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Protein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老城区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安泽阳比平时早了十分钟出门,他站在邮电局家属院对面的巷口,假装系鞋带,眼睛却不自觉地瞟向大院门口。


    桂花香在晨风中愈发清冽,与早点摊传来的油炸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安泽阳深吸一口气,忽然觉得自己这种行为有些可笑。他正要转身离开,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这么巧,你也这么早?”


    安泽阳转过身,看见陈思望推着一辆旧自行车站在不远处,车把手上挂着一个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地塞着画册和书本。


    “嗯,昨天睡得早。”安泽阳简短地回答,目光落在陈思望的帆布包上,“带这么多东西?”


    陈思望拍了拍包,眼睛因为笑容而微微眯起:“郑老师借了我几本建筑图集,太重了,只好骑车带。你要不要坐后座?我带你一段?”


    安泽阳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着陈思望坦荡的表情,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点点头,有些笨拙地侧身坐上自行车的后架。


    晨风拂过耳际,道路两旁的店铺陆续拉开卷帘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自行车铃铛叮当作响,陈思望一边骑车一边哼着不知名的曲调,安泽阳的手轻轻抓着后架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你看那边的屋顶,”陈思望忽然减慢速度,指向一栋老式洋房的屋顶,“那种老虎窗的设计,现在很少见到了。”


    安泽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阳光正好照在那扇小巧的老虎窗上,窗玻璃反射出璀璨的光芒。他不得不承认,经过陈思望的指点,这条他走过无数次的街道突然变得陌生而新鲜,仿佛蒙尘的珠宝被擦去了表面的灰尘。


    到达学校时,早读铃声刚刚响起。陈思望锁好车,两人并肩走进教学楼。安泽阳能感觉到一些同学投来的好奇目光,这让他有些不自在,但奇怪的是,这种不适感并没有往常那样强烈。


    课间休息时,陈思望果然摊开了那本厚重的建筑图集。


    “你看这个,”他指着一段巴洛克式教堂的穹顶内部图,“这种多点透视的效果,是不是很像我要的那种张力?”


    安泽阳俯身细看,点头道:“确实,但这里用的不是纯粹的鱼眼透视,而是结合了成角透视和散点透视。”他拿起铅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勾勒了几条辅助线,“你看,这里的消失点实际上是在...”


    他的话突然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几乎贴在了陈思望的耳边,而对方正专注地看着他画线的动作,丝毫没有避开的意思。


    “继续啊,”陈思望催促道,转过头来,两人的距离近得能看清彼此眼中的倒影,“很有意思。”


    安泽阳感到耳根微微发热,他稍稍后退,继续解释道:“这种透视方法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我建议你先从简单的成角透视开始练习。”


    整个课间,他们就这样头挨着头地讨论着透视技巧,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才不得不分开。


    下午的美术课上,郑老师果然安排了透视练习。当安泽阳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发现陈思望正对着画纸发呆。


    “需要帮忙吗?”安泽阳轻声问道。


    陈思望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里的透视关系我总是处理不好。”


    安泽阳拉过椅子坐下,耐心地讲解起来。他没有注意到郑老师正站在教室后排,微笑着注视他们的互动,也没有注意到几个同学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放学时分,天空突然阴沉下来,秋雨毫无征兆地倾盆而下。安泽阳站在教学楼门口,望着雨帘发愁——他没有带伞。


    “一起走吧?”陈思望从身后走来,手中举着一把黑色的雨伞,“我送你到路口。”


    雨点敲击伞面,发出细密而持续的声音。两人挤在一把伞下,不可避免地肩碰着肩。安泽阳能闻到陈思望身上淡淡的松节油和铅笔屑的味道,与他平时闻到的汗水和尘土气不同,这是一种属于创作者的气息。


    走到分别的路口,雨势稍减。陈思望忽然说:“你知道吗?你讲透视比郑老师还要清楚。”


    安泽阳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可能。”


    “真的,”陈思望的眼神很认真,“你有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要不要考虑将来做老师?”


    这个提议让安泽阳猝不及防。在他的设想中,未来是一片模糊而不确定的领域,他从未允许自己有任何具体的想象。


    “我没想过。”他老实回答。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夕阳从云层缝隙中探出头来,将湿漉漉的街道染成金红色。陈思望收起雨伞,忽然指向西边的天空:


    “看,彩虹。”


    安泽阳抬头望去,一道淡淡的彩虹横跨在天际,色彩柔和却清晰可见。他站在那里,看着彩虹下的老城区房屋,看着身边仰头望天的陈思望,忽然希望这一刻能停留得久一些。


    “明天见。”陈思望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安泽阳点点头,看着那个推着自行车的背影渐行渐远,在雨后的街道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转身走向回家的路,脚步不自觉地轻快了许多。


    晚上,安泽阳做完作业后,意外地翻出了许久未动的素描本。铅笔在纸面上沙沙游走,不自觉地勾勒出雨后街道的轮廓,还有一个推着自行车的模糊身影。他画得专注,连母亲回家开门的声音都没听见。


    母亲探头进来看了看,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带上了房门。安泽阳画完最后一笔,才发现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他收拾好画具,关灯躺在床上,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天花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


    几条街外,陈思望正对着物理作业发愁。他转着铅笔,目光不时飘向窗外。雨后的月亮特别明亮,照得邻居家的屋顶泛着银光。他想起白天安泽阳讲解透视时专注的侧脸,忽然觉得物理题也没那么难懂了。


    最后他决定放下作业,翻开了那本建筑图册。第78页的教堂穹顶在台灯下显得格外庄严,他试着用手指比划着透视线的走向,不知不觉就到了该睡觉的时间。


    秋夜的微风从窗缝溜进来,带着湿润的泥土和桂花混合的气息。两个少年各自进入梦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