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敢于亮剑的精神

作者:天命最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玻璃瓶里装满了圆滚滚的药丸,色泽是人参特有的黄褐色,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欢喜。


    齐卫东接过来拧开瓶盖,一股清新的药香扑鼻而来,不仅不冲,反而沁人心脾。


    他看着师父疲惫的神色,心里过意不去,便温言道:“师父,您为了我耗费心力,这参丸您也急需,我给您留一些。”


    徐道长眼中掠过一丝欣慰,也不推辞,只笑着说:“也好,你给我留下百十来颗就行。”


    齐卫东当即点头应下,仔细分出100丸给师父。


    随后,师徒二人便心情甚好地继续享用这顿丰盛的午餐。


    回到家里,齐卫东又数出100丸,留给了爸妈,叮嘱他们按时服用。


    周一,依旧是阳光明媚。


    齐卫东难得起了个大早。洗漱过后,他服下一颗固本养身丸,随即在天井里舒展身形,练起了道长师父传授的养身秘传功夫。


    练到酣畅处,他脑中忽然浮现出一句诗来:‘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这套功夫里确实有不少模仿仙鹤的动作,与五禽戏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法门。


    王洁在屋里早就听到了动静,等他练完功,便含笑走了出来:“齐卫东同志,一大早就这么用功啊。”


    齐卫东缓缓收势,吐出一口浊气,才好奇地问:“王同志找我有事?”


    王洁点了点头,将一份整理好的稿子递给他,轻声说:“你讲的那个李云龙的故事,我写了一部分开头,你帮忙看看怎么样。”


    这几天,齐卫东已经将《亮剑》的故事讲了大半,只讲到抗战胜利,后面的内容因时下环境不宜,便没有再说。


    他接过稿子,快速浏览了一遍,不由得点头称赞:“写得真不错,比我干巴巴地讲要生动多了,这是打算拿去投稿?”


    “嗯!”


    王洁眼里满是笑意和期待,“要是投稿的话,你打算给这个故事取个什么名字?”


    “亮剑”这个核心精神是在故事结尾才点出,齐卫东并未讲到,此刻他便朗声说道:“就叫《亮剑》吧。”


    “好名字!”王洁双眼一亮,又用热切的目光看着他,“那投稿得有个笔名吧?你想好叫什么了吗?”


    齐卫东略一沉吟,轻声答道:“就叫复兴吧。”


    随后笑着对王洁说:“《亮剑》这个故事,你也花了很多心血整理,把你的名字也署上吧。”


    王洁闻言又惊又喜,激动地说:“真的吗?谢谢你!这么好的故事,说不定真能发表呢,那我也能当作家了!”


    她顿了顿,一双明亮的眼睛凝视着齐卫东,声音也变得温柔起来:“齐卫东同志,为了感谢你,我请你去吃刀鱼面好不好?那家老师傅的手艺可是一绝。要不……就今天晚上?”


    “以后再说,以后再说。”


    齐卫东打了个哈哈,留下一句含糊的话,便转身溜走了。


    王洁看着他的背影,遗憾地跺了跺脚。


    ……


    第二天。


    农科院保卫科。


    齐卫东沏了杯酽茶,气定神闲地展开一份报纸。


    比起调查部那份要命的兼职,他还是更享受这份本职工作的安逸。


    就在这时。


    “卫东!”


    办公室的门猛地被推开,徐卫国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不由分说的一把拉起齐卫东,把他拽到了外面的走廊上。


    “卫国哥,你这急急忙忙的,出什么事了?”


    徐卫国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嘿嘿一笑。


    “我升了!”


    “调去北平,首都钢铁厂,当保卫处副处长!”


    北平?


    齐卫东眉毛一挑,这可是个敏感的地方。


    “恭喜啊,卫国哥,这可是实打实的高升。”


    “别光顾着恭喜我!”徐卫国咧着嘴笑,露出一口白牙,“你小子这次的功劳,郑处亲自给你写的报告,一路加急送到了北平。”


    “上面对你赞不绝口,说你这种既懂技术又有侦查头脑的人才,埋没在农科院是国家的损失!”


    “首都钢铁厂,点名要你过去!”


    “你那个手压井的设计图,人家也看到了,觉得你在机械上有天赋。想让你在技术革新上出份力,工作之余挂个工程师的头衔!”


    齐卫东的脑子飞速转动。


    去北平?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比谁都清楚,再过几年,那场席卷全国的风暴就要来了。


    北平,作为风暴的中心,无疑是漩涡的最深处,去那里不是等于主动往火坑里跳吗?


    “怎么?看你这表情,不乐意?”


    徐卫国见他沉默,有些急了。


    “那可是北平!全国的心脏!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想进去的地方!你立了这么大的功,不去北平,难道还想一辈子窝在这小小的农科院里,跟那帮老学究下棋喝茶?”


    徐卫国的质问,让齐卫东的思路豁然开朗。


    是啊。


    北平是危险。


    但换个角度想,最危险的地方,有时候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首都钢铁厂是什么单位?


    那是国家工业的长子,是国家的命脉。


    不管外面斗成什么样,生产的口号是绝对不能停的。


    “抓革命,促生产”,后面那三个字,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只要钢铁厂的炉火还在烧,钢水还在流,它就是一座最坚固的堡垒。


    相比之下,沪城这个地方鱼龙混杂,派系林立,自己刚端掉一个特务组织,天知道在暗处得罪了多少人。


    留在这里,反而更容易被卷进各种莫名其妙的麻烦里。


    想通了这一点,齐卫东的心思彻底活泛了。


    他有每日情报这个最大的底牌,有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去哪都能活得很好。


    但能待在坚固的堡垒里,总比站在四面漏风的草棚里要强。


    “你小子到底在琢磨什么?”


    徐卫国看他半天不说话,又推了他一把。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卫东,你是个干大事的鹰,农科院这个小鸡窝,留不住你。”


    齐卫东心里已经有了决断,脸上却故意露出几分为难。


    “卫国哥,这事太大了,也太突然了。”


    他挠了挠头,一副老实人的模样。


    “我去北平,人生地不熟的……再说了,我总得跟家里人商量一下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