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旧辙新伤悔已迟

作者:南楼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陆殷带着一身显而易见的怒气与落寞拂袖而去,那沉重的殿门闭合声,如同最终的判词,在揽月轩内回荡了许久,也重重地敲在禾畹的心上。


    殿内重新归于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以及她自己有些紊乱的呼吸声。青黛小心翼翼地探头进来,脸上写满了担忧,却不敢多问。


    禾畹没有动,依旧维持着陆殷离开时的姿势,怔怔地望着那扇紧闭的门。他离去前那双充满了痛苦、愤怒与失望的眼睛,如同烙印,清晰地刻在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起初,她试图用理智为自己辩解:她只是提出了一个在当下环境中最“合理”、最能避免麻烦的建议。淑妃的敌意初显,皇后需要稳定,陆殷身为皇帝,平衡后宫本就是他的责任之一……她错了吗?


    可陆殷那激烈的、带着现代人独有的情感洁癖和道德坚持的反应,像一面镜子,猛地照见了她潜意识里可能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冷漠与自以为是。


    “在你眼里,我是什么?”


    “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又把你自己……置于何地?”


    他一声声的质问,此刻反复在她耳边回响。


    她忽然想起了很久以前,在现代社会,他们分手前夕。


    那时,她也自以为是地觉得,两人的未来规划出现了分歧,她认为他应该接受那个海外顶尖实验室的offer,拥有更广阔的天空,而不是为了她留在国内,选择一个看似“平庸”的机会。她认为那是“为他好”,于是用最冷静、甚至堪称残忍的理智,提出了分手,斩断了情丝。


    她当时也看到了他眼中的震惊与痛苦,但她固执地认为,时间会证明她是正确的,长痛不如短痛。


    可后来呢?


    她真的没有在深夜里后悔过吗?那个“为他好”的决定,是否也掺杂了她自己对不确定未来的恐惧,以及一种不愿意背负“耽误他前程”压力的自私?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她再次自以为是地给出了“最优解”,却再次忽略了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一个有着现代灵魂的“陆殷”最真实的情感需求和感受。她将他推向了符合“皇帝”身份的行为准则,却亲手扼杀了他作为“陆殷”在她这里寻求情感慰藉与认同的可能。


    一股迟来的、混合着懊悔与自责的情绪,缓缓地从心底蔓延开来,浸透了四肢百骸。她忽略了他的挣扎,他的孤独,他在这个陌生时代里,面对庞大帝国和复杂人际时,内心可能承受的巨大压力。他来到她这里,或许不仅仅是为了讨论回家的线索,更是为了寻找一丝来自“同类”的理解和温暖。


    而她,却用最“理智”的方式,将他推开了。


    他最后那句话,带着浓浓的自嘲与失望,此刻想来,字字诛心。


    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至少,她应该去道歉。不是为了挽回什么,而是为了正视自己的错误,为了不让这份因“自以为是”而产生的隔阂,继续横亘在他们之间,影响他们未来至关重要的“合作”。


    这个决定在她心中盘旋、酝酿了一整夜。次日,待陆殷下过早朝,禾畹沉吟片刻,对青黛道:“备轿,我去……面见陛下。”


    青黛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应下。


    轿子摇摇晃晃,穿过重重宫苑,停在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乾清宫外。禾畹扶着轿栏,慢慢走下,腿伤初愈,步履仍有些虚浮。她正欲让门口的内侍通传,却见殿门开启,一道端庄雍容的身影在一众宫女嬷嬷的簇拥下,缓步而出。


    正是皇后。


    她今日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凤纹宫装,气质温婉大气,容颜不算绝色,却自有一股沉淀下来的从容与威仪。她似乎刚与陆殷议完事,脸上还带着一丝思索,抬眼看到禾畹,微微愣了一下。


    禾畹心头一凛,立刻依着宫规,垂下眼帘,敛衽行礼,姿态恭敬:“臣妾沈鹤纤,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这一礼,带着她发自内心的敬佩。她敬佩这个女子在巨变之下的坚韧与智慧,敬佩她为了亡夫江山和幼子所付出的牺牲。


    皇后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禾畹身上,带着温和的审视。她自然是知道这位沈才人的,也知道陛下对她非同一般的关注。她浅浅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分亲热,也不让人觉得疏离。


