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十二章奖励,深藏功与名

作者:十八岁吧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总工,方才部委办的人员来过,将电磁炉和电饭煲取走了,称是直接送往外贸部,让那边的专家进行评估。”


    刘宇颔首,对此并未感到意外,他未曾在过往功绩上有片刻停留,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桌,拿起一张崭新的图纸展开。


    那图纸之上,是电饭煲限温器的精密结构分解图。


    “王哥,日本方面定然不会就此罢休,我们的产品若要实现量产,成本与耐用性乃是关键所在。”


    “此限温器的磁钢材料,我们需寻得更为廉价,且性能更为稳定的替代方案,唯有生产,才是根本之道。”


    他的一番话语,即刻将众人的注意力从虚无的荣誉,拉回到了冰冷的现实之中。


    研究处原本稍显浮躁的氛围,瞬间再度变得务实而紧张。


    众人目睹他立刻投身工作的状态,心中那一丝沾沾自喜顿时消散殆尽,纷纷返回各自的岗位,继续埋头钻研。


    就在此时,办公室门口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距离电话最近的一位年轻技术员接起电话,聆听几句后,立刻捂住话筒,神色怪异且大声地向刘宇喊道:“刘总工,后勤处来电,找您。”


    刘宇接过听筒,听筒中传来一个客气的声音:“请问是刘总工吗?我们高处长邀请您前来一趟,有重要事宜相商。”


    后勤处,高处长?


    刘宇心中已然明了,嘴上回应道:“好,我即刻前往。”


    后勤处的办公室位于一楼,与研究处的热火朝天不同,此处显得颇为清闲。


    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的中年男子正等候在门口,见到刘宇,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哎呀,刘总工,可算把您盼来了!”


    此人正是后勤处的高处长,他一把抓住刘宇的手,热情地摇晃着,姿态放得比研究处的实习生还要低。


    他并未在人来人往的办公室逗留,而是直接引领刘宇进入了一间,挂着“档案室”牌子的里间。


    关上门后,高处长亲自为刘宇沏了一杯热茶,茶香四溢,显然是上等好茶。


    “刘总工,您此次可是为我们部委,不,是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


    高处长搓着手,满脸的自豪:“林司长特意交代,对于有功之臣,我们绝不能亏待,奖励必须发放,而且要足额发放!”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中,取出两个牛皮纸信封,一个厚实,一个稍薄。


    “刘总工,您也知晓,当下情况特殊,大张旗鼓地发放现金并不适宜,所以部里研究决定,给予您和项目组一定的补贴。”


    他将那个稍薄的信封递过去:“这是给研究处同志们的,大家辛苦了,买点肉,添件衣服,也是部里的一点心意。”


    随后,他又郑重地将那个厚实的信封双手推到刘宇面前。


    “这个,是单独给您的,林司长说,您是核心中的核心,没有您,就没有这两件神器。这是您应得的。”


    刘宇拿起两个信封,从其重量便心中有数。


    他并未过多客套,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替我感谢林司长和高处长,也替研究处的同事们感谢部里的关怀。”


    回到研究处时,已临近下班时间,刘宇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各位,方才去后勤处领取了部里下发的补贴。”


    他扬了扬手中那个薄信封,面带笑意:“人人有份,算是对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付出的肯定。”


    他并未亲自分发,而是直接将信封交给了王建国:“王哥,您是副厂长,也是老大哥,此事由您来安排最为妥当。”


    他的这一举措,让王建国心里十分舒坦,也让在场众人对刘宇的好感更上一层楼。


    “好嘞!”王建国并未推辞,他接过信封,当着众人的面拆开。


    “哗啦”一声,一沓崭新的票据被倒在桌面上。


    “嚯!二十张肉票!”


    “还有布票,足足三十尺!”


    “全国粮票!我的天,这可是硬通货!”


    办公室里瞬间沸腾起来,那一张张花花绿绿的票据,在这个年代比现金还要珍贵。


    王建国依据每个人的贡献和工龄,迅速将这些票据分发下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猪肉炖粉条的香味。


    夜色渐浓,刘宇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他关上门,拉上窗帘,这才取出那个属于自己的厚信封。


    他并未急于打开,而是先给自己倒了一杯凉白开,让白天的喧嚣沉淀下来,然后,他才不紧不慢地撕开了封口。


    里面的东西,让他也不禁挑了挑眉。


    一沓厚厚的票据,种类之齐全令人咋舌,除了常规的粮票、布票、肉票、油票之外,竟然还有几张,稀罕的茶叶票和两张特供的烟酒票。


    这些东西,在市面上根本难觅踪迹,是有钱也买不到的稀罕物件。


    而在这些票据下面,压着一沓崭新的纸币。


    整整十张“大黑十”。


    纸币上印着工农兵的图案,厚重的质感和巨大的面额,使其在这个时代拥有着无与伦比的购买力。


    一百块钱,对于一个普通工人而言,是三四个月的工资。


    刘宇将这些票据和现金摊开在桌上,心中暗自盘算。


    年前为了疏通关系送出去的那些东西,如今不仅全部回本,还大赚了一笔。


    有了这些物资,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无需再为柴米油盐这些琐事分心。


    夜深人静,刘宇将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桌上的煤油灯光晕温暖,映照在摊开的一片花花绿绿之上。


    那些票据和崭新的“大黑十”,静静地躺在那里,散发着独属于这个时代的诱人气息。


    他仔细地将票据进行分类,粮票、布票、工业券,还有那几张稀罕的特供票。


    当目光落在肉票和油票上时,他留意到上面印着的有效期限。


    有些东西,若不及时换成实物,可就要变成废纸了。


    次日恰逢周末,秋高气爽,天空中不见一丝云彩。


    刘宇换上一身干净的蓝色工装,将需要兑换的票据和一部分现金,仔细地贴身放好,便朝着部委大院附近最大的一家国营商店走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