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章 往事如烟

作者:江北小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踮着脚尖儿移到房门处仔细听了听,确认那边铃儿真的已经睡下,已经睡着,还发出轻微的鼾声,四下真的已无人,再转回身来坐在床沿上,从枕头底下摸出那草纸。


    草纸上的字迹娟秀,也是蝇头小楷,字儿虽不多,个别字已晕开,但还是能猜得出来,读得透的。


    可看草纸上的字,把个董筱月吓了一大跳,甚至有点儿后怕,“好个大胆的小子!”


    她赶紧起来将灯挑起,把那草纸点燃放入火盆中,看着草纸完全燃尽,端起桌边未喝完的茶水,对着那堆灰烬淋下去,确认火盆里看不出有任何燃烧的痕迹,将火盆重新放回床侧的屏风后,才坐回床边,重新躺下。


    一页草纸虽然是烧了,但是白天那一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最让她心惊的是,那个小子胆子真不小啊,居然敢跟着她上了王家雇来的花船,他就不怕被王家的人发现?他为什么就盯着我了呢?此时他在做什么?在挑灯夜读吗?


    ......


    此刻,更深露重,上阳府里,西厢房的雕花拔步床上,董筱月又一次辗转难眠,头顶上那些精雕细琢的缠枝莲纹在夜色中模糊成一片暗影,正如她理不清的心事。


    今日在上阳河畔发生的一切,走马灯似的在眼前回放。


    王殊失足落水时溅起的水花,众人惊慌失措的尖叫,她跳入水中瞬间涌来河水的凉意,向王殊伸出手去拉她时,她抓伤她手腕传来的刺痛......还有王殊被救起后,王忬看她那表情......姨娘那表情......


    来府一叙?有什么好叙的?无非是答谢救命之恩的说辞罢了。董家与王家这十年来的疏远,岂是一次相救,几个小辈的“来府一叙”就能消弭的?


    想得越多,就越是睡不着。府墙外面,寅时更鼓已起,鸡鸣犬吠之声渐渐此起彼伏,一声紧似一声。


    她索性翻过身侧躺着,透过支摘窗上糊的蝉翼纱,望向天边那一弯清瘦的月。


    月如钩,在房内地面青砖上勾勒出窗槛的影子,也勾起了她尘封的记忆。


    她记得最清楚的,是五岁那年的春日,王忬的爹爹升任临河巡抚,临行前阵,全家来董府做客,那时自己的娘亲董王氏已病骨支离,却仍强撑着陪王夫人一道带着她和王忬去后园子里玩。


    "月妹妹,你看。"六岁的王忬从袖中掏出一只草编的蚱蜢,翠绿的身子在阳光下泛着光,"我跟着我们家老管家学的,他心灵手巧,最会编了。"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那蚱蜢在她手中仿佛活了过来,“真好玩,真好玩!”她高兴的跳起来,“忬哥哥,这个能送给我吗?”


    “可以呀,回去后我让他再给我编一个好了!”王忬很大方,高高兴兴的自己这个爱物送给了她。


    那时的王忬已经能熟练的背《千字文》了,来了董家后,却陪她在泥地里找蚂蚁,在花架下编草虫,两个小孩避开大人们,在董府后园子里玩得天昏地暗,饿了渴了都不管。


    "忬哥哥,你以后还会回来吗?"王家北上去临河赴任那天,站在董府门前,她攥着蚱蜢,眨巴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轻声问王忬。


    王忬奶声奶气的郑重的点头:"爹爹和娘亲都说了,你是我未来的夫人,我自然是要常来的。"


    “夫人就是娘子吗?”


    “对呀,你就是我未来的娘子呀!”


    “那你要来娶我吗?”


    “是啊,我要骑着高头大马来娶你。”


    “好,那我等你,到时候我们还一起玩。”


    “嗯,到时候我让管家多给我们编几个蚱蜢,好不好?”


    “好!”


    “那你要等我,我没有来你不许哭鼻子哦。”


    “好!”


    那三个“好”字,童言稚语,却在她心里扎了根。


    娘亲是在那年秋天走的。


    送葬那日,白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她穿着不合身的孝服,在人群中,她一眼就看见了王忬,他跟着母亲前来路祭的。


    被嬷嬷抱着的她,路过他家路祭棚时,他趁人不注意,悄悄塞给她一块用油纸包着的芝麻糖。


    "别哭了,"少年的声音带着几分故作的老成,在她耳边说道,"月妹妹,我娘说,人死了就会变成星星的。"


    “真的吗?”


    “真的!”


    她完全相信忬哥哥的话。


    被人牵走时,她握着的那块已经有些化了的糖,眼泪更加止不住,那是她最后一次见王忬。


    月光悄悄挪了个位置,董筱月轻轻叹了口气。


    十年了,那块芝麻糖的甜仿佛还留在舌尖,而那个会编草蚱蜢的男孩,如今却好像不再是那个男孩了,她完全不认识他了。


    ......


    "小姐,该起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是什么时辰了,铃儿在门外轻声唤着她。


    董筱月却睡意渐浓,睁不开眼睛,脑子里已经一团浆糊了,就模模糊糊的回了句,“进来吧!”


