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五章 降维打击!

作者:十八岁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宇伸出手,与方建国那只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


    他能感受到对方手掌传来的力量和诚恳:“方副厂长言重了,今天只是交流,不是上课。”


    刘宇的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期待渤海厂的好消息。”


    方建国重重地点了点头,松开手,转身带着失魂落魄的方丽丽,汇入了落选的人潮之中。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王建国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脸上是藏不住的钦佩:“你小子,行啊!这一手玩得漂亮!”


    “既保住了规矩,又给津城那帮人留了面子,没把人得罪死。”


    “谈不上玩手腕。”刘宇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厂区门口,那里,入选的几家厂长正兴高采烈地与自家技术员商量着什么。


    “我们做的是创汇的生意,是代表国家脸面的产品,质量上差一根头发丝,到了国外就是差一个山头。”


    “标准必须从第一天就立死,谁也不能破,至于渤海厂…”


    他话音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深思:“津城的轻工业底子,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他们这次是准备不足,但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我听说,津城无线电厂,去年就已经试制出了咱们国家第一台黑白电视机,那个叫‘四九城’牌的,十四英寸。”


    “只是他们不生产电饭煲,这次没来而已,这样的地方,是未来的宝库,拉一把,比多一个敌人强。”


    王建国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只看到了眼前的订单和利润,而刘宇看的,却是整个国内工业的布局。


    他用力一拍大腿:“明白了!你是想用这一个产品,把咱们整个轻工家电的链条都盘活了!”


    “盘活谈不上,只是想让大家都能跟上趟,喝口热汤。”刘宇收回目光,神色重新变得锐利。


    “协作厂敲定了,接下来才是硬仗,王厂长,该咱们自己发力了。”


    “没错!发力!”王建国被他这股情绪感染,整个人都亢奋起来,仿佛年轻了二十岁。


    他二话不说,转身就冲向了生产办公室,一路上扯着嗓子大吼:“所有车间主任,所有科室负责人,五分钟后,大会议室开会!”


    “谁迟到一秒钟,这个月的奖金就别要了!”


    随着王建国一声令下,整个红星厂就像一台上满了发条的巨大机器,轰然运转起来。


    下游协作的生产线迅速铺开,一辆辆满载着零部件的解放卡车,从京城东风电器厂、燕京电器三厂等地,源源不断地驶入红星厂。


    光洁如镜的电饭煲内胆、缠绕着铜线的加热元件、带着崭新胶皮味的电源线……


    这些过去需要红星厂,自己费时费力生产的部件,如今像流水一样送到了总装车间。


    红星创汇机械厂的生产车间,彻底进入了不眠不休的状态。


    白班和夜班两班倒,机器的轰鸣声二十四小时不曾停歇。


    刺鼻的机油味和金属切割,产生的焦糊气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属于工业时代的滚烫气息。


    那些刚刚结束培训的学徒工,全都被安排上了夜班,在技术科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负责拧螺丝、装卡扣、贴标签这些相对简单的工序。


    虽然辛苦,但每个年轻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光彩,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时间在飞速的生产节奏中悄然流逝,转眼便到了五月下旬。


    初夏的微风带着一丝燥热,王建国手里捏着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生产报表,手心全是汗。


    他盯着报表最下方那个用红笔圈出来的数字,反复数了好几遍,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万……一万八千个!”这个数字像一颗炸雷,在他脑子里轰然炸响。


    比原定目标五千个,足足翻了三倍还多!他激动得脸膛涨红,抓起报表,一阵风似的冲出办公室,直奔技术科而去。


    “小刘!小刘!成了!我们成了!”王建国一脚踹开技术科的门,挥舞着手里的报表,像个考了一百分的孩子。


    与此同时,远隔重洋的国际市场上,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酝酿。


    第一批贴着鲜红色“红星厂制造”标识的电饭煲,被装在印着毛熊文的集装箱里,悄然出现在各大商场的货架上。


    它们的设计简洁流畅,象牙白的外壳配着简单的机械按钮,与旁边那些造型笨重、颜色深沉的脚盆鸡电饭锅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导购员演示,仅仅用了二十分钟,就煮出了一锅香气扑鼻、颗粒分明的米饭时,所有围观的顾客都惊呆了。


    这比脚盆鸡产品动辄四五十分钟的蒸煮时间,快了不止一倍!


    性能和设计的双重优势,对脚盆鸡那些傻大黑粗的电饭锅,形成了一场彻彻底底的降维打击。


    它们的价格明明更贵,功能却被全面碾压。


    短短半个月时间,脚盆鸡的电饭锅产业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产品积压在仓库,无人问津,几家大厂甚至传出了停产裁员的消息。


    当然,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一场针对“种花家电饭煲”的反击战迅速打响。


    他们先是疯狂降价促销,妄图用价格战拖垮对手。


    紧接着,各种谣言开始在市场上流传,有的说种花家电饭煲用料差,有辐射;有的说内部电路不安全,会漏电爆炸。


    然而,在绝对的性能和更低的价格面前,这些盘外招显得苍白无力。


    更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一些精明的脚盆鸡商人,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辗转从毛熊的代理商手里,偷偷下了一批订单。


    于是,在东京秋叶原的电器街,一些不起眼的店铺后巷里,一场奇特的交易正在上演。


    脚盆鸡的家庭主妇们,拿着现金,排着队,从自家商人手里,购买那些他们口中“劣质危险”的种花家电饭煲。


    这场由脚盆鸡商人自己发起的“走私”行为,在东京引发了一场真正的“电饭煲风暴”。


    消息通过加密电报,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国内。


    外贸部大楼里,一片欢腾。


    陈司长办公室的门敞开着,里面不时传出爽朗的大笑声。


    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毛熊发来的感谢信,信纸被他捏得微微发皱。


    “老林,你快看!毛熊那边说,咱们的电饭煲在脚盆鸡市场都卖疯了!他们要求我们立刻加快第二批货的交付速度,有多少要多少!”


    陈司长激动地把信拍在桌上,指着最后一行字,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声音里充满了扬眉吐气的快意:“他们说,要让每一个脚盆鸡家庭,都用上我们种花家制造的电饭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