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7章 此心安处是故乡

作者:我的狗是军统特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光熨帖地照进房间,陆奶奶醒来,感到一种久违的、深彻骨髓的宁静。过去六日海潮般汹涌的情感,此刻已沉淀为心底温厚坚实的基石。她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躺着,任由那些山河的影像、歌声的余韵、人情的暖流在心间缓缓流淌、最终归位。


    没有离愁别绪,只有一种满载而归的充盈与安然。


    早餐时,她对桂姨和刘金说,语气平和而坚定:“今天,我们就在镇上最后走走,买些东西。桂妹是陪我回来的家里人,小金是研新请来护我周全的依靠,这一路,辛苦你们了。我们买点家乡的味道,带回上海。”


    这“家乡的味道”,便成了这最后一日,温柔而郑重的仪式。


    一、 赤水河畔的最终凝望


    他们再次来到最初住处的观景台。白日的赤水河,褪去霓虹,显露出碧玉般的沉静质地,承载着千年的盐运历史、红军的足迹与两岸蓬勃的酒业生机,默然东流。


    陆奶奶扶着栏杆,目光悠远。


    “桂妹,小金,”她平静地开口,“你们看这河水,它带走了我记忆里的老街、码头、四方井,可它也留下了更宝贵的东西——这空气里的魂,这镇上人的根,也把咱们,稳稳地送回了家。”


    她顿了顿,像在做最后的总结。


    “在外面飘了一辈子,心里总有个地方空落落的,不踏实。这次回来,我才明白,那个空着的地方,就是这里。”


    她抬起微微颤抖的手,轻指脚下的土地、流淌的河水与无处不在的醇香。


    “现在,它被填满了。被这山河填满了,被你爷爷的影子填满了,被那些像小谢一样把青春洒在这里的人的故事填满了,也被你们俩……这一路的悉心照拂,填满了。”


    她的语气里没有悲伤,只有穿透世事的释然。故乡,以其新旧交织、血脉延续的完整面貌,彻底拥抱并治愈了她这个离乡六十多年的游子。


    刘金这个敦厚的汉子,听着这平静之下蕴含惊雷的话语,鼻腔猛地一酸。他默默调整站姿,更坚实地守在老人身侧。桂姨早已泪流满面,用力点头:“填满了就好!奶奶,您的心,从此就安在这里了。”


    二、 “家”味的采买与情感的封装


    接着,便是为上海那个“家”,采买“家乡”的味道。桂姨作为本地通,主导了这次采购,目标明确:不止于名气,更要地道、实惠,且便于携带。


    1. 酒韵悠长: 他们再次拜访了王坊主的老酒坊。这次不尝“回头酒”,而是选购了几种他推荐的、口感更为醇和、适合日常小酌或烹饪的年份散酒。王坊主特意找来小巧的陶坛封装,用红布扎紧,嘱咐路上小心。这是给陆奶奶的,也是让陆研新尝尝故乡最本真的气息。


    2. 酱香绵厚: 自然少不了“陈氏酱油坊”。桂姨熟稔地买了好几瓶古法酱油,还有豆豉和糟辣椒。“炒菜、拌面,滴上几滴,就是家乡味。”她对刘金解释。这是日常炊烟里的乡愁。


    3. 零嘴忆旧: 在桂姨的坚持下,他们买了真空包装的黄粑和糍粑。“奶奶早上可以蒸着吃,软和,甜滋滋的,就是您小时候的味道。”这是带给孙子的甜蜜,也是陆奶奶自己的童年印记。


    4. 茶香清心: 在一家诚信茶庄,桂姨挑选了本地产的、口碑很好的翠芽和毛尖。“上海天热,喝点我们贵州的绿茶,清爽。”这是山水灵秀的延伸。


    刘金展现了他作为护工的可靠,仔细检查包装,合理分配行李重量,所有重物自然都归了他那双有力的手。他不仅是体力上的担当,更默默记下了陆奶奶多看哪样一眼,悄悄多买了一份,准备给她一个惊喜。


    这不再仅仅是购买特产,而是将无形的乡情、这一周的感动,分门别类地、妥帖地封装起来,准备跨越千山万水,移植到上海的生活里。


    三、 最后的“家宴”与传承的托付


    中午,桂姨在民宿厨房,倾注全部心意做了最后一顿“家宴”。红烧肉油亮,折耳根爽口,时蔬清甜,黄粑软糯,还有代表团圆的羊肉饺子。


    饭菜上桌,陆奶奶没有立刻动筷。她拿起酒杯,对着桂姨和刘金。


    “桂妹,这趟,真辛苦你了。”她话语朴素,重若千钧,“没有你,我找不到回家的路,尝不到家里的味。你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家乡人。”


    桂姨眼泪决堤,手抖得端不稳酒杯:“奶奶……能陪您回来,我高兴!”


    陆奶奶转向刘金:“小金,谢谢你。你稳重,心细,研新选对人了。”


    刘金喉头滚动:“奶奶,您别客气,是我的福气。”


    三人碰杯,酒液化作暖流,熨帖人心。


    饭后,陆奶奶从布包里,郑重地拿出两样东西。一本是她大半辈子的相册,递给桂姨:“桂妹,这个留给你和枚枚。想我了,就看看。”


    接着,她将一枚用红布包着的、古老的苗族蝴蝶妈妈银饰胸针,放在刘金掌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小金,这个,给你将来的媳妇儿。”她脸上露出慈祥而俏皮的笑容,“我们贵州姑娘戴这个,好看。你找个好姑娘,好好过日子。”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长辈关爱与认可的赠予,让刘金瞬间红了眼眶。这不仅仅是一件礼物,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是一种超越了雇佣关系的、近乎亲情的托付。


    “奶奶……这太贵重了……”


    “拿着。”陆奶奶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你们好好的,我在上海,想着也安心。”


    情感的浪潮在此刻达到顶峰。无声的赠予与接受之间,一种深厚的情感纽带被牢牢系紧。陆奶奶将自己与这片土地的连接,部分记忆与祝福,郑重交付给了最信任的两个人。


    四、 此心安处


    午后,陆奶奶小憩后,独自在房间坐了许久,伏案写了一封给孙子陆研新的信,仔细封好。


    做完这一切,她长长地、满足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八十三年的疲惫、牵挂与漂泊感,都彻底吐了出来。


    傍晚,她最后一次站在阳台,凝望赤水河的夜景。灯火璀璨,酒香依旧。但她的心,是满的,是静的,是安的。


    桂姨和刘金安静相伴。


    “明天,回上海了。”陆奶奶望着远方,轻轻地说。


    但她随即笑了笑,那笑容通透澄澈,仿佛卸下千斤重担。


    “不过,也没什么分别了。”


    她抬起手,轻轻按在自己心口。


    “贵州的山,贵州的水,都在这里了。”


    “老头子好像也在里头,对着我笑呢。”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话,说得真好啊。”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声温暖的钟鸣,回荡在夜色中,为这场跨越时空的归乡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安宁的句点。故乡,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地理坐标,而是她灵魂最终的、温暖的栖息地。那些打包好的特产,将成为她在上海延续这份安心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凭据。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萌宠特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