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澜回到南方时,梅雨季还没结束,雨丝缠缠绵绵,打在工作室的玻璃窗上,像在重复着未完的话。李微抱着一堆文件凑过来,瞥见她桌角摊开的速写本,笑着调侃:“澜姐,你这几天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在想柯文姐呀?”
白澜的耳尖泛红,伸手去抢速写本,却被李微躲开。“别躲了,”李微翻开本子,指着最后一页的画——两个女孩并肩走在夜色里,手里各捏着颗糖,“这画得也太甜了吧!柯文姐巡展回来,你可得好好跟人家表白,别再磨磨蹭蹭的。”
“工作还没做完呢,说这些干什么。”白澜把速写本收起来,翻开程昱带来的别墅项目资料,却忍不住走神,想起柯文在车站挥手的样子,眼底的泪水像雨一样,打湿了她的发梢。
“好啦不逗你了,”李微把一杯热咖啡放在她手边,“别墅项目我已经帮你对接得差不多了,甲方那边说可以等你忙完柯文姐的事再细谈。你呀,别总把自己逼太紧,有些事,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白澜看着李微,心里暖暖的——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女孩,其实什么都懂,一直在默默支持她。“谢谢你,微微。”
“跟我客气什么,”李微笑了笑,“对了,邓语研姐刚才发来消息,说柯文姐已经到津市了,让你别担心。”
白澜掏出手机,点开和柯文的聊天框,里面还停留在昨天的消息——柯文发了张津市的夜景,配文“北方的晚上有点冷,你那边还在下雨吗?”。她回复“嗯,还在下雨,你记得多穿点衣服”,想了想,又加了句“今天画速写了吗?想看看津市的风景”。
没过多久,柯文就发来了一张速写——画的是津市的老街道,路灯下有卖烤红薯的小摊,冒着热气,旁边写着“今天路过看到的,想起小时候你给我烤的红薯,没你的甜”。
白澜看着速写,嘴角不自觉弯了起来,仿佛能闻到烤红薯的香甜,想起小时候在旧楼后面,她们偷偷用砖头搭了个小灶,烤红薯烤得焦黑,却吃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的日子,白澜一边处理工作室的项目,一边帮柯文修改青城展厅的设计方案。每天晚上,她都会收到柯文发来的速写,有时是津市的雪,有时是青城的山,偶尔会画一张她的肖像,画里的她嘴角带着梨涡,手里捏着颗水果糖,旁边写着“想你”。
邓语研偶尔会发来巡展的照片,照片里的柯文站在展厅里,身边围着很多观众,她在介绍那些野山楂画作时,眼里闪着光,像在诉说着一个漫长的故事。胡熙雅在照片下面评论:“柯文今天在展厅里,跟观众说起了你,说这些画都是为一个人画的,眼里的光藏都藏不住。”
白澜看着照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甜甜的。她知道,柯文也在想她,也在等她,就像她在等柯文回来一样。
青城展厅的设计方案定稿那天,白澜给柯文发了张设计图,配文“青城展厅的方案好了,等你回来,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
柯文很快回复:“好,我等你。对了,青城下雪了,很大,我画了张雪景,等你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真的雪。”
白澜看着消息,想象着和柯文一起在青城看雪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三个月的分离很快就会过去,她们很快就能再见面,就能一起把这些年的空白都补上,就能把藏在心底的话,慢慢说给对方听。
只是她不知道,柯文此刻正站在青城的雪地里,手里拿着速写本,画的是两个并肩看雪的女孩,手里各捏着一颗水果糖,旁边写着“很快就能见面了,澜澜”。雪落在她的发梢,像撒了层糖霜,她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眼里满是期待,像在等待一场迟到了十六年的约定。
接下来可以写第七章“雪落青城与重逢的预兆”:柯文在青城巡展时,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说认识她的养父母,还说起养父母生前总提起“有个叫白澜的女孩,是小文最重要的人”。柯文深受触动,给白澜发消息,说想提前结束巡展回南方。白澜收到消息后,立刻订了去青城的车票,想给柯文一个惊喜。两人在青城的雪地里重逢,像画里的场景一样,并肩看雪,手里各捏着一颗水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