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闭幕后的第三天,一辆伏尔加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红星电器厂。
王建国一路小跑,亲自将一机部的林司长,和外贸部的陈司长,迎进了他那间刚擦拭得锃亮的办公室。
空气中,仍残留着一股淡淡的煤油味和茶叶的清香。
“小刘,老王,你们俩过来看看!”外贸部的陈司长身材瘦高,戴着眼镜,斯文儒雅,但行事风格却毫不含糊。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厚厚一沓纸,“啪”的一声拍在王建国那张老旧的办公桌上,震得茶缸里的水都晃了出来。
王建国的目光瞬间被那沓纸吸引。
那不是普通的报告,而是一张张用英文和俄文打印的订单,上面盖着鲜红的印章。
他颤抖着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汇总表,视线死死地锁定在最下方那个,用红笔圈出的总金额上。
“个、十、百、千…万…十万…”王建国的手指哆嗦得越来越厉害,嘴里无意识地数着,数到最后。
他猛地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像是被电击一般,僵在了原地。
他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林司长和陈司长,声音都变了调:“这......这是美元?”
林司长端起搪瓷缸子,得意地吹了吹上面的茶叶末,脸上笑开了花:“不然呢?还能是卢布?”
“这还只是第一批确认的订单,后续的电报还在源源不断地发过来!你们俩,这次可是给国家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王建国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幸福来得太过猛烈,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他这辈子管过最大的单子,也就是给兄弟单位生产几千个零件,何时见过这种以“十万”为单位、还是用美元结算的阵仗!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看订单,而是在看一座金山。
“不过嘛…”陈司长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狂喜的王建国,最终落在神色平静的刘宇身上。
“功劳是天大的,问题也是天大的,老王,你看看这些订单的交货日期,再算算你厂里的产能。”
“就算把工人三班倒累死,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机,你能完成多少?”
王建国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抢过订单一张张翻看,额头上很快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交货期最晚的,也只有半年。
他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越算心越凉。
别说半年,就是给他一年,也根本不可能生产出这么多的电饭煲。
“司长,我们能行!只要部里支持,给我们加设备,加人手,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王建国急了,这可是送到嘴边的肥肉,他可不想飞了。
林司长哼了一声:“给你加人加设备?全京城的钳工焊工都给你拉来够不够?再给你建个新厂房来不来得及?”
他放下茶缸,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老王,眼光要放长远点,这已经不是你们红星厂一个厂的事了。”
“轻工部的老张,昨天晚上就堵到我家门口了,就为这事,他们下属的好几个厂子,现在都等着米下锅呢。”
“他们的意思,是希望加入进来,联合生产。”
这话一出,王建国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这不就是要来分蛋糕吗?他下意识地看向刘宇,眼神里充满了求助。
这技术是刘宇的,厂子是他王建国的,凭什么要分给别人?
刘宇一直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份订单,仿佛在思考什么。
此刻,他抬起头,迎上三位领导的目光,缓缓开口:“我同意轻工部的同志们加入。”
“小刘!”王建国急得差点跳起来。
刘宇对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对两位司长说道:“两位领导,王厂长,其实电饭煲的核心技术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温控开关和发热盘。”
“我们能做出来,别的厂子研究一段时间,也能做出来,技术壁垒并不高。”
他顿了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与其我们自己藏着掖着,最后被别人模仿超越,不如我们主动把市场做大。”
“我们红星厂可以牵头,输出技术标准,让兄弟单位一起生产,大家合力把外汇挣了,这才是为国家做贡献,市场不是抢来的,是大家一起做大的。”
刘宇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至于我们红星厂,我们的优势,不在于守着一款产品吃一辈子。”
“而在于,当别人还在仿制我们第一代产品的时候,我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已经研发出来了,我们要做领头羊,而不是做一个守财奴。”
一番话,说得整个办公室鸦雀无声。
王建国愣住了,他呆呆地看着刘宇,脑子里嗡嗡作响。
他只想着自己厂里的一亩三分地,可刘宇想的,却是整个国家的工业布局和未来的市场格局。
林司长和陈司长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毫不掩饰的震惊和欣赏。
“好!说得好!”
陈司长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指着刘宇对林司长说:“老林,你看看!你看看这觉悟!这眼光!这格局!”
“这简直是为我们外贸系统量身打造的人才!不行,这人你得借我,不,你得把他调到我们外贸部来!”
林司长一把将刘宇拉到自己身后,像是护着宝贝疙瘩一样:“你想都别想!他是我一机部的定海神针!谁也别想挖走!”
他转过头,重重地拍了拍刘宇的肩膀,眼神里满是赞许:“你放心,觉悟归觉悟,功劳归功劳。”
“这次的技术转让,部里会出面协调,你们红星厂和你的个人利益,绝对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谁也别想让你白白付出!”
说完,他又看向一脸复杂的王建国,脸色一板:“老王!听见没有?你的任务,就是把生产给我抓起来!把质量给我盯死了!别一天到晚想那些有的没的。”
“红星厂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王建国被这一番话敲打得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心里五味杂陈,最后化作一股深深的敬佩。
他挺直腰板,大声回答:“是!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气氛重新热烈起来,王建国搓着手,满脸堆笑地发出邀请:“两位司长,刘工,这都到饭点了,可得赏光,尝尝我们厂食堂的手艺!”
“我特地让后勤准备了点好东西,计划外的猪肉!”
林司长和陈司长相视一笑,欣然应允。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走出办公楼,正午的阳光透过枝叶繁茂的法国梧桐,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刘宇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不远处,树荫下的那个熟悉身影。
赵蒙芸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一本书,安静地站在那里,自成一道风景。
他快步走了过去,脸上带着笑意:“等很久了?”
“没有,我也是刚到,想着你应该快忙完了。”赵蒙芸合上书,对他笑了笑。
“哎哟!”林司长的大嗓门在身后响起。
他跟陈司长并肩走来,脸上挂着促狭的笑容:“我说我们刘大功臣怎么走这么快,原来是后方家属来视察工作了!”
陈司长也跟着打趣:“小赵同志,你这可是头功啊!我们刘工能在前方冲锋陷阵,全靠你在后方稳定军心嘛!”
赵蒙芸的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却依旧落落大方:“两位领导说笑了,我就是过来看看。”
“正好!”林司长一拍手,“老王准备了庆功宴,你可不能走!必须一块儿去!这功劳簿上,有刘宇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嘛!”
“司长,这不合适…”赵蒙芸连忙摆手推辞。
“没什么不合适的!”林司长不由分说地一挥手,“就这么定了!走,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好好给我们的功臣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