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兔月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国,京城。


    上坡村。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一年播种季。


    黄昏时刻,村民结束劳作,扛着锄头三三两两回家。


    突然。


    远处传来几声驴鸣,一辆简陋的驴车停在村口。


    然后,走下一名青衫方巾的书生,眉目清朗,气度温文。他取出五文铜钱,含笑递给车夫,又拱手一礼,方才转身步入村中。


    村人见了,不论心中作何想,脸上皆堆起笑意,纷纷招呼:


    “韩秀才,今儿怎得空回来啦?”


    “几日不见,秀才相公越发俊俏了……”


    “那可不,读书人吃的是墨水,能跟咱一样?”


    村民们热情打招呼。


    原身也不是个高冷性格,韩璋自然不能冷脸。


    他笑道:“今日书院休沐,便回家看看。各位叔伯婶娘近来可好?”


    “好好好,今年春雪应时,春耕也顺当,大伙儿心里都乐着呢……”


    因着今年气候好,农耕顺利,村民都喜气洋洋。


    当然也有煞风景的人。


    上坡村乃杂姓聚居,韩、罗两家因早年分田结怨,素来不睦。


    村中唯二的秀才,除了韩璋,便是罗家郎。


    罗母向来见不得韩家占尽风头,见韩璋手中提着八宝斋的糕点,便又忍不住扬声讥诮:


    “哟,韩秀才这是提了八宝斋的点心回来?这一包少说也得百来文吧,年纪轻轻,倒真舍得!”


    “你爹娘叔伯、兄弟姐妹哪个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挣几个辛苦钱,省吃俭用供你读书,你倒好,有钱不买书,尽往嘴上花。”


    “哪像我家郢郎,有点工夫就抱着书不放,那可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将来啊……”


    然后滔滔不绝地夸起自家儿子如何勤勉,如何上进,拉踩韩璋不得行。


    这般场面,在原身的记忆里,早已不是头一回了。


    韩璋也不生气,只端着最温和的笑意,说出最绵里藏针的话。


    “婶子说得是,韩某确实不及罗兄刻苦,日日挑灯夜战方能完成先生布置的课业,就连休沐归家也片刻不得闲,还要劳心劳力地背书,实在令人钦佩。”


    “韩某胸无大志,惟愿他日若能高中,好好照应家人。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心侍奉祖父祖母、爹娘叔婶,免得将来‘子欲养而亲不待’,空留悔恨……”


    “对了,罗婶家里既有读书人,想必也清楚,读书人是可以靠抄书挣些银钱的。一本书若抄得工整,能得几钱到几两不等,倒也不至于连一包点心都舍不得买。”


    “怎么,罗兄平日里不曾抄书赚些银两,孝敬罗婶几包点心尝尝?”


    罗秀才就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两手不沾俗事的主,从不想法子贴补家用,只伸手要钱,将一家人累得如牛似马。


    “你……”


    罗婶被这一番话噎得满脸通红。


    她当即撸起袖子叉腰,就要破口大骂,挣回颜面。


    可惜韩璋不配合,当即打断:


    “婶子,天色不早,该回家用饭了,今日就不多陪了,改日再叙。”


    说罢转身就走,迅速走远。


    罗婶儿没机会找回面子,只能气得在后面跳脚,气急败坏嚷嚷。


    “呸!小兔崽子牙尖嘴利!会抄两本书有什么可得意的?我儿可是已经和孙家小姐定了亲!等他做了孙员外的乘龙快婿,莫说百来文的糕点,就是几两银子一块的点心,俺家也吃得起!”


    对方声音很大,哪怕已经走远的韩璋都听见了。


    但韩璋却并没有停顿和在意。


    他不是原身,对那孙家小姐可没意思——他喜欢男人,要娶也是娶小哥儿。


    没错。


    此韩璋已非彼韩璋!


    他是昨夜才穿越而来的异世之魂。


    穿越之前,他的世界正陷于末世。天灾肆虐,丧尸横行,变异动植物与人类争夺着最后的生存空间。他所在的基地遭遇围攻,所有人都丧生于那场恐怖的尸潮之中,包括他自己。


    可没想到的是。


    他再次睁眼,竟重生在这个架空朝代,成了一名贫寒的农家子弟。


    这个世界类似华夏古代,却有三种性别:男人、女人,以及能生育的男子——哥儿。


    而原身名字与他有一字之差,叫韩勤璋,今年20岁,京城郊外上坡村人士,是个已经有秀才功名的寒门书生。


    昨夜原身起夜如厕,迷迷糊糊脚下打滑,竟一跤摔没了性命。


    而后醒来的,就成了他!


    对此,韩璋是非常高兴的。


    毕竟他还没活够,还不想死。纵然穿越到这落后古代,可再艰难,又能难过那个满目疮痍的末世吗?


