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无相亦无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春雨朦朦。


    “谢谢。”


    兰亭染双手捧着茶杯,好久才觉得暖和了一些,细雨还在一直下,茶棚里蒸煮的热水冒着白雾,对于行人来说,实在很难抵挡住入室避雨的诱惑。


    何况也只需付一杯茶水钱。


    兰亭染尚不知她在一众喝茶暖胃的客人里有多显眼,她还在看雨,细雨模糊了她的思绪,似乎也释放出了她赶路的疲乏。


    她想到了许多,有关梦的,有关华邑山庄的,有关穷奇道的,但这些念头在她的脑海里浮浮沉沉,仿佛也融化在这场细雨。


    角落里的客人窃窃私语。


    “那位姑娘是怎么回事?”最靠内的那个人一边忍不住问起旁边的人,一边不停瞄着兰亭染。


    “我怎么知道?”被他问的那位兄台无语,“你不是比我先来吗?”


    “哦......”,过了片刻,他又问:“你说我去打个招呼怎么样?”


    “......照照镜子吧兄台。”对方无奈了,那人被呛了一下,也不死心:“这位像是从家里跑出来的富家小姐......”


    “?你别打歪心思啊。”


    “想什么呢!”那人一叫,又匆忙压低了声音,“我只是觉得她好看,想要和她说说话。”


    “我看未必。”


    ......


    我耳朵不聋。兰亭染散漫的听着谈话,不作他言。


    她倒是不特别在乎众人的打量,不过下次还是不戴兜帽了吧,好像更显眼了。


    不管怎么样,出来就不算坏。


    她轻轻哈气,感觉茶已经不算烫了。这才开始喝茶,一杯茶水下肚,兰亭染甚至想要谓叹一声。


    店小二很快有添上了热水。


    缓过神来,兰亭染开始有心思仔细听茶棚内的闲谈。


    “......你要去前面的仙游?”


    嗯?兰亭染手指微微蜷曲,她摒弃杂念,全神贯注地倾听谈话。


    声音逐渐清晰。“你难道不知道,最近那里十分不太平吗?那边官府许久不作为,前些日子,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失踪,而且往往一消失就是一家子!”


    “不能是举家搬走了吗?你也说官府不作为了。”


    “这怎么可能?若是要走,早走了!我听说是有厉鬼作祟!”


    “......口说无凭的事。”那声音弱了下去,似乎也有畏惧。


    正是关键之处,却是有第三人的声音插进来了。


    “不可能,那地方既无冤案也非凶地,何来鬼煞?想必是有人作乱。”


    “可若不是,为何还有不少大户也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而且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那地方的人亲口说的。我骗你们做什么?况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地方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干嘛非要冒着风险跑去?”


    兰亭染又听了一耳朵情报,大体是百姓一波又一波地失踪了,而且不分贫贱,大家也一致都说是鬼祟,后面连官府都派人去调查,还是一无所获。


    看来这事还闹得挺大。兰亭染思索,这可是去穷奇道的必经之路。而且,“我还没切身实意的感觉到行侠仗义的感受呢。”她暗想,说不定这次去看看,她对记忆里的事情也能有更多感受,就先不用急急忙忙地赶去印证梦里的预示了。


    哈,我自个还得熟悉我自个。


    兰亭染心中自嘲。她在路上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个梦能让她不顾原先待时而动的打算直接出庄,可想来想去,她也只能认为是自己如今和记忆有壁,因此一遇上风吹草动,直觉就占据上风,让她迫不及待想要摆脱原先身份的桎梏。


    既然都到这里了,兰亭染静静地端坐在窗边,等着这场漫长的、温润的细雨结束。


    那就去看看吧。


    仙游。


    太阳出来后,城内的商贩又陆陆续续地重新在街坊间叫卖吆喝起来。仙游此地,官府惫懒,但商贸却称得上一句繁华。再往后走,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城镇了,所以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旅人最后补给狂欢的地方。


    这也是这一路以来的见闻。


    一直以来,兰亭染以为穷奇道是一座人们避不开的天险,但她发现自己错了。穷奇道确实险峻巍峨,但人们只求通过,并不要求攀登那一条最危险的道路。


    因此这么多年了,常年在外的游商旅人大多掌握了一到两条的安全线路,便是在城中,也可以看到商队招聘帮手一同渡过穷奇道。


    正行走在城中街道,却突然被街边吗商贩招呼住了。兰亭染茫然地走了过去,面前小贩热情地推销着她的产品。


    “姑娘快看!我远远看见姑娘走来,眼前一亮,就觉得我家这个簪子特别适合姑娘!您瞧,做工是一等一的精细,还是鹤形的呢!姑娘来到仙游,不如买一个搏个好彩头!”


    她说的非常真挚,兰亭然深觉有理,于是掏钱买下了那支鹤形的簪子,并在对方的力荐下将它别在了自己的发髻上。


    小贩掏出了一面铜镜边夸边转,兰亭染颇为喜爱地扶了扶,见缠花仙鹤正栖于灵蛇髻上,恍要振翅欲飞。


    衬得我很有仙人之姿啊。


    兰亭染愉快地开口:“您好眼力,怎么能看出我是外地人?”


    “哈哈姑娘莫要打趣。”小贩笑,“我自打从开春开了个小摊,来来往往也看了不少人,还未见过姑娘一样的人。”


    “这般好看?”兰亭染含蓄一笑。


    小贩开怀:“是是,不瞒您说,像您这样一身气质的人我们这的大户人家是没有的。”


    “您是本地人?”兰亭染歪头。


    “哎呀是啊,也待了好多年了。”小贩笑着摇了摇头,“姑娘可还要再看看别的?”


    兰亭染眨了眨眼,婉拒了对方的推销。


    兰亭染继续向前走,所视之处市声喧哗,客商络绎,她心中思量:若是户户消失这样的大事发生,怎么还会如此祥乐呢?


    可流言虽怖,却总得有个依据。刚才买下簪子,对方提起她是本地人时,兰亭染暗自观察,对方并没有出现任何恐慌之意。


    不过商民之间,所有所虑不一致也很常见。


    人尚且不能理解自己的感情,又怎么指望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呢?


    兰亭染叹气,还是先不要下定论为好。


    疑点也绝非只有一处,若是人口大量失踪的恶劣案件,官府大多会在初步调查后张贴安民告示,城门人口流动很快,一向是用来通知的好地方,若是张贴,她从南门进城必定能看见,可实际上,却没有发现任何相关文书。


    还是得去衙门看一看,不过,她又想起茶棚里那人说的话:


    “可若不是,为何还有不少大户也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