    “沈妹妹不必多礼,快起身。”皇后声音柔和,亲自虚扶了一下,目光扫过她还有些不便的腿脚,关切道,“妹妹腿伤未愈,怎的出来了?若是要见陛下,遣人来通传一声便是,何须亲自奔波。”


    “谢娘娘关怀。”禾畹起身,依旧微垂着头,“臣妾已无大碍,有些……小事,想当面禀明陛下。”


    皇后点了点头,并未多问,只是温和地叮嘱:“既如此,妹妹快进去吧。只是陛下刚议完事,怕是有些疲累,妹妹莫要久扰。” 她言语得体,表达了关心。


    “是,臣妾谨记娘娘教诲。”禾畹再次行礼。


    皇后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仪态万方地离去,留下一阵淡淡的、清雅的香气。


    看着皇后远去的背影,禾畹心中更加复杂。与这样一位识大体、顾大局、情绪稳定的皇后相比,自己之前的行事,确实显得冲动而欠考虑了。她定了定心神,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摆和心绪,这才转向殿门口侍立的内侍,依照规矩求见。


    内侍进去通传,片刻后出来,躬身道:“沈小主,陛下宣您进去。”


    禾畹深吸一口气,迈步踏入乾清宫。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的气息,书案上奏折堆积如山,陆殷正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身形挺拔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孤寂。


    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脸上已不见了昨日的激烈怒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和……疏离。他看到禾畹步履微跛,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挥了挥手,示意殿内侍候的宫人全部退下。


    待殿门重新合上,他才几步走上前,伸手扶住了她的手臂,助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他的动作依旧带着下意识的关切,但触碰时,禾畹能感觉到他指尖的微凉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他的脸上,余怒未消,只是被强行压抑着,化为了眉宇间一道深刻的褶皱。


    “腿还没好利索,跑来做什么?”他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沙哑,听不出什么情绪。


    禾畹没有回避他的目光,她抬起头,直视着他那双深邃而复杂的眼睛,语气真诚而带着歉意:“我来……为昨天的话道歉。”


    陆殷明显愣住了。他似乎完全没有料到她会为此事专门跑来道歉。在他的认知里,禾畹决定的事情,很少会回头,尤其是涉及到情感和原则的问题。


    禾畹看着他错愕的神情,心中酸涩,继续缓缓说道:“陆殷,对不起。是我考虑不周,自以为是了。”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试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反思,“我只想到了避免麻烦,想到了后宫平衡,想到了你‘皇帝’的身份该如何行事……却唯独忽略了你的感受,忽略了你作为‘陆殷’,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坚持。”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我不该用那种……看似理智实则冷漠的方式,把你推开。更不该……忽略了你在这个位置上的不易和……可能需要的理解。” 她想起了皇后,想起了他独自面对朝政的压力,心中那份自责更重了几分。


    “你说得对,我的建议,确实是把你推走了。”她说到这里,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难以掩饰的苦涩和……一种近乎认命的平静,“而且,可能……再也无法挽回了。”


    最后这句话,她说得很轻,却像一块巨石,投入了两人之间本就波澜暗涌的心湖。


    陆殷紧紧盯着她,听着她这番完全出乎意料的话。她的道歉是真诚的,他能感觉到。她承认了自己的“自以为是”,承认忽略了他的感受。这让他心中积压的怒火和委屈,稍稍消散了一些,涌起一丝复杂的、带着痛意的暖流。


    然而,他毕竟是了解她的。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她话语深处,那最关键的一点——她说“无法挽回”,语气里却没有多少试图“挽回”的急切和渴望,更多的是一种……对既定事实的陈述,一种接受了某种结局的平静。


    她道歉,是因为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是因为她不想让这份错误影响他们“回家”的共同目标。


    而不是因为……她想要重新拾起他们之间那段早已逝去的感情。


    这个认知,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刚刚因她的道歉而升起的一丝微弱希冀。原来,她口中的“无法挽回”,并非带着遗憾的不甘,而是……一种已然放下的释然。


    他扶着她的手,不自觉地微微松了些力道。


    心中的涩意,如同潮水般重新蔓延开来,比之前的愤怒,更让他感到无力与绝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