    ……


    循着原身留下的记忆,韩璋没费什么周折便寻到了韩家门前。


    与村里常见的泥草房不同,韩家的房子很不错,是一座青砖瓦房的大院子。


    可这并不意味韩家有多富裕。


    恰恰相反,为了供养原身这个读书人,韩家早已捉襟见肘。


    自古读书便是烧钱的行当,寻常百姓若想供出一个读书人,莫说勒紧裤腰带,便是敲骨吸髓般的付出,也未必能填满这无底洞。


    韩家之所以能住青砖瓦房,以及供养原身读书。


    有很大原因,是韩爷爷年轻时敢闯敢拼,随商队走南闯北,几番出生入死,才攒下些许家底,在村中建起这座体面的青砖院子。


    “爷奶,爹娘,二叔二婶,三叔三婶,我回来了。”


    走到韩家门口,还没进去,韩璋就学着原身的习惯喊了声。


    他适应环境很快,昨晚就已经把原身记忆的融会贯通。


    没办法,不快不行——这毕竟是礼法森严的古代,稍微有点不对,就会被人当成异端,那可就要大命了!


    今日恰是书院休沐,韩家上下早盼着长孙归来。


    一听见韩璋的声音,


    无论在堂屋忙活、灶房张罗,还是后院拾掇的家人,皆放下手中活计,满面喜色地迎了出来。


    “是大郎!咱们大郎回来啦!”


    “哎呦,奶奶的乖孙,这才几天没见,怎么瞧着又清减了!”


    “大侄子快进屋歇着!”


    “大哥,大堂哥……”


    韩家老老小小围着韩璋关心,就跟护什么稀世珍宝般,既欢喜又小心翼翼。


    而他也确实是韩家的宝。


    二十岁的秀才,虽非惊才绝艳,却也堪称出色。若再进一步中了举,那便是改换门庭、光耀乡梓的大事。


    面对韩家人的热情,韩璋适应非常良好。


    前世身为孤儿,想要什么都需要自己去争,所以性格并不内向,再大的场面也难不住他。


    “爹,娘,我回来了。家里用过饭不曾?若还没,把我带的糕点蒸上,热着吃更香,今晚正好添个菜……”


    他将手中物什递给母亲,又转向祖父母笑道:


    “阿爷阿奶,我在书院好着呢,哪就瘦了?您瞧我这胳膊腿,结实着呢!”


    说罢,还挽起袖子,鼓了鼓臂上肌肉示意。


    韩爷爷早年走镖,通些拳脚,家中儿孙自幼也跟着习武强身,就连原身这个书生也不例外,身子骨很是硬朗。


    韩奶奶见孙子这般健壮,喜得连连点头:


    “壮实好,壮实些,往后进贡院考试才不易病倒。”


    “……”


    说起科举考试,韩璋表情就有瞬间的僵硬。


    因为原身不仅是韩家的指望,还是整个韩氏宗族的希望,肩负光宗耀祖,重新崛起家族的重担。


    这不,说曹操曹操到。


    一家人还未叙完话,院门外便涌来一群族中老人。


    人人手中提着鸡蛋、布匹、腊肉等物,满面堆笑。


    “老六!听说大郎休沐回来了?”


    “瞧着像是瘦了些,快把这些拿去,给大郎好生补补!”


    “大郎在书院可还顺心?先生近来可曾夸你……”


    韩氏宗亲们一如往常,热络又疼惜地围上来问长问短。


    那阵仗,简直如潮水般涌来,颇有几分“丧尸围城”的气势。


    不过韩璋很淡定!


    因为这在原身记忆中是常态,而且这些长辈也用不着他招呼。


    果不其然。


    稍作寒暄后,老人们便自发在院中坐下,话起当年。


    族老语气怀念又惆怅道。


    “想当初咱们老韩家,也算是名门望族,尚未落魄时,最拮据最没出息的族人,都是奴仆伺候,绫罗绸缎,好不风光显赫。”


    韩爷爷也点头附和,感叹道:“大哥说的是,犹记得小时候我调皮,把父亲书房价值千金的琉璃马打碎,还是大哥替我与父亲求的情。”


    “不过千金琉璃马罢了,那时算不得什么,便是没有我求情,父亲也不会责怪弟弟……只叹我韩氏气运不佳,王朝更迭,乱世横行,家族往昔峥嵘只剩云烟岁月。”


    族长摸着胡子长长叹气。


    四周记得旧事的老辈们也纷纷面露唏嘘。


    但很快,族长又振作精神,浑浊的眼中绽出精光,重重一拍韩爷爷的肩:


    “好在老六你争气,为咱们韩氏养出了一位麒麟孙!”


    “大郎十几岁便中了秀才,又入了向南书院求学。待明年秋闱,必能高中举人、进士,重振我韩氏门楣!”


    “老六,你们定要悉心照料大郎,笔墨衣食,皆需用好的,切莫让他为俗务分心。若有难处,尽管向族里开口,绝不能误了孩子的前程!”


    言罢,他又环视众人,语重心长道:


    “大伙儿也莫存芥蒂。大郎是宗族之望,他若高中,全族皆受益。想想咱们韩氏昔年风光,再看看如今子孙模样——”


    “祖宗家训:宗族同心,其利断金,吾等定要重振家族荣光!”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


    族老1郑重道:“大哥说得是,老六家既出麒麟儿,我等怎可袖手旁观?”


    族老2严肃道:“战乱饥荒都熬过来了,还差这紧几年裤腰带?”


    族老3激动道:“你一两,我一两,家族明年就荣光!”


    族老4拍桌道:“你不给,我不给,大郎何时耀门楣!”


    一群老头老太太就跟洗脑现场般,气氛那叫鸡血和热闹。


    大学理科生的韩璋:……


    这门楣他感觉自己有点耀不了。


    -


    开新坑啦,求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