋儿。


    最终,轻轻落在窗台积年的灰尘上。


    发出几不可闻的、叹息般的细微声响。


    教室后排,是一片特殊的领地。


    被班主任略带无奈地称为“□□”。


    这里,依旧保持着与整体宁静格格不入的低分贝热闹。


    云承,这个“□□”的核心人物,正与前桌的芳玲进行着对战。


    这是他们第无数回合的麻袋五子棋大战。


    胜负,早已无关紧要。


    作文本的格子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圆圈和叉号。


    战况看似激烈。


    实则,更像是为了打发冗长时间的一种默契配合。


    “云承,你这步棋想了快五分钟了!”


    芳玲不耐烦地用圆珠笔尾端敲击着桌面。


    发出笃笃的轻响。


    “能不能痛快点?磨磨唧唧的,像个老娘们儿!”


    她那头利落的短发,随着转头的动作轻轻晃动。


    发梢在夕阳光下,掠过一抹短暂的金棕色。


    云承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


    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都交给了那吱呀作响的旧椅子。


    他的眼睛半眯着。


    似乎聚焦在棋局上,又似乎早已神游天外。


    手指间那支廉价的一次性圆珠笔,被他转得飞快。


    化作一团蓝色的虚影。


    仿佛随时会脱手飞出。


    “急什么?”他拖长了语调,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慵懒。


    “棋局如战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懂不懂?”


    他嘴上这么说着,带着惯有的戏谑。


    “我这叫运筹帷幄。”


    但实际上,他的心思早已不在那方寸之间的黑白纵横之上。


    长时间的静止,让他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倦怠。


    自习课总是如此。


    仿佛一个无边无际的、温和的泥沼。


    让人在昏沉中,一点点下陷。


    他的另外几位“同党”,也各有各的消遣。


    海涛,一个略显腼腆但心思细腻的男孩。


    正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用一块橡皮擦拭着课本。


    那块橡皮已经变得乌黑。


    他擦拭的,是英语课本边缘不小心蹭上的一小点蓝黑色墨迹。


    神情专注得,仿佛在修复一件珍贵的文物。


    费杰,则充分利用窗玻璃那模糊不清的反光。


    他不断调整着自己那不足一寸的、硬撅撅的头发。


    试图拗出一个自以为帅气不羁的造型。


    还不时,偷偷瞄一眼不远处几个女生的反应。


    大理子,因为体型壮硕而被冠以此绰号。


    此刻,他毫无顾忌地趴在摊开的物理书上。


    发出轻微而均匀的鼾声。


    一丝亮晶晶的哈喇子,正从他微张的嘴角蜿蜒而下。


    在夕照下,闪着光。


    云承打了个绵长的哈欠。


    口腔里喷出的白气,在清冷的空气中短暂停留。


    他伸展了一下因久坐而显得僵硬酸麻的肢体。


    关节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就在他睁开眼的瞬间,仿佛相机镜头咔嗒一声对准了焦距。


    世界突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饱和度,重新呈现在他的视野里。


    靠窗第三排,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被光捕捉了。


    她恰好被一道异常饱满、纯净的夕阳余晖完美地勾勒出来。


    如同舞台上的主角,被一道绝佳的追光灯锁定。


    是慧佳。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