    得到小姐的允准,铃儿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撩起床帐,"小姐,府外,王府的马车已经在候着了。"


    经铃儿这么一说,董筱月这才想起王殊的邀约,她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角,很不意愿的任由铃儿扶她起来,搀扶她坐在梳妆台来任由为她梳流打扮。


    镜中的少女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铃儿特意选了件月白色的对襟襦裙,又在她发间簪了支素银簪子。


    "这样未免太素净了......"铃儿犹豫道。


    "正好!"董筱月淡淡道,"本是去探病的。"


    “病?谁病了?”老实的铃儿没有反应过来。


    “王家大小姐王殊昨日落水,今日肯定是病着的吧。”董筱月说得一本正经。


    “啊?!哦!”铃儿被董筱月敲了一下脑袋,这才反应过来,对着主子一笑。


    上阳府外,王府的马车装饰得十分精致,车内熏着淡淡的檀香。


    铃儿托举,董筱月弯腰上了马车,她靠着车壁,心思却飘向了别处。


    自从王显道大人升任巡抚,王董两家的往来就淡了,偶有节礼相赠,也都是官场上的应酬。继母董何氏却对这门亲事异常热心,三天两头在她耳边念叨:


    "王家如今是临河第一等的门第,王公子又在白鹿书院读书,前途不可限量......"


    "你爹在边城知府任上已经六年,若是能与王家结亲......"


    "月儿,你可要好好把握机会......"


    她明白继母的算盘,她知道她是为了她儿子,她董筱月唯一的弟弟,董筱星。


    董何氏本是商贾之女,能嫁给爹爹做继室,全凭外祖父家的财势。如今外祖父家生意大不如前,董何氏便急于通过这门亲事,巩固自己在董家的地位,也好为自己的儿子董筱星谋个好前程。


    很快,马车在巡抚府门前停下。早有丫鬟等在二门外,引着她穿过层层回廊,来到一处精致的院落。


    "姐姐来了。"王殊斜倚在窗下的贵妃榻上,面色还有些苍白,见她进来便要起身。


    "快别起来。"董筱月连忙上前按住她,"身子可好些了?"


    "多谢姐姐,多亏了你,"王殊握住她的手,"若不是你及时相救,我怕是......"


    两个人话还没有说完,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珠帘轻响,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听说月妹妹到了......"王忬的声音在看到董筱月时戛然而止。


    十年光阴,将他从稚嫩少年打磨成清俊儿郎,一身青衫磊落,眉目间依稀还有儿时的影子,却又添了几分疏朗之气。


    昨天那不算,这是十年后王忬第一次这么近,这么认真的看董筱月,他儿时的月妹妹,三人都怔在原地。


    还是王殊先反应过来:"哥哥来得正好,是我邀的董姐姐。"


    王忬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深深一揖:"多谢月妹妹对殊儿的救命之恩。"


    他的语气客气而疏离,仿佛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董筱月的心微微一沉,还礼道:"忬哥哥言重了,我也只是追随本心而为之。"


    "月妹妹的无心之举,对殊儿却是再造之恩!"王忬直起身,目光不经意扫过她发间的素银簪子,“月妹妹今日这身打扮,倒让我想起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话说得含蓄,董筱月却听出了其中的试探。她今日确实存了几分心思,故意不作打扮,想看看王家的态度。


    "哥哥怎么突然说起诗来了!"王殊笑着打圆场,"董姐姐快坐啊!"


    丫鬟奉上茶点,三人一时无话。窗外蝉声阵阵,更显得室内寂静非常。


    "昨日一见,月妹妹诗书极好,"王忬忽然开口,"连白鹿书院的先生都对妹妹的诗称赞不已。"


    董筱月垂眸:"忬哥哥过奖了。"


    "不知月妹妹可还记得......"王忬的话说到一半,却被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


    "忬儿回来了?"王夫人带着几个丫鬟走了进来,见到董筱月,笑容淡了几分,"这是月儿吗?听府里下人说今日府上来了贵客,想必就是说的月儿吧?"


    董筱月连忙起身见礼。王夫人上下打量她一番,转向王忬:"你父亲在书房等你,说有要事相商,快去吧。"


    王忬应了一声,向董筱月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去。


    董筱月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方才他未尽的话语,可是要问她还记不记得儿时的约定?


    "月儿,"王夫人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我家老爷将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殊儿还需要静养,还望月儿以后常来常往。"


    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董筱月识趣地告辞,王殊眼里有惧怕,不敢强留,只得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改日我再请姐姐过来说话。"


    回程的马车里,董筱月靠在车壁上,只觉得浑身无力。王夫人的态度再明显不过,王家根本无意继续这门亲事。


    是夜,她又失眠了。


    推开窗,让月光洒满书案,取出珍藏的木匣。里面静静躺着一只干枯的草蚱蜢,还有一张泛黄的油纸。


    窗外忽然传来细微的响动,一个小纸团从窗外扔了进来。她惊疑不定地展开,只见上面写着一行清峻的小字:


    "见月如面。"


    她的心突然跳得厉害,推开窗四下张望,却只见满庭月色如水,竹影摇曳,哪还有半个人影?只有天边那弯月钩,静静照着这深宅大院。


    哈哈,谁还没有个小时候的忬哥哥呀,来了来了,催泪蛋来了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往事如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