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携物步出商店,身后的喧嚣与议论声,仿若被一道无形屏障阻隔。
他步伐沉稳,全然未将适才的风波放在心上,径直朝着家的方向行进。
商店内,那名为赵蒙芸的女顾客,紧紧握着失而复得的皮夹,目光却始终追随着刘宇渐远的背影,直至其消失于街角。
她深吸一口气,胸口仍剧烈起伏,这并非出于后怕,而是一种莫名的激动。
那个年轻人在混乱中挺身而出,动作干脆果断,事后又淡然离去,不求回报,其气度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她轻咬嘴唇,一个念头愈发清晰明确:必须寻得他,必须当面郑重致谢!
她转过身,快步走向那两名仍在回味方才情景的保卫科人员,此时,他们正滔滔不绝地向围观群众讲述着“部委干部”的英勇之举。
“同志,请问一下。”赵蒙芸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讲述。
那个先前查看过刘宇证件的保卫员回头,见是失主,态度立刻变得热情起来:“同志,您还有事?别怕,那窃贼已被带走,跑不掉了!”
“并非如此。”赵蒙芸摇摇头,从自己的小挎包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硬壳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我想询问,刚才那位帮助我的同志,您是否还记得他的姓名和单位?”
保卫员微微一愣,随即挺直胸膛,脸上露出“你问对人了”的得意神情:“记得,怎会不记得!那可是大单位的干部!”
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神秘:“第一机械工业部研究处的,名叫刘宇!我看得十分清楚,行政十六级,年轻有为啊!”
赵蒙芸的笔尖在纸上飞速划过,将“第一机械工业部,研究处,刘宇”这几个字书写得工工整整。
她望着纸上刚劲有力的字迹,仿若又看到了那个挺拔的身影。
她合上本子,郑重地向保卫员道了声谢,而后转身离去,脚步坚定而沉稳。
周一清晨,一机部大院里,空气中尚带着秋日的丝丝凉意,宣传处的办公室内,电话铃声与打字机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
一名年轻的办事员正整理着从各个下属单位送来的简报,突然,门口走进一位身着制服的公安人员。
“同志,我们是东四分局派出所的,给贵单位送来一封感谢信。”
办事员接过那个印着“公安”字样的信封,心中有些好奇。
此类事情并不常见,一般都是群众赠送锦旗,鲜少有派出所专门送信过来的情况。
他拆开信,刚看了几行,眼睛便猛地瞪大。
“处长!处长您快瞧瞧!”他拿着信,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里间的办公室。
宣传处的李处长正在喝茶看报,被他咋咋呼呼的模样弄得皱起了眉头:“慌什么,天难道塌下来了?”
“并非如此,处长,您看看这个!”办事员将信递了过去。
李处长接过信,目光落在纸上,起初带着几分审视,但越往下看,脸上的表情愈发丰富。
当他看到“刘宇”这个名字时,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又是刘宇!
前几日那个,关于电饭煲和电磁炉的通报表扬,便是他亲自审批的,那个名字他印象深刻。
才过了几日,这个刘宇,又做出了见义勇为、勇擒惯偷的事迹?而且还是由派出所亲自来信表扬!
李处长放下茶杯,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宣传典型!
技术上是尖兵,思想上是楷模,文武双全啊!这样的人物,若不树立起来,简直是宣传工作的失职!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小王,立刻安排广播!将这封感谢信的内容,原原本本地给我播送出去!”
“从今日起,连播三天!要让部里所有人都知晓,我们一机部出了一位怎样的好同志!”
上午十点整,部委大院里高悬的广播喇叭,在短暂的音乐过后,再次响起了那个清亮且振奋人心的女声。
“下面,向全体同志宣读一封,来自东四分局派出所的感谢信。”
“信中,对我部研究处刘宇同志,在周末休假期间,于国营商店内不畏危险,挺身而出。”
“协助公安机关当场抓获惯犯王老三的英勇事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广播声仿若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整个一机部大院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天哪,前几日刚表扬他研制出神器,今日又成了抓贼的英雄?”
“这人是铁打的吗?也太厉害了吧!”
一时间,刘宇的名字成了部委走廊里最为热门的话题,他不仅是一位技术天才,更被赋予了一层英雄的光环。
而此刻,风暴的中心,研究处的办公室里,刘宇正对着一张复杂的电路图凝神思索。
同事们已将他团团围住,七嘴八舌的恭贺声,几乎要将屋顶掀翻。
王建国一巴掌拍在刘宇的肩膀上,笑得合不拢嘴:“好小子!你这是要飞上天啊!”
“前脚刚当上总工,后脚就成了英雄模范!以后出门,我是不是得给你提包啊?”
“刘总工,你也太低调了,昨日回来啥都没说啊!”
“就是,抓贼这么大的事,还跟没事人一样!”
刘宇被他们闹得有些哭笑不得,只能拱手求饶:“各位大哥,饶了我吧,只是碰巧而已,举手之劳,真没那么夸张。”
他越是这般说,众人眼中的敬佩之情就愈发浓烈。
就在这时,宣传处的办事员一路小跑着进来,将那封派出所的感谢信原件,郑重地交到了刘宇手中。
“刘总工,李处长说了,这封信会存入您的个人档案,这是莫大的荣誉!”
刘宇接过那封尚带着油墨香气的信纸,入手感觉略微沉重。
他望着上面派出所鲜红的印章,心中亦微微一动。
他明白,在这个时代,这样一封来自官方的表扬信,其分量远比金钱和票据更重。
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道坚实的护身符,一份沉甸甸的政治履历。
正当办公室里热闹非凡之际,门口传来“笃笃”两声清脆的敲门声。
众人的谈笑声戛然而止,齐刷刷地朝门口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剪裁合身的蓝色呢子大衣的年轻女子,正站在门口。
她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大辫子,皮肤白皙,眉眼清秀,脚上一双擦得锃亮的黑色小皮鞋,在满是工装和中山装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她的目光在办公室里扫视一圈,最后落在了被众人围在中间的刘宇身上,眼神一亮。
随即带着一丝不确定,礼貌地开口问道:“请问,刘宇同志是在此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